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多投降于金或有降意的宋人。】 “什……什么!” 这事情他为何不知? “官家息怒……” 众人纷纷下跪,可这如何能轻易地让赵构息怒? 他自己愿意向金人称臣,还不就是因为有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才让他没了办法。 怎么感觉现在这些全都怪在他的身上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要将那种懦夫碎尸万段,以儆效尤,看谁还敢向金人投降!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西汉和东汉本应该是承传关系,中间却突然多了个如同无用肉瘤般的新朝。“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所以才会有像嵇康那样奏着广陵散慷慨赴死的英雄,他至死都还在写文章痛批那些贪图安逸、不思报国的人呢。】 公元前8年,绥和元年。 王莽还没有找到,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这让汉成帝刘骜非常烦躁。 偏偏现在他现在在众臣面前显然没了先时的威信。 自己稍微有点动作,乌泱泱一群人跪下来逼他。 他们是要逼死他啊! 明明知道有造反的不去抓,在这里折磨他,可真是可笑! 【当时嵇康和山涛是好朋友,山涛就想推荐嵇康做官,他认为嵇康是有这个才能的,但是嵇康并不愿意为司马氏做事,所以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责骂山涛,以拒绝出仕,那篇文章中写了他自己的“七不堪”和“二不可”,其中一不可“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他常说些成汤、周武王、周公、孔子的不好的话,做官以后改不掉就会受人非议,招致祸端,为世俗礼教所不容。】 西晋景元年间。 嵇康最终还是没办法妥协,他愿意永远身处于这山林之间,就如女子提到的陶渊明一样,也不愿意出去做官。 他觉得他出去做官,只会死得更快。 但他也并非因为怕死,他有自己的骄傲。 不过,这李清照是把山涛比作了那些投降于外敌的懦夫? 嵇康对此并不赞同。 虽然他觉得山涛不懂他的骄傲,可山涛此人他还是很了解的。 如今山涛虽委身司马氏,但他的心灵澄澈,与那些贪生怕死、贪图富贵之人是不同的。 【嵇康不愿意委屈自己,可他的文章被司马氏给知道了,于是便埋下了祸端,后来嵇康被人诬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他,嵇康被行刑前,三千太学生为之请愿,但是未能成功,嵇康不悲不喜,在刑场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后,从容赴死。】 若他能这般潇洒地死去,夫复何求? 嵇康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李清照写这首诗不止借王莽新朝讽刺伪齐,也借嵇康之口以讽刺那些偏安一隅,主张讲和投降的那些人,体现了她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这话说得那些心中想要投降的人面红耳赤。 更有那胆小者无时无刻不在紧张,自从巨幕出现后,他们不知道自己日后会不会投降,但现在也并不是投降的好时机,万一幕中女子提前将他们日后投降的事情说出来,那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可现在投降就可以吗? 哪里才是活路啊? ①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金石录后序》 第112章 李清照 【赵构自从南渡建康,一直在向金人求和,甚至表示“愿去尊号,用正朔比于藩臣”,意思就是承认金朝的封建正统地位,而自己为臣,但是金人并不接受他的求和,面对不断南下的金人,赵构毫无办法,只能不停地逃离,他辗转南方,追寻他脚步的李清照也一直在奔走。】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赵匡义早忍不了这后世的皇帝了。 一个一个的怎的如此懦弱? 皇宫被洗,帝王被劫,有了新帝对敌人俯首称臣,这大宋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想到幕中女子说他北宋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弱,他更是火上心头,这是看不上他大宋皇室。 他下定决心定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却也只能得到任重而道远的结论。 如今南方才刚统一,北汉还整日联合辽国对抗大宋,想要大宋真正强起来,还早得很。 但他心中也记住了,他不能让军事成为大宋日后的短处,同时也不能留下祸患。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赵佶不知如何避免,只能找蔡京等人商量。 蔡京还没来,他心里已经急得不行。 只一味在心中默念太乙救苦天尊。 不过其他的他暂时没法解决,有件事他倒是想得明白,绝不能让赵构成事,这么个懦夫,怎能让他做了帝王? 青州。 李清照突然为自己不值,这样的帝王,她追着去做什么? 然而她又觉得悲哀,他们身为大宋的子民,连官家都靠不住,还能靠谁呢? 【公元1131 年,绍兴元年,李清照来到越州住在一个姓钟的人家,结果没想到卧榻之下的文物被挖洞偷走,李清照心伤,无奈只能重金求赎,结果过了几日钟家钟复皓便拿着十八轴书画求赏,李清照这才确定恶魔在身边,可她孤身一人却毫无办法。】 赵明诚心中隐隐发紧,涩涩的。 他与李清照成亲几年,不是没有感情,他如何舍得李清照吃苦? 自己走了,留下她一人,带着那些重物,还要在战火纷飞中四处奔波,得多苦? 这几年她跟着自己,日子不说锦衣玉食,但也是衣食无忧。 赵明诚也自责,自己该劝说她不必太在意这些东西的,可这些东西不止是他的心血,那也是李清照的心血。 实在没忍住,赵明诚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李清照没看他,只转头为他倒了杯酒。 如今的日子,竟如此难得。 【据说后世张居正读了李清照的事迹后辞退了一名钟姓官员,原因就是他不仅姓钟,而且来自绍兴,可想李清照的故事感染了古今不少的人。】 明,万历年间。 这事情确实是张居正做过的事情,如今想起来张居正还有些内疚,因为这事情做得不妥,颇有迁怒之嫌。 但那钟姓一家确实可恶,李清照也确实无辜又可怜。 【然而李清照的不幸不止于此,许是因为这次的文物被盗让李清照意识到自己一个人孤立无援,生活实在难以为继,所以当她遇到一个对她无微不至的男人张汝舟,再加上弟弟的劝说,李清照选择了嫁给张汝舟。】 “咳咳……” 赵明诚一口酒卡在嗓子眼儿还没来得及吞下去就被惊得呛到了。 自从在预告看到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