便高祖仙逝后也仍如此。家人原想以其画作代表其人,设于家族祠堂。却不想高祖遗留的画作悉数皆是临渊先生之面目、身姿。便只得挑选一幅奉于祠中。” 堂下众人一时默默。 “当日宴升作画时,我与他玩闹,落了团墨污在此。”叶重阳指着画卷右下方一角道,“我说此画已毁,他却道,‘有画无字,寥落无趣。’宴升便在此处题诗一首,遮去了这团墨渍。” 众人顺着他所指地方看时,见是一首四言短歌,写道是: 凤飞翱翔,四海求凰。 愿配良缘,携手相将。 丹青代语,尽诉衷肠。 诉诸与何,杲杲重阳。 叶重阳随后执起案上一管毛颖,笔端蛇走,一个人物的轮廓已跃然纸上。一盏茶工夫不到,叶重阳已在原作之上添补了另一人的肖像。 只见纸上,一左一右两个青年公子并肩而坐,笑容温柔,俊逸绝伦。如并蒂双华,纤尘不染。叶重阳流连不已地摸了摸画中新添人物的面颊,用笔尖轻轻蘸了些许丹砂,在他眉心完成最后一笔点缀。 待墨迹略干一干,叶重阳仍将画轴卷好,珍而重之地纳入袖中。向覃玉儿道:“玉儿,汝乃宴升后人。虽身负家仇,情有苦衷,但你怂恿他人做下此等泯灭人性之杀戮恶行,辱没先祖,其罪当诛。我便代宴升处置,你可有话说?” 覃玉儿道:“多谢神君,玉儿早已身心俱碎,但求一死。” 叶重阳在手里聚起一团火亮,隐忍片时,终究心一横,向覃玉儿天灵盖拍去。 恰在此时,远处金光乍现,一对异鸟自云间穿梭而出,头戴宝冠,毛色斑斓,背上两翼舒张,盘绕在天际。 有人认出此鸟,大叫道:“是妙音鸟!” 几名弟子吵嚷起来:“既见了妙音鸟,莫非是无量寿佛亲临了?” 这时,一个声音从天穹传来:“叶掌门且住,本尊替她讨个情面罢。” 众人只觉声如鼎钟,传音入耳,荡击肺腑。 一名弟子叫道:“是佛尊!”说着便跪下磕头。 此时,无量佛真身已在云头显现。佛光大盛,使金乌也黯然失色。 众人只觉眼前从未如此辉煌光耀,既不能直视,也不敢直视。遂都跪伏在地。 唯有叶重阳一人,半生求入佛门而不能,此时见了无量佛尊,已全身热血如沸,连礼节也忘了,直直站在当地,双目被刺得泪如雨下也不舍得眨一下眼。 待金光融融,不再炫目,叶重阳终于看清佛尊样貌。只见无量佛尊端坐莲 座之上,眉心一朵红莲灼灼。 “啊……”叶重阳后退数步,一双眼瞳在泪光里颤。 叶重阳这一退,退到了木惜迟边上。木惜迟斜一斜视线,看到了叶重阳的鞋履。忙拉着他衣裾下摆道:“叶掌门,你糊涂了。见了佛尊怎还不下跪!” 拉了数次,见无用,只得在他膝弯猛锤一拳。叶重阳不防,果然身子一倾,跪倒在地。 只听无量寿佛道:“叶掌门,此女铸下大错,已成定局。然此身凡俗,须依凡俗法度惩裁。十日后,此女将于午时三刻问斩。届时其魂魄离身,还要劳乏叶掌门将其收容,日后照拂一二。” 叶重阳以额触地,答道:“弟子谨遵。” 南岑遥却听出无量寿佛话里大有掌故,遂微微扬起脖子,偷眼细瞧无量佛之尊面。 只见融融金光之后,一张慈眉善目的脸似曾相识。数念斗转而过,南岑遥惊呼—— “覃宴升!” 佛祖听见,转过头来,颔首道,“岑遥君,别来无恙。” 见佛尊同自己说话,南岑遥一时心口噔噔乱跳,背上也已汗津津的。惶惶然心下自思道:“难道说,那油嘴子覃宴升的真身竟是无量寿佛么!!彼时那覃宴升与重阳两心相许,自己跑过去横插一杠,行了诸多不义之举,弄得二人离散继亡。如今重阳见到我,虽不至仇人一般,却难掩嫌恶之意。现下又重遇佛尊,料想此身难容了。” 遂战战兢兢道:“佛尊在上。小仙失德。数百年前有眼无珠,冒撞了佛尊。小仙发誓,无论对于叶掌门还是临渊先生,小仙实无旖旎之念。若有半句谎言,小仙……小仙……便……” 佛尊温言道:“岑遥君何来此言。” 南岑遥扣头道:“是是是……无量佛尊心澄如水,坐照禅机。对于昔年的痴情余恨,早付诸流水。是小仙失言了。” 无量寿佛垂目一笑,继而视线越过众人,直落在那尊观音泥像之上。右掌翻出,一道金光洒下,将那尊泥像笼罩在内。 作者有话说: 本章小诗脱胎于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其中“凤飞翱翔,四海求凰。”“携手相将。”“衷肠。”是《凤求凰》原句。害人的可不是无量佛啊~ 第44章 无量寿佛垂目一笑,继而视线越过众人,直落在那尊观音泥像之上。右掌翻出,一道金光自掌心洒下,将那尊泥像笼罩在内。 须臾之间,一缕淡淡的幽魂游于其外,渐渐化为人形。 覃玉儿一见便泪如雨下,膝行过去,哭叫道:“狄郎……狄郎……” 这个引得众人在人间苦苦寻觅了大半个月的狄仁,竟是头一回显露真容。 只见他先是举头与佛尊遥遥对望,又回首睥睨地下正跪着的一干人等。 狄仁眉间阴云密布,聚恨含悲,对于覃玉儿的殷殷呼唤毫不理会。他的目光一路逡巡,像是在找寻着什么人,最后定格在南壑殊身上不再移开。 南壑殊跪得笔直,毫无怯色地迎上他的视线。 两个人就这样默默相视良久,狄仁面上忽然涌现一股悲恸欲绝的神色,继而转过身,面对无量寿佛跪倒在地。 无量佛尊方开口道:“巫皇少乂,万年前,汝战败而亡,原应神魂俱灭。然救苦天尊一力主张,汝元魂、神识终得以保全。维时,救苦天尊行封印之术,始察得汝二一神识不知所踪,唯存二一则戾气横生,天尊将其封印于招摇神山,将汝元魂镇于寒潭。如今汝元魂依然沉眠,神识却因招摇地陷而破印逸出,误入往生轮回。” “原来如此,”木惜迟不由得叹道,“他并非被巫皇纠缠上身,而是他本身就是那巫皇的一半神识化成的人形。只是……只是这神识却是中途觉醒的,此前二十年都是在撒癔症呢。” 佛尊慈目颔首道:“不错。此二一神识为少乂之恶念,近冤怨之气则势盛。” “‘近冤怨之气则势盛’……”木惜迟喃喃复述了一遍,“这冤怨之气必是覃玉儿带给他的了。那倘若他从未遇到过覃玉儿,这恶念便永远不会觉醒了?” 佛尊道:“因果皆有定数,若有缘得遇,虽远隔山海,亦相会有期。” 狄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