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工作,甚至他做得还挺好的,或许是因为他之前被调回长安,让他又对自己仕途重燃希望,又或者他是想不蒸馒头争口气,就想好好地完成这个工作,或者是因为他看到黄州的破败和百姓的辛劳产生了恻隐之心。】 在黄州的日子,杜牧想了很多。 他看到许多百姓的困苦,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也该做点事情。 到了那个时候他才清醒,其实已经晚了。 所以他敬佩苏轼,因为苏轼从一开始就已经走了他人到中年才走的道路。 【总之,他在黄州那是把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政绩可以升官了吧,然而并没有,三年一过,杜牧又被调去了池州,对此他自然不高兴,于是写下了一首《潜怀》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乍一看,咦 ,风流,说下流都不为过,但是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并非就全然是杜牧的轻佻低俗,其中有很多他自己的情绪。】 下流? 众人睁大了眼。 竟还会讲这些。 他们就知道,其实幕中女子所说的唐宋之后的风流很多时候都是偏向于下流的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这算是一首扬州回忆录,回忆的是十年前他在扬州的日子,在扬州落魄,只能整日纵酒度日,让青楼佳人为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回首那时候的事情就像是一场梦,最后也只落得个青楼薄幸的名声。】 这有什么下流的? 顶多算得上是写了点闺房情趣,比之那花间词还是差了不少的。 许多人都是相同的看法。 【这个时候的杜牧跟之前的杜牧又不同了,他这个时候的诗歌中的内涵更加丰富。】 【人们总是喜欢追忆已经逝去的无法挽回的时光,但是杜牧又是“别出心裁”,他算是悔恨,虽然他的悔恨表现得并不明显,甚至语气中好像还带着点轻松。】 对。 别出心裁这词用得好。 杜牧就是如此的。 【前两句叙事,简单十几个字就概括了他在扬州的那段岁月,可偏偏那端岁月是他本该昂扬奋斗的日子,而他在干嘛呢,流连青楼,固然那时候的他已经开始仕途不顺,但他也并没有 自己去寻求机会,反而自暴自弃了,对此事的后悔可能 也是他在黄州努力做事的原因之一。】 【十年匆匆而过,十年前他放纵自我,没有珍惜时光,导致如今的他依旧一事无成,自己的命运还掌握在旁人的手中,十年前自以为的潇洒日子又留下了什么呢?不过薄幸之名罢了。】 这样的评价让许多人都沉默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 如此说话,让多少人想起了自己曾经放纵的日子啊。 【有没有留下薄幸之名并不好说,我想多半是没有的,青楼女子难道还会奢求在这些狎妓的人中寻求真心吗?况且我们之前说过杜牧对于女子的态度,他的态度算是比较好的了,所以虽不及柳永,但他所留下的不一定是什么坏名声。】 【可是好名声坏名声对于杜牧重要吗?并不重要,他只知道,放纵之后,一切成空。】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放纵之后,一切成空。” 此话对于李隆基来说简直是震耳欲聋。 他回想自己放松下来的日子,距今也不过几年时间。 这几年,他过得快乐吗?好像是有那么回事。 但又有多快乐呢? 难道有自己创造一个盛世快乐吗? 答案显而易见。 胡涂啊! 【没有办法,即便不想,他还是得去池州,于是在公元841年,会昌元年,他离开黄州,前往池州,在路上经过了当年项羽乌江自刎的地方,写下了《题乌江亭》。】 第198章 杜牧 【《题乌江亭》我们也是讲过的,王安石就他的这首诗写了一首反驳的诗《乌江亭》,我记得当时我们就反对了他诗中的观点。】 【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他的这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要能懂得包羞忍耻,其实确实历史上很多包羞忍耻的人 后面都还不错,比如说韩信遭受胯下之辱,造就了他坚毅的性格,且不论最后的结局,但他的军功离不开曾经遭受过的挫折,还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也是如此。】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写的虽然是项羽的故事,但是杜牧写的其实是自己。 他想若是自己,自己定是要扛下这耻辱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哪怕幕中女子说历史具有必然性,但不是还有偶然性吗? 他若选择再来一次,至少还有机会,可是自刎之后就是断绝了所有的计划。 这一点上杜牧想不通,自己有什么错呢?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认为项羽如果没有自刎是可以卷土重来的,我们当时反对的就是这一点,用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关系来解说的,但是咱们将杜牧的经历结合起来,其实就能够理解他这里为什么这么说了。】 【在他的心中,这个时候的他可能就是那个遭受挫折的项羽,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奋斗,虽然很有可能是自我安慰之语,但是宣扬的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 众人想了想杜牧的经历。 其实也能理解了。 若是他们是杜牧,他们对此还能有更好的选择吗? 能够自我安慰就已经是一种勇气了。 人的一生,最可怕的不是经历那些大风大浪,而是在心中经历了大风大浪,而自己去固步自封,一事无成。 其实杜牧早该迈出那一步的了,许多人想。 可是若他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的命运如何谁也说不好,也不一定就更好了。 或许如此选择于他而言就是最好的,至少还成就了诗名。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随意而来的,人生中的每一刻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杜牧已经很好了。 【说到这儿,我想大家对杜牧这个人的作品可能已经有了很好的归纳了,他的咏史诗特点比较明显,就是不按套路出牌,说的不一定跟事实相符,主要表达的是他自己的感情。】 【自从到了黄州,杜牧就好像真的就幡然悔悟一样,开始认真搞事业了,来到池州他也保持着那样的心态,工作做得也不错,闲暇时间也出去游玩,颇有一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觉。】 多少人碌碌无为过了一生。 杜牧虽有年少放纵之时,可到底是他自己的事。 他没有做过伤害他人之事,可不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嘛? 【在池州的郊外有一个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