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 可不管能不能成事,像李白那样在心中充满希望总是没错的,总好过自怨自艾。 李白不能成,不代表他不能成。 【《行路难·其二》跟其一不同,其二一上来就把心中愤懑爆发了出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大道如青天那般宽广,可我却依旧没有出路。】 【这句话多少有点发牢骚的意思。】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这些诗句李白都还记得,那时候他确实带着乘风破浪的气势。 但是现在越是想着那时候自己斗志满满的样子,现在只会觉得更加凄凉。 若不是这巨幕来了,他如今还不知在何处举杯消愁。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那些富家子弟去搞什么斗鸡赌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像冯谖那般弹剑发牢骚,对着权贵卑躬屈膝也是“我”不愿的。】 【冯谖这个典故,李白之前就已经提到过了,其实所表达的就是他想要得到一个求贤若渴的明主的心情。】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明君贤臣,大概是他们所有为臣者都想要的。 可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太少。 致使他们这么多有志之士不得重用。 他不想再这样等下去了,他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战场,要为家乡奉献!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这里的两个典故是我们提到过的,韩信胯下之辱和贾谊因小人谗言被贬。李白借此诉说自己被耻笑,被打压,据这两句来看这首诗有可能是在天宝年间写下的。】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萧何已经寻到了韩信的面前,果不其然,韩信对他的态度都变了。 “萧相国所为何来?” 萧何动动嘴唇,却见他怒气冲冲,便道:“先听此女将话说完吧,我若真想害你,何必将你引荐给陛下?” 这才是让韩信最气的,他一直感谢的人最后背叛了他,还有比这更让人心痛的事吗? 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 贾谊已经快到长安了。 他这一路虽有些艰辛,却也算是苦尽甘来。 陛下愿再用他,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至于那些小人谗言,陛下当会解决的。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君不见以前燕昭王重用郭槐,弯腰亲自为邹衍扫清道路对其十分尊敬,吸引了许多人才前往,“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而剧辛乐毅感谢燕昭王的知遇之恩,也尽忠职守,以自己的才能报效燕昭王。】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蹙眉。 虽说他自己也想要良好的君臣关系。 可这李白未免太狂傲。 想让自己为他扫地不成? 什么话也敢往外说,当真是个胆子大的。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然而燕昭王早已故去,谁还能像他一样重用贤人呢?】 【“行路难,归去来!”真难啊!“我”还是归去吧!这一句利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典故,表达 李白对现状的失望,而后气愤地说出了“归去来!这样的话。”】 【然而他真的放弃了吗?】 第72章 李白 众人都知道李白不可能就这样轻易地就放弃。 根据女子往常所讲的那些来推断当是如此没错,若是他放弃了,那就没有后来的诗仙了吧? 【许是因为挣扎过,这《行路难》其三,李白就开始述说自己的退意。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会更晚一些。】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不要学许由洗耳,这个典故出自东汉蔡邕的《琴操》,许由是一个隐士,据说听到尧要让位于他,他觉得这句话污染了他的耳朵,于是便临水洗耳。】 【而后一句典故我们说过的,是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而食的故事,李白说也别像他们一样。】 东晋。 这几人都是陶渊明推崇的。 就是在之前说陶渊明的时候提到过的,固穷守节,是陶渊明坚守的精神。 为何李白却说不要学他们呢? 众人都看向陶渊明,陶渊明却似乎不怎么在意。 他也确实不在意。 本来每个人所关注的重点就不同。 而且李白也不像是个要固穷守节的人,他本就不穷,怎能懂得那种感觉?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在这个世界上,做人贵在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何必要孤傲隐世,又自比明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那些功成之人不退者都死于非命了。】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韩信脑子又像是被雷击了一般,所以他就是那个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死于非命的那个人是吗? “这李白此言,倒也并非没有道理。”旁边的萧何突然说道。 韩信瞥他一眼,对方却直接与他对视。 “吾等皆是如此啊。”萧何转头继续看着巨幕。 “且先韬光养晦,你瞧着,总有人要倒霉了,而你出头,那倒霉的便是你。” 韩信眉头锁得更紧,萧何这是在警告自己,是他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称霸诸侯,可等阖闾一死,伍子胥没有得到夫差重用,反而被赐剑自刎,抛尸江上。而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抱石自投汨罗江。】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这些日子屈原一直在想若是事情还是会朝着女子所言的方向发展,那他到底是否还要坚持下去。 如果做了如此多的努力,大王还要怀疑自己,还要像巨幕中说的那样做,自己还有必要再效忠大王吗? 可是自己所效忠的真的是大王吗?还是整个楚国呢? 他可以狠狠心抛下不仁之主,可他无法抛弃养育自己的楚国。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这几句是一起的,陆机如此雄才也不能自保,而李斯也后悔没能早点急流勇退,“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陆机还能听到华亭鹤唳吗?李斯还能去蔡东门牵鹰打猎吗?】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幕中女子将李斯与伍子胥、屈原等人并列,看来他的结局确实很凄惨。 如今这样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不管是赵高害他的还是胡亥害他的,都没事了。 他最近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扶苏身上,扶苏有那本事,只是性子软了些,若李斯、蒙恬、蒙毅二人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