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28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89(1 / 1)

道果然,果然她是要详细说那事情。 他遭受到的打击实在是太多了,但这都是他自己曾经犯下的错。 这时候他也终于体会到慎独的重要性。 以往不是不懂,只是并不曾太放在心上。 自己都做帝王了,天下谁人还有权力来管他? 可如今,还真见识到了“人外有人”。 罢了。 【她嫁给了当时的寿王李瑁,也就是李隆基的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李瑁对杨玉环那是在自己姐姐的婚礼上,是一见钟情,那这李隆基的儿媳妇怎么就成了自己的宠妃的呢,这种程度的乱丨伦,那放到哪个年代都是要遭人闲话的,也难怪民间有许多有关李隆基的不忍直视的衍生作品了。】 李隆基苦着脸,众人也不敢有任何愉悦的表情,就连平时爱逗趣的,如今都拉长了脸。 这下他们是真的完全相信幕中女子是仙人了。 即便是后世之人,也是得道成仙的,或是仙人一般的存在。 因为他没有丝毫惧怕圣人,这样的话竟也敢说,难道不知会带来多少麻烦吗? 然而,以往易怒的圣人什么都没有说,只安静坐着,显得更加可怕了。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很不高兴,后宫佳丽三千,他一个都看不上,于是就有人说杨贵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李隆基就让人把她召进了宫。】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这不肖子孙,竟敢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李世民原以为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会发生安史之乱这件事情让他愤怒。 可是这样大逆不道的事,他听一次怒火便能席卷整个屋子。 简直厚颜无耻! 【进宫后,李隆基肯定就看上人家了啊,但是他也知道纳儿媳妇为妃肯定不合适嘛,于是 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以为自己的母亲祈福的理由把杨玉环送去做道士,再让其以道士的身份入宫,你看到这儿是不是觉得这套路有点熟悉啊?】 以母亲为借口! 众人都惊了,一个帝王,竟做出这样的事情。 那唐朝如何能长久统治下去,灭亡才是它最终的归宿。 这李隆基,简直罪孽深重啊! 几乎所有的人,尤其是李世民一干人等全是这样的想法。 【当初李世民在病重的时候,李治和当时还是李世民妃子的武则天产生感情,在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和一众妃子去感业寺削发为尼,后来李治不仅是把她接回了,而且还在接回前在感业寺里有了孩子,这个事情,放到哪个年代那都是令人炸裂的啊!】 第146章 白居易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的手颤抖着。 这事幕中女子是说过的,也一直藏在李世民的心中。 李治,他是不知道的,应该是他还没出生的不孝子。 他原以为只要立下遗诏就能将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便可不在意。 可是听幕中女子一字一顿地说出来,他整个人都很不舒适。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感觉自己的心中积着一团火,烧得脸也焦黑了。 她弄权一生,如今站在这皇位之上,从未受过这般委屈。 谁能想到临了了还要被人如此编排呢? 当年她有多艰难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些事情知道的人不说,可是谁敢说,还当着她的面说。 她装作不在意地坐在那处,表情肃然。 【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开始,一直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大段说的就是杨玉环进宫之后受宠,而李隆基沉迷声色,此后又写杨玉环如何受宠,家族如何因此而得势,导致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情况。】 众人惊讶。 竟有这般效果吗? 如今谁家不想生个男孩子,竟因为一个受宠的妃子就改变了大家的心意,这实在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那得是有多受宠啊! 然而只有那些平日里擅诗书,擅论说的文人们才明白这诗句的高明之处。 事实不一定是事实,但接近事实便可被人认为是事实,重点是要让看的人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这便是幕中女子曾经说过的白居易的“为君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大概从父系社会开始就有了,但是真正开始明显是在周朝,孔子创立儒家,提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到了秦朝时期国家用法治替礼治,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在立法中有许多男女平等的条例,但是后来经历汉朝,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三纲五常”的思想就开始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一条“夫为妇纲”就是典型的代表,此后这样的思想有波动也有少数人的反抗,但是基本上是持续了两千年难以动摇。】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似乎有点懂了幕中女子的意思,她似乎并不是在反对儒家。 她是站在女子的角度在反对其中的一些思想。 但三纲五常有何不妥吗?那不是能让家庭更加和睦的一些规矩吗? 女子能说出什么新花样来? 若是生而为人皆平等,那便无奴无婢,那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与那些粗枝大叶的贩夫走卒又有何区别? 他心中微微动摇的想法很快就被自己给纠正回来了。 【所以白居易写出这样的话,其实是在讽刺,那个时候的人们并不是真觉得生女比生男好,反而觉得生男就是更好,可是问题就在于生了男子想要做官要经过重重考验,而后进入官场没有背景还要百般蹉跎,但是如果生了一个像杨玉环这样的女子,那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吗?这样的现象他认同吗?显然不认同。】 白居易微微颔首。 他确实不能认同。 本来设立科举就是能让众人都有机会。 那些人仗着他人势力入朝廷捣乱已经是难以原谅的了,更何况还是借一个女子的势。 若说这女子就治世之才那还好说,可偏偏她是个祸乱朝纲的,这换作谁谁能认同呢? 【魏晋时期,建安七子中的刘琳有诗《饮马长城窟行》,这首诗主要写秦末统治者征百姓修长城的事情,揭露那个时期沉重的徭役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而那时期,国家所征的农民多是男人,只有男人不够了才会用到女人,这是因为他们怜惜女子吗?那肯定不是,至少像修长城这样的体力劳动,那还是男子力气更够用。】 【在《饮马长城窟行》中,他写道:“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生了男孩就不要养了,生了女孩用肉养,为什么呢?这男孩生了,到了一定的年纪还不是服役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