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舅母不愿意让别人诟病她的儿子。 徐舅父道:“嫁的是个举子。” 他没说这是南直隶的苏解元,才学高超,宰相和枢密使招他为婿都迟了一步,被方惟彦提前下手抢了去,东安侯亲自给女儿多加了三成嫁妆。 徐舅母和徐经一听只是个举子,都高兴起来,徐舅母还道:“哎,当年你姑姑执意要退亲,我就说了,日后可去哪里找咱们这样的人家来。可惜了,现在我们经儿也寻了一门好亲事,还是通政使的女儿。” 徐经也大度的道:“过去的就都过去了,娘,您还提那些做什么。金家的事情,咱们可得快些处置好啊。” 他最担心这件事情流露出去,给他的婚事造成影响。 即便曾经对金淑琴有过些旖旎想法,但随着金家的耍赖贪婪,以及金淑琴生下的那个傻儿子,他非常唾弃曾经的自己,每次想到金家人,就让他想到地沟的老鼠一样。 看着欣喜的娘儿俩,徐舅父不知道说什么合适。 徐舅母倒是笑眯眯的,似乎很想去看热闹,反正金家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就那俩个爱慕虚荣的外甥女,能翻出什么手心,倒是执意要解除婚约的小姑子和外甥女的笑话才好看。 并且她也很有优越感,儿子娶了个三品官的闺女,外甥女却只嫁了个穷举子。 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快呢! 她可是迫不及待了。 第86章 徐舅母过来的的时候,正好东安侯府门口挂着红色的灯笼,大家认得这是太太的娘家嫂子,下人陪笑带着她进去了。 徐舅母看着这张灯结彩的样子,不禁在心里哂道:“不就是嫁个举人吗?搞的跟什么似的。” 但是当着小姑子的面,她还由衷的擦着眼泪,表演着喜极而泣:“我真是为雅晴高兴,如今佳媳佳婿,真是羡慕你。” 徐氏也很高兴:“是啊,这都多亏了她哥哥,替她找了这么个好人家。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不指望她大富大贵,只希望她一世平安。” “做爹娘都是这么想的,对了,我听说还是个举人,真真是才学出众。”徐舅母嘴上附和,心里都快笑翻了。 姑嫂这么久,徐氏哪里会不知道徐舅母怎么想的,她叹道:“如果他要真的只是个举人也就罢了,我听惟彦告诉我的,我都吓了一跳。这孩子是无锡人,是我们南直隶的解元,人品更是好的不得了,他三年前原本就可以参加科举,但因为未婚妻故去,宁愿不要前程也替她守坟,嫁给这样有情有义的汉子,我才放心啊。” 活人虽然比不得死人,可徐氏很清楚,那青梅竹马并未真正成婚,男女有没有肌肤之亲是不同的,况且女儿活泼美丽,迟早日久生情,她根本不担心。 若苏子清不是真心想成婚,想重新开始,也不会答应方惟彦。 南直隶的解元? 徐舅母脸上裂开了,难怪她出门的时候,丈夫一脸欲言又止。 她尴尬的笑道:“是啊,是啊,真是恭喜雅晴。” 看着落荒而逃的嫂子,徐氏也狠狠出了口恶气,唐妈妈笑道:“咱们家终于尘埃落定了。” 徐氏点头:“马上惟彦的孩子要出生了,雅晴要出嫁,惟钧明年也要成婚了,这样的日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那时婆婆逼着她承认叶佳音做儿媳妇,姐姐也时常有意让她为惟彦娶侄女金淑琴,世子的年富力强,申氏的滴水不漏,让她在无数个日夜都睡不好,甚至饭都吃不好。 她进门时就和丁姨娘不对付,方惟昌那三兄弟对她恨之入骨,如果他做了世子,她是什么样的下场?她俩个儿子又会如何? 还好现在一切都平静了。 “这都是蜜娘的福气,自从她进门,我们家真是好事一个接着一个。” 唐妈妈道:“正好,四奶奶这几日就要生了。” “亲家过来了吗?” “过来了,带着她族嫂一起过来的。” 徐氏看着唐妈妈道:“简夫人送了两株紫参过来,虽然没有明说,应该都是为了蜜娘,她真的是好福气。” 亲爹虽然并不是擅长官场的人,但在水利上十分有建树,两榜进士出身,对唯一的女儿宠爱有加,她娘是个聪明人,性子和自己的儿子很像,十分温和,但行事周全妥帖,对女儿向来视若珍宝。 更别提她还有两个弟弟,也是读书种子。 再有嫁的她的长子惟彦,从小就向学上进洁身自好,无一处不好。 她认定了儿媳妇是个有福气的人,对她就更上心了。 唐妈妈也道:“是啊。”她和蜜娘关系不错,主要是每次去凤梧院都是满载而归,不拘是钱,有尺头布匹或者她家里的事情,四奶奶是能帮则帮。 却说徐舅母回家,好一阵磨牙,但还得送上添妆去,还不能薄了。 她自己不爽快,把金姨妈也喊过来不爽快。 “大姑太太,今日我去了东安侯府。” 金姨妈当然也是听说方雅晴有了桩亲事,她的来源也是徐舅母,只听说是个举子,想必也是因为当年被退婚了,故而一直说不到什么好人家。想到这里,她看了徐舅母一眼,心道俩个女孩儿家两败俱伤,倒是徐经依旧可以娶高门仕宦之女,没有任何阻碍。 “是为了雅晴的婚事吗?” 徐舅母点头:“可不是,我还以为雅晴是真的要嫁个穷举子呢,这一过去才发现雅晴许的那人可是南直隶的解元。” 解元? 金姨妈不可置信,这年头,年少有为的解元不多,肯定年纪很大,她道:“那还真是要恭喜雅晴了,男方也是我们吴中人士不成?不知道咱们认不认得是哪家才俊?” 她刻意加深了“青年才俊”这四个字。 徐舅母立马就来劲了:“是啊,是无锡人,今年才二十五岁。哦,听说以前有个青梅竹马,三年前死了,这苏解元很是情深,会试都没考,特地回乡为她守了三年,今年才上京。” 她这样说,金姨妈才觉得正常,一个解元肯定年纪不小了,这样的读书苗子怎么可能无人说亲,原来是还有深爱之人。 这样才符合常理。 年纪倒是很轻,二十五岁正是风华正茂,这科若是中了,那雅晴嫁进去就是官夫人了。 就像她外甥方惟彦一样,为何大家都羡慕阮氏,其实方惟彦当初并不袭爵,而是认为他年轻有为,二十岁就中进士,他即便只活四十岁,仕途都有二十年,而正常的人及第可能都三四十岁了,要不然人家也不会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金姨妈想起女儿,生的孩子笨笨呆呆的,还要被徐舅母嫁去外地,现在连方雅晴都嫁的那么好…… “这就好,这就好,我还总担心她呢。” 徐舅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