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起笔、行笔、收笔的三个过程,这话从本质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不是说反了吗?】 很快众人就没有空去思考人类的本质了。 听幕中女子说话就必须跟着她走,若是现在就思考听不懂的,那得有更多的东西听不懂。 为什么说说反了? 他们开始手指在空处书写,笔画就是有那三个过程啊? 【笔画一开始是怎么来的?不是根据物体的形态幻化的吗?何止是一波三折,可能很多折都有,而那个时候也没有笔画的概念,慢慢地字体简化,开始变成有了这三个过程的笔画,还是得有一个来历。】 此处确实让许多人没听懂。 不过他们也想知道笔画是怎么来的,听意思就是简化,可她好像还能说出什么来。 【我个人认为,一开始刻在那些东西上面并不好刻,而因为手的惯性就会形成一些弯曲的笔势,比如说这个“人”字,在篆书之前的象形文字是这样的,像一个侧身的人,那为什么后来变弯了呢?生活的重担压垮了他吗?我觉得就是为了好刻,而小篆看起来好像更复杂了,但是这个捺画它却已经在很多字中出现了,就是更加规范化吧,也就是说金文看起来五花八门的每个字可能都需要专门的记,但是小篆就变得更像是一门文字了,文字间的规律性更大了,而且这小篆应该是以秦国文字为底,取诸国文字之所长而形成的。】 众人看着巨幕中出现的几种文字的“人”,觉得幕中女子说得很有道理。 是为了简化。 但是还是没说笔画是怎么产生的。 不对,她的意思是笔画就是由简化而产生的? 【而后看篆书到隶书的对比就很明显了,显然就是为了快,把这个捺画拉得更直,但是又不是完全直的,一来不好刻,而来美感不足,所以保留了一些小篆中的笔势,“蚕头燕尾”这个燕尾甩出去不就是为了快吗?】 【然后隶书写得更快些就变成了草书,而闲下来慢慢写弱化波折就变成了楷书,两者结合就变成了行书,行书楷书再结合就变成了行楷。】 【文字如历史,一切都有迹可循。】 哦~ 众人恍然大悟。 果真是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啊。 【但是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话,咱们其上所说的一切可能都不会存在了,然而,书同文只是他浩瀚功绩之一粟啊!】 第206章 司马迁 【车同轨就是统一道路和车辆大小,“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这看起来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大家想想咱们现在的道路限高就明白了,假如你是开货车的,走着走着来个限高2.5m, 现在还好你还有导航,那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况,你开着个货车去送货,走着走着天然限宽只能允许小轿车经过,这个时候的办法就只能换交通工具或者是走回头路再找路,哇,很麻烦的。】 巨幕之中出现了一个栏杆,上面有一个圆圆的圈,圈中似乎就是幕中所说的限高2.5m。 众人正好奇地看着这奇怪的东西,随即却出现了一辆车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那是车吧? 四个轮子,高高大大,后面载了那么多的货物。 后世的车为何都不需要马在前面拉呢? 还说后世没有仙法。 然而在他们看来有着仙法的车却是走到那栏杆面前就停住了。 那样一个大家伙,看起来竟然害怕那一推就倒的栏杆? 当真奇怪。 【秦始皇这样的规定,至少能让他在巡游的路上不用动不动就换车。】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同样的道理,都能够促进统一。】 众人点头,尤其是那些常年四处奔波的商人。 他们大多都是懂得几国文字的。 只是现如今一切都统一了,那便难以显出他们的重要性了,于他们而言也不算太好。 【而这修筑长城和驰道就有些争议了,一说到长城,大家就会第一时间想到秦始皇,但是这玩意儿可不是他首创的,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建过长城,古代的皇帝直到清朝都还在建长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长城的存在,“烽火戏诸侯”,用什么戏的?长城。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所以也该明白,长城就是一个防御工程,它就像是古代的城墙,只是这个城墙是围着国家边缘而建。】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对啊,嬴政也觉得很奇怪啊。 明明大家都修长城,这是为了抵御外敌,为何他修长城就好像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似的? 【在战国时期,秦、赵、燕都有长城,统一后,秦始皇就让人把这三段连起来,这听起来就是一件很nice的事情,建成之后也一定会很有成就感,但是它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小符号的意思印在人们的脑海里。 确实,能把那几段长城连在一起,确实能够更好地防御。 但是这秦国真是财大气粗啊! 那么长的距离。 说到这儿其实秦朝及以前的人都大概明白秦始皇修长城会叫人不喜了。 并非大家对长城有什么意见。 可是修长城需要人需要钱啊! 【据说秦始皇修长城,全国二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参与其中,真是国民大工程啊,剩下的二十分之十九还有一部分在修驰道,修秦始皇陵,修各种宫殿,还有一部分南征百越,一部分北击匈奴,一部分开发北疆和西南,想想就真的很劳民伤财,而且秦始皇在修建长城的时候还推倒以前各诸侯国之间修的长城,但这事情咱们的始皇帝肯定有他自己的考虑。】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 看到秦始皇做的这些,刘彻真觉得自己就算是有点穷兵黩武也算不得什么,差远了。 他心里一直对幕中女子说自己穷兵黩武的事情有些疙瘩,时不时地就要想,还要与各个朝代的皇帝比较。 如今他竟与秦始皇比较了,当真是疯了! 他也想让如今的天下变成第二个秦朝吗? 然而,他虽不认同秦始皇所做的一些事情,他却能够理解。 就像是推倒那些长城,难道秦始皇不知道浪费人力物力吗? 若换作是他,也会那么做的。 【虽然说,天下统一了,但是在当时真正心甘情愿就做秦国人的,恐怕一半都不到吧,而这些长城的推倒看似意义不大,但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是很震撼的又很有必要去做的一个工程,因为那些 长城现在虽然都已经变成了秦国所有,但是在百姓看来,那就还是分隔秦国与原有诸侯国的界限。】 【长城一倒,那就意味着他们就彻底成为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