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没有关系,就像汉武帝时期大赋的繁盛反映国力强盛一样,李煜的词,至少反映了他个人在那时候的日子还是过得不错,另外,还说明了在被兄长忌惮的那些年,李煜也不是白过的,他的诗词书法方面的成就应该也是在这时期打下的基础。】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彻越发骄傲。 但是人都是不满足的,他亦是如此,他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已经开始在这些人的经历中寻找可学之处。 大汉可不会止步于此。 【但是他一个人过得好并不代表天下太平,当时的南唐并不安宁,面对后周的侵略,李璟几乎可以说是无可奈何 。】 【公元958年,南唐保大十六年,李璟宣布去帝号,传位长子,尊后周为正统,然而他还没来得及传位,第二年,李弘冀病逝,根据史书记载,李煜留下名字的有两个哥哥,二哥早夭,大哥现在也已经没了,按理来说现在的太子就应该是他,但是有一个叫钟谟的大臣却上书让他的弟弟李从善当太子,原因是说李煜轻肆,李璟不仅没有答应,反而大怒,甚至流放了钟谟,而后让李煜入主东宫。】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也很无奈,若是长兄没死,说不定…… 说不定他们还不至于如此落魄,说不定还能与后周有一搏的余地。 但是落到他头上,他真不知该如何做。 【现在看来钟谟这话倒也不全然是假,但是当时的那个情况下,不管是来个什么样的太子可能都没办法力挽狂澜了。】 【次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宋朝建立。】 ①梅妃这个人的存在与否有争议,这里假装存在。 第137章 李煜 【“陈桥兵变”又称为“黄袍加身”,简单来说就是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的事件,他所推翻的后周是五代十国最后一个政权,后周攻西蜀伐南唐,看起来是个很厉害的国家,但是其实政权从建立到灭亡只有十年时间,然而后周的灭亡对于许多百姓来说或许根本就无关紧要,因为他们身逢乱世,求的不过一个安宁,而赵匡胤正好勉强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宋朝的许多皇室成员对此事都是讳莫如深,可是幕中女子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仿佛跟他们大宋过不去似的。 最为主要的是,她如今说这个也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只是让赵家过去的事成为更多人的谈资罢了。 但此处幕中女子说得倒也不算抹黑皇室,若是没有太丨祖皇帝,百姓们水深火热的日子指不定还要持续多久呢。 至于兵变,从古至今,多少开国皇帝的皇位来得是光明正大的,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当他们不知道吗? 【但是赵匡胤心里并没有那么安心,作为一代枭雄,他想的事情很多,其中一件就是他自己是兵变出身,太清楚其中的门道了,于是他想了很多办法避免宋朝毁于同样的兵变,结果就为宋朝的军弱埋下了祸端。】 所以呢? 所以幕中女子有更好地解决方法吗? 他们总不能回到开国初期去告诉太丨祖皇帝此事不妥吧? 【扯远了,我们还说李煜,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李煜被立为太子,同年,李璟离世,李煜即位,他向赵匡胤追回帝号,赵匡胤同意了,也是这一年,他的名字从李从嘉改为李煜,值得一提的是李煜的祖父李昪原名李知诰,后改名李昪,而他的父亲李璟原名景通,也是登基后改的名字,而李煜的煜,“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寓意光辉灿烂,事实证明,前途如何跟名字没有太大的关系。】 明初。 金圣叹就是一个改过名字的人。① 他以前名叫张采,字若采,后来才改名叫金圣叹。 但他改名并非因为什么好的寓意,而是讽刺罢了。 这“金”寓意清兵入关,“圣叹”更是源于一出闹剧, 有次他与一群学子去孔庙祭拜孔子,平日里满嘴仁义道德的学子们,却听信用供食可中状元,为抢夺食物大打出手,圣人看了都得叹息,于是他便从此改字圣叹。 但事实证明,这些愚蠢的人的心思如何跟他的名字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或许是因为无心政事,或许是因为 知道南唐局势堪忧,又或者是性格原因,当了皇帝的李煜并不怎么开心,写的词依旧孤独空虚、无所寄托,就像这首《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大部分文人的诗词作品我们并不能百分百地确定年月,都是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猜测,有时候年月变了,意思也变了,本人不跳出来就没人能说谁对谁错,这就看个人怎么理解了,这首词也是一样,我们来看看。】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他能开心得起来吗?李煜也不知道自己是在问谁。 但他很清楚,自己是不擅政务,但不是傻。 从他登基开始,他就知道了南唐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有多欢乐。 但那时他还能麻痹自己,可是如今呢?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东风吹动春水,远处太阳正落在群山之间,春天已经来了,但仍旧常常无事可做,倍感闲散。东风吹水的描写让人一下就想起与 李煜同时代的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相比之下冯句显得有意境得多,但是后面接了日衔山一句就显得顺畅了许多,意境也更加宽阔了。】 老师的词自然是比他的好的。 冯延巳跟他父皇的关系一向很好,即便有了官场上那些复杂的东西,但是父皇一直对老师深信不疑。 因着他二人的关系,李煜也跟冯延巳学到了不少,尤其是在词作方面。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落花一片狼藉,酒也喝得意兴阑珊,仿佛置身于夜夜笙歌的醉梦之中。】 【“春睡觉,晚妆残,凭谁整翠鬟?”春睡醒来,先时的妆已经十分凌乱,谁还会去整理梳妆呢?“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只可惜光阴易逝人易老,好好的容颜也只能是到黄昏独倚栏杆罢了。】 众文人看到他的词都忍不住和以往的花间词相比。 其实他的词与花间词是很相似的,尤其是这早期的词。 若非有点研究,还无法看出其中差别来。 【这首词是一首闺怨词,表面看来写的就是女子孤独无依靠而有些自怨自艾的心情,但是这首词是李煜写的,我们就要从他的经历出发去看,一般来说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这首词是李煜中后期面对强敌无能为力的作品,也有人认为这是他前期对于其弟李从善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