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28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88(1 / 1)

战第三次考试,这还要从唐朝的任官制度说起,唐朝实行的任官制度是“任期制”,也就是说白居易第二次高中,当上了九品的校书郎,并不是就是铁饭碗,任期只有几年而已,到了期限就要赋闲在家,等待分配,这个分配那就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讲究了,第一个是水有多深不清楚,等分配等多久也不知道,第二个是正好碰上正儿八经的国考,于是他和元稹就一起努力备战考试,后来当然也是双双高中,在唐朝,考试像他们这么顺利的,那是少之又少。】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事实证明,沿用前朝的任期制是正确的。 在一个位置上坐得久了,有些人就会失了分寸。 安史之乱的产生便是臣子权力过大所致,若能任期而换,便不会酿成如此大祸了。 只是…… 李世民当然也知道任期制并非全是好处。 就如那宋军,换得多了,则效率低下。 两相平衡,虽难,却是正道。 【言归正传,白居易在第一次中进士之后就回家要求娶湘灵为妻,但是母亲坚决不同意,说到这个又得说到他家的“世敦儒业”,儒家的等级制度是很森严的,白居易家虽然不是大族但也是清流世家,但是湘灵不过是一个乡野村姑,所以他们在那时候注定成不了。】 唐,元和年间。 也不知是不是他信儒家的缘故,幕中女子每每提及,白居易便觉她话中有话。 那是一种他们所有人都不太可能容忍的。 幕中女子不认儒家。 虽然只是明里暗里的一种表示,但他还是看出来了。 可幕中女子是信哪家的呢? 她厌恶杀戮与残暴,绝不可能是法家。 而其他各家亦与她的表现对不上,莫不是在欲盖弥彰? 【后来,公元804年,贞元二十年,白居易做了校书郎,他再次回家要求娶湘灵为妻,再次被拒,举家搬迁时也没能见上一面,古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白居易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做出什么私奔之类的事情来,于是这段感情并没能有什么好的结果。】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扶月坐在从来没见过的整洁的马车里,心中激动得不知该看巨幕还是该看身边的夫人。 这夫人长得美,穿得也美,而且……而且…… 在脑子里过了大半日,扶月也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词语来形容自己对夫人的感觉。 大概便是那幕中女子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夫人一看就是读过书的,读过很多书的。 【白居易自己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写一些诗句表达自己的不满,他的《感秋寄远》就是写给湘灵的,“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整首诗就如同这一句,看起来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他与湘灵的故事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这些都是发生在他写《长恨歌》之前的事情。】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不敢相信他听到了什么。 他与湘灵的故事还没结束? 如今他已经成婚,也已经搬离符离,他与湘灵的故事从何而来? 【他为湘灵创作的诗词远不止于此,而他与湘灵的故事对他后来的创作乃至于人生或许都是有影响的,那在写《长恨歌》的时候谈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时,他应该也联想到了自己的爱情。】 白居易就猜到 她会这样说。 他自己都不是那么清楚,在写诗时他也不可能完全将自己的心事写出来,这后世之人是如何知晓的? 这不是胡编乱造吗? 他忽地明白了女子所言“我要我觉得”是何意,原来如此。 【但是不同的是,在《长恨歌》里,他对杨玉环是一种批判的态度,而不止是长恨歌,在《胡旋女》、《李夫人》、《古冢狐》这些作品中都表达了他对于那些女子的批判,晚点我们可以看看,当然了,这首《长恨歌》也不单单是批判了杨玉环,也是有批判李隆基的。】 那几首诗? 白居易眉心一跳,竟倏地有种如芒在背之感。 他写的那些女子都是红颜祸水,也不是随意批判的,当不会有错才是。 【大家听了朗诵应该能够感受得出来,这首诗的艺术水平是很高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婉转,韵律感很强,而且语言精美,词句凝练,表达生动形象。】 白居易和元稹对视一眼,笑了笑。 幕中女子总是这样说,对大多数诗词都是夸赞的。 虽说确实也无法怀疑,而且他也觉得自己这首诗值得这番评价。 听到这话,一下忘了先时的不安。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汉皇本来指的是汉武帝,但这里借指的是李隆基,这里虽是借指,但一口气还是说了两人,汉武帝也是个重色的,而“倾国”也是来自他与李夫人的故事,之前说过的,“御宇”指的就是统治天下。】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这事幕中女子已经提过了,再次强调也让刘彻后背发凉。 即便他有信心自己不会像那唐玄宗一样做出无法挽回之事。 不过,听到幕中女子这样直白地说他,他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然而,幕中女子那是他们也无法奈何的存在,只能默默听着,从中选取自己所需的东西。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两句很简单,重点是后面两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事情可没这么简单。】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已经很平静了,他不信幕中女子还能说出更让他丢脸的事。 只是其中有些说法让他心中更加不安。 说他多年求不得?他作为帝王有何求不得的? 更何况当初他一心为着政事,哪有考虑如此多?简直可笑! 还有…… 事情没这么简单,她还想说什么? 【杨玉环出身在官宦世家,高祖父是隋朝的大将上柱国、吏部尚书,只是后来被李世民给杀了,她的父亲和叔父都是有官职的。】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倏地反应过来那人是谁。 “是杨汪!”他险些绷不住自己的表情,他本不是嗜杀之人,杀了杨汪也从未想过对对方族人动手。 如今看来,这倒是他的仁慈酿下的大祸。 “来人,去给我把人抓起来。” 他身边自然也没有蠢人,即便没有提,但也知道说的是杨汪后人,应下麻利地便去了。 【有着这样的出身,杨玉环又天生丽质,那成婚对象自然是差不了,但是你以为她就这样被选秀进宫了吗?那没有。】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