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1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4(1 / 1)

但是“落尽”、“啼”这样的描述显然不是在描述很欢快的场景。】 李白微微颔首,大概就如同此时的场景。 虽说四周寂静,能发出最大声响的就是自己。 可是他却无法感觉到宁静,只是一种寂寥之感。 【“我”听说你去龙标要经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将忧愁寄于明月之中,让它随着风陪你去往夜郎之西。】 【又是与明月的互动,虽然在这里并不是重点,却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一句话,整首诗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说起明月,李白方才觉得心情好了些许,虽然此时没有明月,可明月始终都在。 乌云只是暂时的,甚至不如那些奸佞小人存在的时间长。 所以他爱月,冰冷的月光有时候会比那些人更有温度。 【有些人可能很有表达欲能创作出很多的作品,但是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人却真是百里挑一。以至于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带着滤镜看李白此类文人,即便李白嗜酒如命,即便李白恃才傲物,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会去在意这些,反而会把这些缺点当成李白的加分项。】 李隆基不置可否,但心里却十分赞同幕中女子的这话。 李白恃才傲物,这实在是太明显了。 他还以为女子会一味地偏袒李白都不会说这些,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说了才好,不然众人怕是会以为自己多妒忌英才呢。 但就算是李白不恃才傲物,他也有许多的缺点。 自己也不一定会用他。 【不止是我们,当时的人对他应该也是一样的,或许就像我们现在追星,李白也有很多的粉丝,其中肯定不乏女友粉、老婆粉,这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很可能就是其一。】 李白一怔,宗氏? 女友粉、老婆粉,这又是一些新的表达。 意思是很喜欢自己的人吧? 听此意思,都是女子? 【关于李白和宗氏有一个很著名的典故,叫“千金买壁”,传说,当初李白游梁宋时遇到杜甫和高适,这事情我们之前是讲过的,有说法是李白的《梁园吟》就是写在这时,这个作品时间本来就是有争议的,不用太过在意,根据这个典故所讲,当时李白的这首诗是写在一面墙上的,他题诗的时候,杜甫和高适在身边,而那天他们还听到了琴声,弹琴之人就是这位宗氏,宗氏看到了李白写在墙上的诗被深深吸引,于是花千金将那面墙给买了下来,李白也因此与宗氏结缘。】 【如果这事情是真的,那就是大小姐一掷千金的浪漫爱情故事,但事实到底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只是在公元751年,天宝十载前后,李白与宗氏确确实实成了亲。】 李白惊了,自己竟会和千金小姐结婚? 不过女子先时似乎是说过的,自己当过两次的上门女婿,而如今才一次。 当上门女婿这事情也有许多人与他说过,明里暗里看不起他,也或许是真的关心他,可不管怎么样,他都不在乎,难道还要因为他是上门女婿而否定他的才华? 【虽说李白是大户人家的上门女婿,但是两次入赘的对象都算不得很好。 前面许氏还可以说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这宗氏的身份就有点微妙了。】 李隆基冷笑出了声,惹得众人都看了他一眼。 这宗楚客众人是知道的啊,李白如何这般想不开呢? 这还如何重用他? 【宗楚客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同族姐妹,他三次为相,但是却一次次地犯下罪行,在武则天当政时就获罪被流放,他官运不错,却起起伏伏,后来又和权贵武三思与韦皇后勾结,后来还想谋逆做天子,直到李隆基才坐罪伏诛。】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武则天眼睛眯了眯,虽然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是每每说起这些,还是会叫她心里一阵一阵地抽得疼。 能有几个省心点的吗? 很好,至少还是提了,总比什么也不说的好。 宗楚客是吧? 谋逆做天子是吧? 她…… 她自己可与这些叛臣贼子不同! 这些男人,就算真坐上了这样的位置,坐得稳吗? 异想天开! 有他受的! 【所以以宗氏的背景,李白若真只是为了权势和地位选择她确实不太聪明,但李白虽说有时候比较直来直往,却也不至于傻,那他图什么呢?难道真是在四十多岁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吗?】 众人也不明白呢。 李白娶一个谋逆之人的后代是想做什么? 是表示自己对圣人的不满? 还是嫌弃自己的命太长了? 但事情还没有发生,或许连李白自己都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呢。 【然而李白不止一次在诗句中提及这位妻子曾经的家世,比如《自代内赠》中的“妾家三作相”,他说这个是为了什么呢?】 【李白的心思还真是很难懂,他自己的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是自己想要走向仕途的决心,但是行为上却仿佛在抗拒这个事情,其他的我们还可以找理由去帮他解释,比如不参加科举考试,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辞官漫游,是因为唐玄宗对他的忽视以及周围的小人对他的谗言。】 【但是关于这些,李白难道自己就没有任何的过错吗?】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这几句话是李隆基觉得幕中女子说过的对自己善意最大的几句话,虽然前面还是不断强调自己对于李白的忽视。 但是即便自己在这事情上算不得一个明君,李白也算不得一个贤臣。 哪怕,自己的过错更大。 李隆基很清楚,自己不能将过错都推到李白的身上,他只是心中有些不忿而已。 有了女子此言,已经足够了。 【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好一点的说法就是李白是一个 十分自我的人,他希望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他也确实尽力去做了,虽然最后都不尽如人意,不想做的干谒之事干了不少,然而想要实现的理想却还是遥遥无期。】 李白知道自己很自我,可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他在不伤害他人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本心,有什么错吗? 至于最后都不如人意,这能怪到他的头上吗? 若是大家都放弃了自我,那这人世间还有何存在的意义? 【这啊就充分地体现了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李白这里显然不可能达到平衡,所以在很多时候,李白都是痛苦的。】 不痛苦。 李白下意识地就想否认,他有什么可痛苦的? 他有酒有诗,他走过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