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看向手中的《贤士致筑林书院语·集录》,不再是看冷门书籍的眼神,而是在看老师人选。 秦玉逢将自己准备的所有书都都给皇帝打包带走。 高高兴兴地目送他离开。 带着她工作离开的皇帝也十分高兴,走到半路才突然醒过来:“华妃要使贤妃的藏书不被埋没,直接捐给筑林书院就行啊。” 赵海德以为他终于回过味来,不由生出两分期待。 “所以她的目的是让朕办学宫。” 是的,就是这样。 “她是知道我为党争心力交瘁,才设法为朕找到第二条路。” 赵海德:? “华妃对朕,当真是一片真心。” 赵海德:…… 第33章 秦玉逢将工作交给皇帝, 皇帝得到新的事业线,两人都非常满意。 其他人却因为这件事情绪大起大伏。 皇上进后宫了! 众妃面露期待,心想终于熬到这一天。 皇上到华妃宫里了! 众妃表情冷漠, 但还是觉得去完华妃淑妃她们那里就能轮到自己。 皇上又从华妃宫里回勤政殿了! 众妃幸灾乐祸,觉得是某人终于惹怒了皇帝。 皇上半夜还在点灯学习,连寝殿都不回了!还给贤妃华妃淑妃送了好多东西! 众妃呆滞,好想将一句“传宗接代是你的天职”甩在皇帝脸上。 然而她们不仅不能这么做,还得赞颂天子勤勉明德。 后宫里有“两位”怀孕的妃子, 对一位年方二十三的皇帝来说,已算不错。 太后出于某种担忧,是从来不管这方面的事情的。 她只知道边骂朝臣给皇帝找这么多事情做, 边哭着给儿子在勤政殿准备一张舒服的大床。 皇后觉得自己命不久矣,连陆充容的孩子都懒得分心, 更不可能去劝皇帝进后宫。 而其他有资格直接去找皇帝的几位, 都没什么动静。 其他人也只好暂歇争宠的心思。 中秋过后, 秋天一下子浓郁起来。 淑妃站在长乐宫附近的阁楼上, 望着窗外的银杏。 金色卷过扇形绿叶的边缘, 如花纹一样。 也像是金色的火焰在燎灼, 风一动便会将静美的树吞下。 这株银杏的年岁已经很大了, 活过的年岁甚至比战乱还要久,是数百年前的古树。 前朝的大火没有将它烧死。 皇帝觉得很吉利, 所以将它附近的宫室改名为长乐宫,连着这栋阁楼都赐给了她。 那时, 她站在银杏树下, 听见他说:“长生与长乐, 这样双全的好事,就该落到念霜头上。” 那时她觉得若有一日君心不在, 落得长守宫门的结局,她也认了。 如今她似乎也没有失宠,过得一日比一日奢华舒适。 却怅惘不知明日。 楼下,有人推开院门,仰着头看了好一会儿银杏树。 淑妃望着那人,心想是哪个新入宫的妃子,竟不知这是皇上单单赐予她的阁楼。 又在心中生出未知的紧张与期盼来。 期盼会是她的熟人。 可她所想之人,近来正与贤妃忙着帮皇上策划学宫。 先前她便知晓这两人所思所忧与后宫女子全然不同,比起宫墙内的荣华富贵,她们更想见到欣欣向荣的天下。 这样的野心,易得忌惮。 好在圣上不仅能容人,还愿意让她们参与这样青史留名的事情。 对此,淑妃是很高兴的。 就是不知道自己在难过些什么。 她将窗户半掩,往后坐一些,透过缝隙观察楼下的人。 一阵风来,将未黄透的叶子吹落。 那人伸手接住一片落叶,收进袖子里,抬头看了眼阁楼之上。 淑妃连忙又朝后挪了挪身子。 寄希望于那人识趣一些,不要擅自登上不知主人的阁楼。 要是叫人知道她在这里伤春悲秋,她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然而事与愿违。 耳旁很快传来登楼之声。 脚步平稳,富有节律,仿佛普通的登楼客。 “咚咚。” 那人礼貌地敲了敲门,却并没有出声。 淑妃于是也没有出声。 门被推开,一身粉色裙装的女子站在门外,面庞带笑。 秦玉逢明明今日没有在脸上点朱砂,也不似以往盛装,可淑妃还是一眼就认出她来。 “你怎么来了?” “淑妃娘娘想我了,所以来见见。” 淑妃这才想起自己进来后,其余人在门外守着,若不是熟人她们肯定会拦。 想起这件事,她又把自己的期盼忘记了,转过脸继续看外边的银杏树:“本宫没有。” “是啊,我们淑妃娘娘最乖不过了,别人忙的时候完全不敢打扰。” “那你……现在还忙吗?” 淑妃又将头转回来,压低的声音带着几分危险。 “当然忙,稷下学宫都是几百年前的东西了,很多设置都不适合当今,全部弄完至少还得一个月。你瞧我现在的模样,是不是很憔悴。” 淑妃盯着依然光彩夺人的她看了一会儿,摇头。 秦玉逢抱着胸,无视她的拆台,继续说道:“但再忙,也不能忘了我们的淑妃娘娘。我不来找你,你是决计不会在这时候先来找我的。” “可若是等我忙完再来找你,就显得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廉价了。” 淑妃眼眶湿润,睁大眼睛把眼泪逼回去,嘴上依旧不饶人:“我总觉得你意有所指。” 秦玉逢确实意有所指。 淑妃某种意义上跟她是处在极端的两个人。 秦玉逢对情感没有需求,也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同,是非常典型的孤狼性格。 而淑妃则是那种很需要爱和陪伴的人。 她就像是那种昂贵的猫,美丽亲人,有着恰到好处的矜贵。 不会做出蹲在主人键盘上打扰对方工作的事情,但会时刻注意主人的动向,期待着对方能放下工作来陪自己玩会儿。 对这样的猫,主人自然爱护非常,给它最奢华的居住环境,最美味的食物。 但这并不是一段平等的感情。 主人有工作,有朋友,有外面广阔的天地,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情。 猫只有不属于自己的主人和主人给予的一切。 淑妃就是皇帝养的猫。 而皇帝,并不是一个爱美人大过江山的皇帝。 对皇帝来讲,没什么事会比当一个“明君”更为重要。 淑妃不去打扰他,他只会觉得淑妃识趣,并不会因冷落她感到愧疚,甚至并没有觉得自己冷落了她。 毕竟,淑妃什么也没有干,他给贤妃和秦玉逢赏赐的时候也依然带上她的份。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