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27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1(1 / 1)

在想什么,反正巨幕结束后两人像是回到了几日前,赵明诚虽说没再提过和离之事,但他依旧是别别扭扭的。 见他还算正常,李清照也懒得搭理他了,索性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她想选的人左右选不定,干脆定了三日后让那些个姑娘全部都到府上来她一一见过。 谁知三日后,她看着几个年轻姑娘,还未来得及问她们些什么,突然巨幕又跳了出来。 众人还以为幕中女子这次这么快。 然而下一刻在看到巨幕中显示出来的内容时,大家都愣住了。 巨幕上跳出一个圆滑的框框,框内用奇怪的字体写了一句话。 “恭喜李清照获得辛弃疾鲜衣怒马氛围灯一个!” 这句话在巨幕上待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足够所有人看清楚并反应过来。 是李清照获得了那个灯。 是幕中女子上次提到的那个宋朝的李清照吧? 可是为何她可以与幕中女子交流呢? 不是幕中女子都看不到他们,无法与他们有任何地接触吗? 那灯如何给李清照,李清照又是如何拿到呢? 李清照一行人也纳闷呢。 他们眼睁睁见着巨幕出现又消失,那灯在何处并没有人看到。 这事一发生,李清照没了心思和几个姑娘交谈,几个姑娘也都个个激动,今日是没法办事了。 于是李清照就将她们安排在了客房,择日在议。 谁知,第二天一早,她的梳妆台上便出现了那么一盏灯。 问遍了府中上下,没人知道那灯是如何凭空出现的。 无奈,李清照只能怀疑那几个刚进府的姑娘,思量过后便将所有的姑娘留了下来。 古代与现代的联系不会太多。 第135章 李煜 新城,三月将辛弃疾的手工灯寄出去了。 然而刚和快递员分开,她转头就忘了收件人是谁,不过她也没太在意,只是打电话跟伍年吐槽了几句。 “我真是老了,记性越来越不好了。” 伍年在电话那端笑,没看到他的表情三月也能想象,也不自觉地勾起了唇。 只听对方道:“你的李煜视频发了吗?” “啊!我又忘了!”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呆愣愣地坐在阁楼之上,阁楼内外守着他的人更多了。 他如今就如同一个阶下囚,还能对他们有任何的威胁吗? 就算是先前提到过的那些人,除了让人感到怜悯之外,对他们有任何的帮助吗? 但增不增加守卫于他而言也没什么影响,左右他也无法离开这地方。 左右他的心也从未在这地方。 正愣神间,巨幕缓缓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大家好,这里是热爱古代文学的三月,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何三月在抽奖后台看了一下,发现自己中奖的人竟然叫李清照,不由得笑了笑对自己怎么寄出去的这件事情有些恍惚。 【上次中奖的朋友叫李清照,这名字还有点意思,奖品已经发出去了。没中奖的朋友也不要气馁,之后还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看看巨幕又看看自己桌边那盏她已经看过无数遍的花灯。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在纠结那东西到底是如何凭空出现的。 但是仔细一观察才发现其中技艺十分精巧,尤其是在连接之处。 “这东西,若是流传于世必定价值不菲。”李清照忍不住地感叹道。 赵明诚的别扭闹过了还是没能抵挡住对这东西的诱惑,这两日时常与李清照一起研究此物。 他问:“此物瞧着这般轻便,怎会如此结实,这到底何物?” 他们都很想知道这灯是由什么材料而制,可是却也不敢磕了、碰了、用火燎烧、用水浸泡,只是用手按捏着察觉到此物的坚韧。 两人还是头一次对一件东西如此无措。 不过既然幕中女子说还能有奖品,那且看下次的奖品是不是能发出去好了。 对于这东西的出现两人倒是平静了,毕竟巨幕都出现了,还有什么不能凭空出现的。 只是自从公布中奖这件事情后,来拜访他二人的人络绎不绝,扰得两人只能闭门谢客有些烦恼。 无奈之下,李清照打算趁此机会就在家中教导那几个小姑娘。 【这一期视频我们来谈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南唐后主李煜,他大概是我们的盘点中要讲解的唯一一位皇帝,在才华横溢的同时醉心声色的一位神奇帝王。】 此话一出,许多人都心碎了。 那些坐在王座上的帝王们。 赵佶有些气馁地丢开手边的书册,近来还真是诸事不顺。 他自己难道才情不足? 不足以让幕中女子解说一番? 与他同样想法的还有清朝乾隆皇帝。 自己一生写诗无数,就算不是首首精品也该能轮得上号才是,为何都不谈他一下? “幸好啊。”和坤叹息道。 当初和坤被抄家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许多人都以为和坤这次彻底地栽了,毕竟他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众人都知道,可却也都拿他没什么办法。 但这光天化日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皇上总不能再包庇他。 谁知皇上还真就包庇了,只说和坤精通生意之道,赚了这许多的银两,但此才能未用在政事上,未让国库充盈,户部还整日叫穷,于是便罚了他许多,算是大出血,这才勉强堵住了悠悠众口。 什么是真相,上头那位承认的,那才叫真相。 谁让和坤能赚钱还能讨皇上欢心呢? 乾隆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态度比之从前其实也并非没有变化,更何况和坤这一句幸好说得不妥,他以为众人都是聋子吗? 果不其然,皇上也听到了,问他道:“何幸之有啊?” “回皇上的话,依皇上文才不管是谁来说那都应当予以称赞,但这幕中女子谈论的乃是悲情文人,不谈皇上,那说明皇上洪福齐天,这还不是幸事吗?” 乾隆方才回过神来。 先时他只觉幕中女子似乎有些看不起他,还当自己的文才真入不了幕中女子的眼。 如今倒是让他放了心,正如太史公于《高祖本纪》贬项羽,在《项羽本纪》贬刘邦一样,那她说到那些悲情文人不夸赞自己也是正常之举吧。 自己还何苦去与那亡国的南唐后主相比呢? 当真胡涂了。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曾评价花间词贵重不适用,宋词适用但质量却不行,而李煜“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天的主角李煜。】 此话让许许多多地宋朝文人不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