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李杜二人是如何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写出那等传世诗作的。 难道这就是太史公所言“发愤著书”吗?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这一句不用多说了,前面说过的邵平卖瓜的典故,表示宗家失势。虽然已经失势了,“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依然会招待宾客,三千是个概数,人太多,把路都磨光了。“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自从宗楚客伏诛,皇帝就已经息怒了,他的葬礼也比较隆重,后世之人也没被牵连。】 东晋。 陶渊明觉得失势本没什么不好。 若是没了 荣宠,那便就顺其自然地隐退也挺不错。 只可惜他们这些人,心中总有些追求。 总有些明明应该很容易实现却又很难实现的理想。 【前面这么多的内容都是在写宗氏的兴衰荣辱,说它是一首离别诗这样写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但是我们看“皇恩”两句,再对比他的经历就明白了他写这些的用意,算是在诉苦吧,宗楚客伏诛,唐玄宗就不为难他的后人了,可为何永王伏诛,唐肃宗为什么还要流放他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呢?】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挑眉。 看来李白对自己的评价是不错的,虽然心中可能对自己不重用他有颇多的怨怼,但常常在诗句中对他还是夸赞居多的。 还真是…… 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人啊! 不过他倒不觉得李亨这事情做得不对,对于逆贼同党,处罚重些怎么也挑不出错来,而且战乱未歇更是如此了。 【帝王多疑,李亨的做法我们不是不能理解,他这时候刚登基不久,当然是要树立威信的,轻易地放过可能会让人觉得他好拿捏,所以李白此时也只能是发发牢骚而已。】 李隆基心中赞同。 李亨还是他比较满意的儿子,与他也有几分相似。 其实若是他好生鞭策,李亨也不是不能用。 只是李杜诗中所导致的那些情况还是要有人为之负责,这个人不是他自己,那是他的儿子就再好不过了。 再者,即便让李亨做了皇帝,以他的寿命他也当不了几年,只会为俶儿的路添堵罢了。 思及此,李隆基有点愁了,自己也活不了多少年了。 【接下来才是真正地表达离别愁绪,“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东床人,咱们 可以直接理解为东床快婿,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传闻在东晋时期,太尉郗鉴寻女婿,因为当时琅琊王氏很不错,他就去王家选婿,别的年轻人个个表现自己,偏偏有个人不仅不表现,反而在东厢房内“坦腹卧,如不闻。”这就是东晋名士,大书法家王羲之,恰好是他这随意洒脱的样子得了郗鉴的青眼,所以后来“东床快婿”就成了对女婿的美称。】 东晋。 王献之没想到此处还能提到自己的父亲。 不过也正常,自己父亲的风度那可是许多人艳羡的。 【而这里李白说自己并非宗家的好女婿,但是宗氏却还是对自己很好。“齐眉”就是我们常说的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在东汉时期,有一隐士叫梁鸿,他品行高洁,很多人都想嫁给他,但他一直不娶。在他们那个地方有家姓孟的女儿,长得不好看,三十岁了还没嫁人,她父母问她为何不嫁人,她说她想嫁给梁鸿,梁鸿听说了就去提了亲。】 “这是何意啊?喜欢大姑娘?” 有些东汉以前的人都没听过这个典故,有些不读书的人也没听过,都对梁鸿此举感到十分好奇。 长得不好看,年纪又大,为何要娶她呢? “这般年纪,万一无法生育如何是好?” 有人刚嫌弃就被自家媳妇幽幽地瞥了一眼,他家生了一个女子之后就再没孩子了,孩子就是他们夫妻二人的痛。 “嫁人就是为了生孩子吗?又不是母猪配种!” 不知是哪个女子在人群中说了一句,然而众人去寻时却找不到人影。 【那孟家女自然十分高兴,做了一些粗布衣服、箩筐什么的就嫁了过去。谁知嫁进去之后,梁鸿根本不搭理她,一问之下,梁鸿才说出了原因,原来他想找的是和他一起隐居的夫人,而孟家女打扮得太好看了,额……这古代人的脑回路咱也不懂。】 看着幕中女子一脸嫌恶的表情众人都不解了。 这不是挺好的吗? 众人也终于明白了梁鸿要娶孟家女的原因了,不觉对这梁鸿心生敬意。 隐士讲究朴实无华,那不是一件好事吗? 为何女子不赞同呢? 【什么“女为悦己者容”在我看来都是虚的,我悦我就容,想美就美,何必看别人的眼光?要是梁鸿这么对我,我只想对他说一个字,滚!】 许多人皱起眉头。 这幕中女子看起来像是大家闺秀,说话却如此粗鲁,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她这巨幕,日后怎么嫁人啊? 但是倒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赞同她的话,扶月就很欣赏。 “真是太痛快了!”扶月顾及着隔壁的父母,感叹十分小声。 幕中女子说的每句话她都很赞同。 她就是她,她才不要为了男子而活,当然了,若是有男子为了她而活,她也喜欢对方,那也不是不可以。 但男人三妻四妾,还让她为了男子而活。 “滚!”说完她连忙捂住嘴往门口望了望。 【可孟家女就是为了梁鸿而来啊,人家早做好准备了,精心打扮自己不过是对梁鸿的试探,嘿嘿,没想到吧,逗你玩呢!梁鸿也是没想到那孟家女早有准备,当他看到孟家女将早已准备的粗布衣裳换上,高兴不已,心道这才是我梁鸿的好老婆啊,当即为她取名光,取字德曜。】 【误会解除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好了不少,孟光对自己的丈夫十分尊敬,经常将食物的托盘举到眉毛处迎接从外劳作归来的丈夫,传说梁鸿也会伸出双手去接。此后大家就用“举案齐眉”来指夫妻恩爱,相敬如宾。】 许多女子都很羡慕这样的感情。 人们总说着举案齐眉,可真正像梁鸿这般只对孟光好的男子有多少? 有钱人家的夫人得整日敲打着小妾才不至于让自己的丈夫被抢了去。 而稍微贫困些的,能盼着自家那口子不出去喝花酒就不错了。 什么举案齐眉? 都是话本子里才有的。 【说到就忍不住拓展一下,这个典故还挺常用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会提到,在曹雪芹《红楼梦》中就提到了好几次,最出名的就是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金陵十二钗曲中《终身误》的“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清,乾隆年间。 自从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