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6页(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不必多礼。说完,大中正竟是径直走向苏易,来到亭中,对他笑道:多日不见,听闻易之顽疾已愈,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在众人的瞩目下,大中正开始考校苏易,士子们围着两人,听大中正将苏易从经辩考到时文,从时文考到诗赋。无一不是见解精妙,甚至每有新奇之语,引人深思,才学不可谓不出色。

大中正越考校越高兴,最后听闻苏易会琴,甚至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古琴借给苏易弹奏。

青山绿水间,竹影婆娑,苏易坐在溪边的白石上,将古琴放在膝头,青色的长衣和鸦羽般的墨发散落白石上,曼丽懒倦。

幽幽的琴音融入潺潺的水声中,顺着清凉的山风飘荡在山间,有着仙人之姿的奏者,低头敛目,神态悠然,眉眼如画,气质卓然。

这一幕,成为在场所有人一生都难以忘记的回忆。

考校完诸士子,大中正兴致盎然,在野宴上趁着酒意,诗兴大发,提笔当场作了一首《宴山亭记》,将今日的所见所感记录于上。

其中,苏易抚琴的画面更是辞藻华丽至极,将其刻画的华丽优美,灵气逼人,让苏易这般脸皮极厚的人都略感羞赫。

随行的中书侍郎王甫将其通读数遍,他在朝中一直以诗赋见长,只觉得此赋文采斐然,读之让人口齿留香,不由对感叹道:恭喜大中正,此赋堪比王公的《兰亭集序》,必将流传于后世。

王甫正是昔日王公的后人,素有才名,以他的鉴赏能力,自然不会错,听其这么一说,众士子也纷纷向大中正道喜。

而作为诗赋中花了不少笔墨描写的苏易,则再一次成了众人的焦点,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之后,苏易的才名和风采必会随着这篇《宴山亭记》传遍大梁!

苏易感受着周围或嫉妒,或艳羡,或不忿的情绪,嘴角轻勾。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自己需要的,正是这阵恶风啊。

第9章振翅的蝴蝶

皇宫,湖心亭。

承让,险胜陛下半子。苏易放下手中的棋子。

他今日难得穿着一身绛红的宽袍,内配石青色的衣衫,腰间配着红玉制成的环佩,头发则用同材质的红玉簪束起,比之往日清淡的装束更添了几分艳色。

梁帝也放下手中的棋子,笑道:你倒是好耐心,下了一个时辰的棋,也不向朕询问大中正给你评定的等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