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年轻的都已经去战场了,所以还得把压力给到老百姓的身上。】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而老妇人家中再没了其他的人,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娃娃。既然有小娃娃,那肯定还有年轻的妇人啊,如今没了法子,妇人也行吧,因为实在没有人可以征了啊,他们也要完成任务啊!】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岂有此理! 把压力给到老百姓的身上,这做的什么君,又为的什么官? 武则天怒从心头起。 还有,这些男人要让女人生儿育女,不给女子以公平的待遇,却要让女子上阵杀敌,这是什么道理? 不过只是气闷一瞬,她又反应过来。 女子既能上朝堂,为何不能上战场,她刚封赏的诚节夫人不该只是个例。 任何的位置,都该是有能有才者居之。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却完全无法接受。 让女子上战场,岂不是笑话。 女子就该跟在男子身后,这些事情都该交给男人来做。 若是当初高宗有如此觉悟就不会有武后专政之事端了。 所以他是绝不会让女子站在前头去的。 【老妇人怎么可能让儿媳妇去参军,儿媳走了,孩子不得饿死?只能道,“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因为有孙子在,自己儿媳妇才没改嫁,但没了劳动力,家中条件艰苦,连件出来见人的衣服都没有,“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我虽然老了,但请让我跟你们走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早点到了营中还能为军中做早饭。”】 【老妇人的这一段话直接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现实,老妇人的经历就是千千万万安史之乱下老百姓的经历。】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官吏们完成了任务走了,夜深了小村庄慢慢地安静下来,但是还能听到小声的哭泣,大概就是那带着孩子的寡妇。看了这些,杜甫毫无办法,翌日天明,准备启程,老妇人已经被抓走了,只能与回来的老翁告别,“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个好好的家庭,子孙满堂,如今却因为安史之乱只剩下了老弱妇孺,甚至连老妇人也抓走了。 杜甫痛心疾首,手握成拳,在石桌之上狠狠地捶了几下,石桌也跟着摇晃,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老妇人被抓走,那下次呢?下次又抓谁?” 杨氏对此无言以对,只能跟着一同叹息。 他们自家的事情还解决不明白,如何去管别人呢?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李清照喝了点酒,微醺,脸颊上泛了丝红晕,她双手撑在下巴上,看向一旁的赵明诚,说:“若有一日,我被抓去充军,那我定要发愤图强,叫那些人不敢小瞧了我去!” 赵明诚在她鼻尖一点,宠溺道:“不会有那一日,你我 都不必服役。” “可万一呢?若是敌军,还管你官身男女的?”李清照晕晕乎乎觉得自己该学点武术,万一真碰上那么一日,那她说不定也能大杀四方。 “你醉了,当心祸从口出,别胡说。” 李清照平日里也不是这般不小心的人,可也不知为何,近来心中总憋着一股子气儿,就想撒出来。 好在还有官人陪着,她小声问:“那若是真有那么一日,我们都遭遇危难,怎么办?” 赵明诚道:“若真有那一日,我便带着夫人和这些书一同离开,有我赵明诚一日,必然不会弃了夫人与这些书籍。” 【第三首是《潼关吏》,潼关,我们先时提到过的,在古代这个地方自古都是兵家之地。公元756年的时候就是因为潼关失守,所以唐玄宗才西逃,进而长安失守。】 【杜甫 路过这个地方,便劝说将士们要以史为鉴。】 【当时潼关失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唐玄宗自己作的。】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作?作的? 李隆基不懂这话的意思,但也明白女子是将那次战争的失败归结到了自己的头上。 也对,虽说自己也没上战场,但自己就是他们的主帅,没能起到带头的作用,自己确实有错。 若是自己用对了人,恐怕就不会如此了吧,也不知带兵的是谁。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怪他,这跟哥舒翰自己也有关系,当初哥舒翰带兵出征,本来是想求稳,徐徐图之的,结果最后不仅失败,还晚节不保。】 哥舒翰? 好像是河西节度使王倕手底下的。 想了想,李隆基决定日后一定不要用这哥舒翰了。 李隆基并不觉得自己能有多大的错,自己只要给了他兵,他作为主将就该誓死守住那个地方,那么容易就被破城,那哥舒翰不会一点错也没有,毕竟都用上晚节不保来形容了。 【当时四方战局都还不错,就连安禄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谋反,但是这时候哥舒翰和杨国忠互相想整对方,杨国忠就拼命劝李隆基催促哥舒翰应战,哥舒翰最后被李隆基逼得是哭着出潼关应战,结果不仅被俘给贼人下跪,还身首异处。】 李隆基:“……” 又是这个杨国忠!这是要气死他吗? 他一定要将此人的皮扒下来! 李隆基拼命地找借口,本来想躲开这一次的过错,谁知竟还是躲不过。 【了解了背景,我们就来看一下这首《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杜甫路过潼关的时候这里正在紧锣密鼓筑城,士兵们特别辛苦,“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大城坚若玄铁,小城高达万丈。】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杜甫就问潼关吏,这次修筑还是用来抵抗敌军的吗?“还”说明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次应该可以成功了吧? 李隆基想,他大唐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栽倒两次吧? 这时,一个小太监从外头急急忙忙走进来。 得了李隆基示意,他赶忙凑到李隆基的耳边。 “圣上,方才太子殿下将李辅国和鱼朝恩杀了。” 李隆基眼神冰冷,嗯了一声,摆摆手让人下去了。 那小太监如获大赦,紧张得喉头滚了一下,这才退后几步朝外走去。 【但这个潼关吏不疾不徐,还邀杜甫下马,慢慢地说给他听,说明胜券在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防御工程很高,鸟都无法穿越,“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要是那些叛军来了随随便便都能守住,不用担心长安的,“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看那要害处,就过得下一辆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到了紧急情况对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