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3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8(1 / 1)

么。 但为何会让幕中女子难受孤独呢?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想,还是自己最坎坷吧。 古往今来,做皇帝做到他这般下场的委实是少数了。 自己如今看着自己的那些诗都觉得是字字泣血,难道还不足以让幕中女子感到难受吗? 可真是令人费解。 【像屈原、李白、杜甫等人他们的结局都让我们觉得十分惋惜,但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太大的希望,虽然他们都曾有过远大的理想,屈原的美政,杜甫的“致君尧舜上”,李白的“扶摇直上九万里”,但是他们一直追求却是几乎没怎么看到过希望,他们所拥有的就只是一生的追逐和一生的失望,李杜二人甚至科举都没能成功。】 李煜顿住。 这里没有提到他,可他却感觉自己的心被狠狠地锤了一下似的。 他们都曾有过远大的理想,自己曾有过什么呢? 自己也曾想过建立一个繁盛的国家吗? 该是想过的才是,可那样的日子持续得太短了,也过去得太久了,久到他都要忘记了。 他当时放弃得太轻松了,他还可以再努力一下的是吗? 可是先时幕中女子的意思不是让他早些投降,保百姓平安吗? 若是再回到过去,他到底该怎么做呢? 李煜慌乱起来,他发现自己连做梦都不知该如何做。 “先生,先生您怎么了?” 这时,一个扎着小髻的学子从桌前探出头来。 小孩儿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己跟前面色发白的先生,似是很为难,半晌过后才从自己的怀里掏了掏,而后掏出一块饴糖举到了李煜面前。 “先生不哭,先生吃糖。” 李煜这时才发现自己竟已然是泪流满面。 “没,先生没哭,只是风迷了眼睛。”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白和杜甫的脸色同样不怎么好。 科举,科举做官之事是他们心中的痛。 白居易确实是比他们幸运得多了。 但某个方面来说,他们又都是一样的。 他们都没能做到自己心中想做的,他们都是遗憾的。 【白居易不一样,他虽然人生不是很顺利,但科举那是考一次中一次,一路顺畅,仕途看起来相当平坦,而且途中遇到了自己的至交好友,与好友志同道合,他们肯定在私底下不止一次互相倾诉自己的理想,他们渴望改变现状,让唐朝恢复昨日荣光,他们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那就是将自己的想法以诗歌传扬出去,而且看起来他们似乎也做得挺成功,诗歌被无数人传诵学习,但是他们终究还是没能成功。】 这么一说,果然是有些遗憾的。 但相对于许多人来说,白居易这样的结果是他们渴望而不可及的。 怎么女子还觉得白居易的经历更让她难过呢? 女子接下来的话回答了他们的疑惑。 【如果从不曾见过阳光,又怎会觉得黑暗可怕呢?】 “原来如此。”李白道。 他明白那感觉了。 当时在接到圣人召令时他有多欣喜,在离开大明宫时他就有多心痛。 他表现得洒脱豁达,可谁的心又是石头做的呢?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白居易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化为泡影,大唐终究朝着衰败的道路在前行,他还能做什么呢?】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叹息一声,幕中女子说得太对了。 他心中的难受岂止那一点半点。 原以为不会有人理解他的。 【然而,白居易终究不是个置百姓于不顾的人,他去苏州后还开河修路,后来生了眼疾才放下了工作,那时候刘禹锡任和州刺史,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咱们现在不同,反正就是江苏安徽一带,所以两人碰到了还一起游玩。】 【唱和是古代尤其是唐代很重要的社交活动,白居易写有《与梦得同登栖灵塔》,刘禹锡也有《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实有时候看看他们这种诗还挺有意思的。】 刘禹锡笑了笑,他与白居易的唱和诗。 连题目都如此接近。 他看出来幕中女子不会随意地批判他们的诗词,除非其中问题很大。 这倒是让他对幕中女子的评价有了更多的兴趣。 他二人风格不同,即便写同样的景也不会相同,但要分出个谁好谁差来,恐怕也很难。 【先看白居易的,“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在这地方待了半个月,到处游玩,那些楼和塔不能同时登,还好,我们现在还有点力气,还能爬上这栖灵塔的第九层,“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白居易也是喜欢幕中女子将他的诗与旁人对比的,倒不是觉得自己比他人写得好。 但是只要一对比,他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问题所在。 听了自己的这首诗,他蹙了蹙眉。 大抵是游玩时随口而作吧,实在普通。 【而刘禹锡的明显是和他的对应的,“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他们一起相携而上,自然不觉得累,不自觉地就已经登上九层倚着栏杆看风景,“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两人说笑着,还引来不少人的目光。】 这不用幕中女子说,白居易自己也感觉到了。 自己诗中的意境不如刘禹锡。 跟他的相比,自己的更像是幕中女子先时所说的打油诗。 但刘禹锡的也不是最高水平就是了。 想到这里,他对幕中女子接下来的评语也就做好了坦然接受的准备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幕中女子却根本没说他们的诗好还是不好。 【这种朋友之间的应和诗和那种需要巴结的酬和诗又不同,这种诗很能看出诗人的真性情,像白居易虽然字乐天,但我觉得他并不是一个乐天派,反而是有些敏感有些悲观的。】 敏感、悲观。 白居易一顿。 鲜少有人这般评价他的。 他何处给女子这样的感受了? 第161章 白居易 【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多因素,白居易从小历经波折,父亲早亡,恋情受挫,再加上他经常写一些讽喻之作,这些作品都是他有意识地去完成的,他为了“上达天听”,希望能把社会上所有不合理的现象告诉给皇帝,所以他的关注点都在社会的消极面,看得多了他还能乐观得起来吗?】 唐,元和年间。 元稹看了白居易一眼,没开口。 平日里他也没觉得,如今听得幕中女子一说,似乎还真有点道理。 看得多了,想许多事时自然而然地就朝着自己看过的那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