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43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32(1 / 1)

文人和官场上的人最懂得这一点。 他们是学着这些过来的。 等到了用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自己也是从被控制过来的。 【秦始皇就是在这上面吃了大亏嘛,但是其实秦始皇并不是不懂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反而他的脑子很清醒,他太懂了,他自己也看了很多书,很有文化,所以他知道像自己那样的人太聪明了,想法就多,就前卫就容易有自己那样的想法,他知道自己的厉害,自然不愿意再出现一个自己那样的人,所以他选择了一个笨办法,把敌人掐死在摇篮里,直接釜底抽薪。】 【但他这个选择,其实我还是不能理解,那你怎么不直接把厉害的人全杀了呢?这个想法……或许这也是人们常认为秦始皇坑杀的是儒士的原因吧,真的太鬼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此时的嬴政碰巧和李斯在一处。 他抬眼看了看李斯,没有说话。 李斯便也就更不敢说话了。 这幕中女子话糙理却不糙,实在让人无法反驳。 她明明就是在说陛下的不是,可是却又有夸赞。 他们都开始好奇这焚书坑儒的始末了。 反正嬴政是不相信自己真会做这样的事情的,若是做了,定事出有因。 【在《周本纪》中,司马迁依旧秉持着寻求王朝兴衰的目的重点讲了周朝厉害的帝王和几个昏庸的帝王。】 【周朝前期还是比较不错的,文王武王的功绩经常会出现在《诗经》之中。在本篇当中,他也并没有怎么写春秋战国的那些纷纷扰扰,只是大概地简述了一下这个时期的事情,重点放在了周朝的几个帝王上,而春秋战国时的这些厉害的人和事都在后面的世家和列传中。】 哦,众人懂了。 那就是后面的世家列传才会说得详细些了。 每每她说得详细了,就能带出后世的许多人来,这正是大家所期待的。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短短八个字概括了整个东周风云,然而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新的时代来临了,按理来说,这时候司马迁就该讲秦始皇了,但是他没有,他翻过去又将秦国的历史讲述了一遍,从秦的祖先一直说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也就是东周末战国末,曰《秦本纪》。】 ①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红楼梦》 第202章 司马迁 【为什么要单独写《秦本纪》呢?因为秦国他本来就是一个传奇,而秦始皇是这个传奇中最为顶端的那一个。】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齐国酸了,赵国酸了,各个国家都酸了。 秦国,不过一个蛮夷之国,怎么就变成了一个传奇了? 然而众人也不得不承认,秦国早就已经不是那个蛮夷之国了。 即便现在的他们仍旧看不上秦国。 【在最初的时候“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因为这个事情,秦襄公才被封为诸侯并赐封地,就是岐以西之地。但是呢,这个周平王是个神人,岐以西之地是什么地呢?是被西戎占了的地方,他说“小秦啊,你能护送我实在太好了,这些西戎人太可恶,居然占我的地盘,你去打,把他们打走了,这地方就给你做封地。”】 【啊这……搞了半天是空头支票,赢了有这地盘,输了啥也没有,所以后来诸侯国们都看不起秦国,认为秦国是蛮夷之国,然而秦国却就靠着这么点地方发家,最后一统天下。】 众人都不觉得这有什么。 不过都是你情我愿的事。 秦人想要借周王的势发展自己,而周王不过顺水推舟。 那秦国不也因为这个成功地走到了今日吗? 可是他们倒是没去想若他们经历那样的事情,左右都是要在心里骂周王几句的。 【关于秦国的祖先,不说秦国,历来王朝的先祖总会被赋予神秘或神奇的色彩,这其实也跟国家中比较了不起的一些建筑、仪式一样,我认为应该属于一种统治手段。】 【单看秦朝的祖先依旧可以追述到颛顼时,而后是大费跟大禹治水,费昌投奔商打败夏桀,在武王伐纣时,在外逃过一劫。】 诸侯国众人都有些不屑一顾。 说这些,不就是为了说明秦国一直都是站在正确的队伍中吗? 那谁不是呢? 若是跟错了人,如今可能也就没有秦国了。 但这些,说得好听,是不是真的谁又能知道呢? 【所以秦从颛顼时候一直到周朝,这个经历都是比较神奇的,但是这并影响不了他们在战国时期的地狱开局,一个小小部落通过步步为营,最后成就大业。】 地狱开局? 地狱何意,是关在某个地方? 结合后面的话,想来不是什么好词,但联系也能听懂整句话的意思了。 夸赞秦国的。 【这篇《秦本纪》其实就是简略地写了一下秦朝的历史,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比如商鞅、白起、张仪这些全部都在后面的内容里。这里面的重点可能就是秦朝来历、谱系,此后便是第六卷 《秦始皇本纪》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他这一生如此传奇,不会也被她三言两语揭过吧? 但是一想到司马迁用一整卷篇幅写自己,想来也不会太简单。 然而有些事,嬴政却也不是很想让他人知道得那么清楚。 【在《大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是这么简述的,“始皇既立,并兼六国……矜武任力;二世受运,子婴降虏……”说来简单,但是却又很好地概括了整个秦王朝的兴衰,秦始皇兼并六国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那都是一件十分艰难而又伟大的事情,换任何一个人来这件事情都不一定能成。但是在称帝之后,残暴二字却又焊在了他的身上,于是乎,胡亥承受了国运,到得子婴即位时便投降刘邦就此灭亡。】 秦始皇眼神中闪现出了疑惑之色。 所以这是完全怪他? 细数这些年自己所做之事,他真有那么残暴吗? 幕中女子次次都这么说,如今听到伟大二字嬴政都不觉欣喜了。 他对于孩子,难道真的就那么差劲吗? 不过说是二世,如何还有子婴的事? 【咱们不看正文,就看这里,似乎是在说胡亥承受了秦始皇种下的因,吃恶果的却是他,这样的理解对吗?我个人认为还是不对的吧,不管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胡亥所做的错事,那同样也是换个人来都很难做出来的,秦始皇或许要对留下的一些错误结果买单,甚至要为胡亥的教育问题而买单,但是就是不能说胡亥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秦始皇,请大家大声跟我念,这是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