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3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44(1 / 1)

什么希望。 【这么一来,宋英宗的继承不可能十分顺利,再加上他性格的原因,他做事情都会多方忌惮,显得有些犹疑,而且那些宋仁宗留下来的老人他是不能动的,我们之前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他这儿就暂时行不通。】 这是当然。 那些老臣,赵祯是最了解的,很多时候他都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他却很清楚,这些老臣都是心怀大宋的。 而他们制衡赵宗实也不是没有道理。 若是他们有一个被动了,其他老臣定会联合起来,到时候赵宗实肯定难以招架。 他倒是想知道赵宗实是如何做的了。 意识到自己是看热闹的心思,赵祯吃了一惊。 他这是在做什么,是在看大宋的热闹? 若真是应该传位给他人,那他是不是也应该帮忙铺铺路呢?不都是为了大宋吗? 他又何必给他人设绊子? 【如果他对那些老臣中的人下手了,哪怕只是一两个,都会引得旧臣不满,而宋神宗就不一样了,皇位是自己老子传下来的,那么他的自由度就会稍微高一些,而且宋神宗跟前面的两个皇帝都不同,他是很有野心的,他也有这个条件来闯出一片天地,只不过没有王安石坚定。】 这该不会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吧。 众人真是对宋朝皇室恨铁不成钢。 这么好的机会都抓不住,这老赵家的人到底行不行? 许多贼寇在山寨里大肆谈笑此事。 “这赵家不行,要老子去做这个皇帝肯定比他们做得好,怕个 甚?那些西夏人那么点,还不够老子塞牙缝的!” 然而,这些人大多也不过就是说说,说到最后也只敢在自己的山头收点买路财。 【另外宋神宗还有一个阻力,那就是他妈高滔滔,不是说高滔滔不好,相反,高滔滔有着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在宋神宗离世后,高滔滔垂帘执政,在她执政期间,也就是宋哲宗时期,北宋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也是北宋最后一个国力较为强盛的时期。】 赵祯晃了一下神,一下没能反应过来这个人是谁。 如今再一想,大概明白了,是赵宗实的媳妇? 他又想感叹了,这赵宗实是个好命的。 虽说他也不喜欢后宫干政,但是这样一个女中尧舜,若是能与之一心,如今的他也不会觉得这么难了。 说到后宫之事,赵祯真是不愿意都说。 【这个宋哲宗也是比较悲剧化的人物,他是幼时登基,不可避免地肯定就需要有人辅佐,这个人不可能是外人,有时候权力拿出去了就收不回来了,而母凭子贵,所以交给以后需要依附宋哲宗的高滔滔是最好不过的。】 太后垂帘听政,古来有之。 虽然许多朝臣对此都不怎么乐意,可是他们找不到任何更好的法子。 听幕中女子的意思,这高滔滔该也算不错,他们也便就放了心。 【然而权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那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对高滔滔也不例外,所以在宋哲宗成年后,高滔滔也并没有归还权力,直到她离世,宋哲宗才真正地掌权,但是这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她看到了宋哲宗的逆反心理。宋哲宗在高滔滔死后,立马起用改革派,这样的心思高滔滔肯定是看得出来的,那不把权力还给他也就很好理解了。】 百姓们都快被这事情的发展给绕进去了。 这王安石变法怎的一时一个样? 这个皇帝同意改革,那个太后反对改革,变来变去受苦的当还是他们百姓吧? 【然而,宋哲宗也是一个身体不怎么样的人,家人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虽然支持改革,但是他只活到二十五岁就死了,也没留下儿子,所以这个皇位就落到了他的弟弟宋徽宗赵佶的头上,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个文化艺术搞得很好的皇帝。】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宋哲宗呆呆坐在王座之上觉得全身上下都不舒服,仿佛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似的。 他也没能有孩子吗?他的孩子……宋哲宗心痛不已,竟想问问自己为何生在这赵家了! 这些御医都是些没用的,白养他们这些日子! 他的弟弟……终于知道为什么传位于他了。 似乎就是亡国之君啊! 那把皇位传给他,那自己不也是害北宋灭亡的元凶了? 【在赵佶即位的时候,北宋发展得还是很不错的,前面的几个执政者虽然不停地争斗,一会儿休养生息一会儿改革,但是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发展大宋,你想,王安石变法实施了一段时间,虽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反对派看不到它的成效吗?】 【既然能看到它的成效,那保守派在执政时肯定也会改变自己以前的策略,即便不用王安石的方法,所以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这么争斗,北宋还能发展起来。】 【因为不管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划分到好人和坏人的行列,他们中都有为国为民的优秀的人才,只是他们所处的立场不同,他们所选择的方式不同。】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那他们还争斗什么? 如今都知道大宋都要灭亡了,大家还不联合起来一起做事吗? 谁要是敢再在其中挑事,他必不轻饶。 说是这么说,但赵祯明显感觉到现在大家都没太反对王安石他们的措施了。 虽然也有反对之事,但是许多他以为会遭到强烈反对的法子都没什么人出声,当时他还很诧异,现在想来大家定然也是考虑这个原因。 争来争去,若是大宋都没了,那就算是争赢了还有什么意思? 【然而好好的一副牌给到了赵佶手里,赵佶愣是没有半点牌技,他自己没有牌技算了,请的几个帮手个个都不是什么好的,赵佶时期亲小人远贤臣彻底将北宋带入了深渊。】 1107年,大观元年。 赵佶这段时间的眉头都没有舒展过。 他越是听幕中女子的话,越是觉得自己的情况不容乐观。 如今朝堂中各种声音,吵得不可开交,虽然他也知道大家都是不想大宋出什么事的,但是吵来吵去实在是让人心烦。 他想将这些事情全部交给其他人去做,可是看来看去没什么靠谱的人。 赵佶叹息一声,他信任的几人都是不成事的,想要交点大事给他们做,可一个个地都什么抱恙,这是躲着他呢,还当他不知道。 没有一点担当,算是他看错了。 但赵佶顿了顿,突然反应过来。 这个亲小人,不会就是他信任的那几人吧。 先时他也这般想过,他也试探了,可是几人都表现得很正常,他让人去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