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立夏? 这就有些奇怪了。 不过好在女子还用夏历,不然他们怕是会听不明白许多事情。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好不容易到了凤翔见到了众人,杜甫穿着麻鞋,衣服袖子都破了,“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圣上都感叹他居然能在那样的情况下活过来,朋友们也都说他变得好狼狈。】 【好在受了这么多苦是值得的,圣上封他做了左拾遗,“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杜甫感激涕零地受了左拾遗的官职,虽然大家还在颠沛流离,但他仍旧感念皇恩浩荡,“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本来这个时候是可以先回家探亲的,但是国家危难之际没好意思开口。】 【想必他要早知道后来会是那个下场,那他还不如就先回家一趟。】 下场? 杜甫一惊,自己是什么下场? 难道自己在这左拾遗之位上犯了什么错不成? 不应该啊,他若能做官,定会兢兢业业的。 【“寄书问三川……郁结回我首。”中间这一长串都是表达他对于自己亲人的担忧,担心家人受到战争的波及。】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自从去年给家中寄信,已经过去十个月了,“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太久没联系,现在反倒是害怕消息传来,除了这个“我”也想不到其他的了。】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眼见着国家马上就能回到正轨了,“我”现在老了,比以前更爱喝酒了,“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我”时常会想,到时候大家庆祝时,我会不会只剩一个人了。】 说到此处,杜甫看了眼身旁的妻子,他有些担心妻子会责怪自己为了这些而将家人弃之不顾。 事发之后写那些诗又有何用? 但杨氏根本没有任何反应,看着巨幕仿佛在看别人的故事。 她一直都是这样的,即便自己再苦再穷,她也默默地跟在自己身后支持自己。 杜甫心中一动,下定决定绝不会让幕中女子所言之事发生,杨氏要好好的,他们的孩子也要好好的。 【虽然这首诗是写给自己家人的,但却表现了杜甫这个时候对新帝充满了信心,即便还在颠沛流离,他已经想好了庆祝的场景。】 【但是天不遂人愿,杜甫的官途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一个老朋友房管,房管和杜甫算得上是布衣之交,但是他的这位好友却加速了他政治生涯的失败。】 失败? 这才刚开始就失败了? 杜甫不敢相信,他难道是识人不清? 不该如此才对,到底是什么原因? 表面不显,杜甫在心中叹息了一声。 【如果非要给房管这个人定性,那他肯定不能算是一个坏人,相反,他的道德质量还是很高的,但却也自视清高,这样的人往往在官场极有可能树敌,他自己和贺兰进明的关系就不怎么好,后来贺兰进明在肃宗面前进言让肃宗疏远了房管,紧接着他又得罪了崔圆等人。】 【但是这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房管是唐玄宗派到肃宗身边的人。】 【李亨这个人没什么大格局,并不是什么绝世明君,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了安史之乱,他登基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岁,在宫里当了那么久的皇子,而后又是太子,见的事情多了自然形成了他谨慎的性格,所以安史之乱是他的一个夺权的好机会,事实也证明他是对的,并且他也成功地登上了皇位。】 【但是他登基之后最在意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巩固皇位,第二收复两京,而收复两京本质上也是为了巩固皇位,这就导致了两京收复之后安史之乱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肃宗突然登基,他不可能临时培养一套自己的人才,所以他也只能用玄宗的人,但是他对于这种事情还是很敏感的,经由别人这么一挑拨,再加上房管自己的工作态度问题,肃宗很快就找机会将房管贬官了,而杜甫就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为房管说话,这不贬你贬谁?】 原来如此。 长安城内。 李隆基百感交集。 李亨这个人不傻,可确实无甚大才。 为君者多疑是应该的,对于这一点他不怪李亨,他自己就是太过轻信他人才会有后来的那般下场。 但将叛军置之度外防着自己那他就是愚蠢了。 房管此人能说会道,在礼部做主客郎中挺合适的,力气都用到外人身上去吧。 旁边的小太监们看着先时震怒的圣上这时候却面色淡然竟像是半点没生气似的,然而众人却觉更心惊胆战了。 幸亏这巨幕是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要不然他们的脑袋现在恐怕已经搬家了。 杜甫却不太懂。 如此危难之际,受人挑拨就将忠臣贬谪? 工作态度?不应该啊。 还有,自己作为左拾遗,本职就是谏言却因谏言被贬,这岂不荒唐? 【因为有朋友新任宰相张镐的帮助,杜甫没有因此获罪,而后恪尽职守努力做好一个左拾遗。】 【但是不是所有皇帝都像唐太宗和宋仁宗那样善于纳谏,始终是忠言逆耳,不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肃宗就有点烦杜甫了,于是准他回家探亲。】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这什么李亨比那李隆基还要废物。 知道夺权却完全不知该如何做皇帝! 就算是将天下夺回来了那又有什么用? 难怪大唐转衰,都是这些人的不作为所致。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幕中女子已经许久没有提到赵祯了,如今一提他还顿了一下。 纳谏,当然是很重要的。 贵为天子,若是连真话都听不了那还做什么天子? 李亨自然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这次的探亲可跟他诗中写的“柴门虽得去”不一样,这个时候肃宗已经疏远他了,但是他辛辛苦苦地来投奔总不好夺了他的官职,于是干脆打发掉,眼不见为净。】 【没办法,杜甫也只好听圣上的回了鄜州,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从前从未看到过的场景,这一次的经历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的素材。】 【回家之后他感慨万千,写下了《羌村》三首和《北征》等诗作。】 【我们一直说杜甫的诗被称之为诗史,主要是因为他的诗歌当中写了许多的历史事实,其中所提到的历史事件基本上可以与史相证,而相对于史书来说,诗歌又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所以我们常能在杜甫的诗歌当中感受到当时的那种氛围。】 【而他的诗歌中的诗史性质导致了他的诗歌与其他唐诗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的一点表现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