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就是刻在龟甲、骨头上面的文字,这时候文字刚刚发明,大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文字,只是为了传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就跟咱们现在玩“你画我猜”一样,抛开文字让人们最快地了解你想表达的内容,很多人都是选择画这个东西原本的样子,而文字一开始就是从这些画的很像的东西演变而来的,故而咱们的汉字又称之为象形文字。】 【而放眼全球,文字就是分为两种,一种咱们这样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一种就是西方的拼音文字,那为什么同样都是人,就完全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字呢?】 对于甲骨文,这个年代的人自然是更加清楚的。 但是拼音文字是什么? 对于西方他们已经隐隐有了猜测,就是幕中女子一再提及的那名字有些怪异的地方吧。 什么罗马之类的。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西方一开始的文字其实应该也是象形文字,也就是说在文字产生之初,人的本能导致我们会去以复制的方式传递内容,毕竟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和复印机(bushi),后来,西方的象形文字却没有延续下来,就又有了他们的拼音文字。】 复读机? 复印机? 那是什么东西,听女子之意该是能够将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 可是这与人类的本质有什么联系呢? 【文明的延续是文字流传的很大的一个原因,而秦始皇统一文字又是文明延续的很大一个助力,四大文明古国,就中国一直延续至今,除却祖先们的强大,不容侵犯,文字也功不可没,更别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推崇,除了秦始皇他焚书想要进行思想统治那一次,其余各个朝代都是学习前朝的经验文化,很少有完全否定前朝的东西的,就连像北魏、元朝、清朝这种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他们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汉化的,虽然元朝的汉化并不彻底哈。】 这几句话中涉及到的东西太多。 听得各个朝代的人都有些懵。 唐宋时期的人们自然是知道北魏的,所以他们明白少数民族统治的真正含义,那不就是胡人统治天下吗? 不过也只是乍一听让人觉得害怕,毕竟北魏的统治也不是那么恐怖。 只是不那么恐怖,也还是不如汉人统治的好。 因为不管怎么说,胡人总是会排斥汉人,想来后世那两个朝代也不例外吧。 【但是元朝时期其实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年代,元朝是北方蒙古族统治的天下,他们看不起汉人,有民族压迫政策,然而忽必烈这个开国皇帝却是个还不错的皇帝,他推行了一些汉化政策,推崇儒家学说,但是他没有像其他朝代一样独尊儒术,也没有像其他的一些元朝皇帝一样排斥汉文化,所以那个时期的文化更多的是“三教九流,莫不崇奉”,所以就整个元朝整体来说还是兼收并蓄的,其实对文化发展是有帮助的,只不过是没有让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顺畅地发展下去,但是那些融合了各种文化的中华文化那也是属于中华文化的,就像是具有代表性的元曲。】 看吧。 看不起汉人。 若是让胡人得了天下就是这样一个后果,所以他们决不能再落得这般下场。 公元1081年,淳熙八年。 众将士们最近都杀红了眼。 他们越发地肯定自己的信念。 他们不仅是要收复失地,他们还要为后世绝了这后患。 所以这金人他们是一定要赶走的。 等等…… 元朝? 是他们后面的朝代? 怎么是蒙古人呢? 【在我看来,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就是宋代话本和宋词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内容形式咱们看着都是很熟悉的,只是那种风格比之宋代好像粗犷了些,我觉得这就是因为游牧民族的一些文化的影响吧。】 【像这些元曲的创作素材来自于什么地方呢?你看四大悲剧《窦娥冤》取材自《烈女传》,《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说的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汉宫秋》写的是汉文帝和王昭君等人的故事,《赵氏孤儿》则是春秋时期的故事,这些全部都是文化的延续。】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化的延续,所以汉字顺利地流传下来。】 听到这里,许多唐宋时期的文人开始想象这元曲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对文化有着极高的敏锐度,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生在文化繁盛的年代。 若说受到游牧民族的影响,游牧民族有什么优秀的文化吗? 【而汉字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具的变革,甲骨文是创作在兽骨龟甲之上,而金文并不是指金国的文字,我小时候一度以为就是金国的文字,见笑了,它呢其实是铜器铭文的另一个称呼,也就是刻在青铜器等器物上的文字,后来篆书开始刻在竹简木简石碑之上,也是喜得好古代人喜欢刻石碑,要不然咱们现在可能都看不到那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其实方才众人就在想,之前女子说秦朝没有什么文化传下去,就只有李斯。 那那些石碑呢? 陛下一路巡游花了大功夫刻下的那些石碑不会都被后人给毁了吧?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文字一直在简化,而且到篆书时文字比较圆润,这是为了好刻,后来变成隶书又是怎么来的呢?】 【隶书据说是秦朝的监狱产物,秦朝,这个脑门上都刻着法字的朝代,全国上下都体现着严刑峻法的特征,那那个时候的罪犯就很多,动不动就被连坐了,这么一来狱卒们工作就繁忙了,写的字自然而然地就慢慢变了。】 朝堂上众人都觉得有点脸热。 甚至都想摸摸自己的脑门。 这女子说话,真是不客气。 不过现在他们也已经做出来那叫纸的东西了,虽然也不怎么好用,做不到像幕中女子手中拿的那样精细,但到底是轻便许多了。 如此他们的文字是不是就要变了呢? 【但是这只是其中一个说法,还有说的是因为篆书不好写,就专门有了帮忙写字的人叫做隶人,人的本质就是偷懒(bushi),隶人们为了写得快,就慢慢地改变这些篆书,这个变化的过程在历史上称之为隶变。】 怎么人类的本质又成为了偷懒了呢? 这偷懒与前面提到的复读机复印机有什么联系吗? 【但是这个隶变也不是一时半刻就变了的,是经过长期而缓慢的变化的。】 【我们都知道隶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叫做一波三折,为什么隶书会有一波三折呢?人们都说那是因为笔画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