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6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6(1 / 1)

次终于要说唐朝了,大概也会提到她吧。 她表面不动声色,只吩咐两日后去神宫祈福。 虽然祭祀大典刚过,但她还想更安心些。 希望列祖列宗保佑她能扭转局势,让大唐延绵万年。 【今天呢,依旧是我们的悲情文人系列,《古代悲情文人之陶渊明》。】 【说起陶渊明,还得说一下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代。】 【我们之前讲曹植的时候说过,曹丕称帝后建立魏,而后司马氏专权灭了刘蜀,后来司马炎即位建立晋朝,随即灭了东吴,进入了一个统一王朝时期。】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闻此言,天下哗然。 没有人不想天下统一,因为没有人想要一直打仗。 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如今势头正盛的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没能得到天下,反而是司马家走到了最后。 众人把视线都投向了河内郡,很多人都知道司马懿,可几乎从未有人将他放在心上,就连曹操也因为自己手下人才济济而对他多有忽视。 邺城。 曹操拳头一紧,“司马家留不得。” “父亲,如今形式不算太坏。”曹丕劝道,司马懿在他们手上,而现在刘备、孙权应当也盯着,此时大概众人都想对司马懿动手,可是只要他们一动手,那刘备、孙权那边肯定会把矛头对准他们曹家,届时又是一件于他们名声无益之事。 曹操揉了揉自己发胀的额头,事情更复杂了。 他一向是个不拘小节之人,可想到自己没几年好活,他得为子桓他们多考虑考虑。 他死了一了百了,恶名却是留给了整个曹氏。 夺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以往他还不觉得。 在他看来,不服,打服便是,可是如今这一招却是不太合适了。 “依你看,该当如何?” 近来,曹操把许多事情都交给了曹丕,他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能力,但是有能力是一回事,能否治国又是另一回事。 “静观其变,守好地牢与河内郡,若有异动。”曹丕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这事情是他早已想好的,当初去地牢见司马懿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 总之不能再像父亲往常那样说杀就不管不顾地杀了,如今悄悄动手,就算有人怀疑他们也会有人怀疑孙权、刘备二人。 但这只是下策,毕竟,现如今天下人大多不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葭萌。 刘备众人也被这 惊天之语雷了个外焦里嫩。 他们一直把曹氏当做最大的敌人,到头来,他们三个争破头让河内郡那群家伙得了好? “这,该当如何?”刘备下意识地问道。 现如今益州这边至关重要,刘表那边已经松口了,想来不久他们就能入主益州。 可现在那点喜悦却减了大半。 刘备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时间,算算时辰,孔明应该也快到了。 庞统说:“如今最好的法子,只怕还是静观其变,河内郡是他曹操的地盘,自己后院起了火,以他的性子,忍不了多久。” 一想也是,多亏了巨幕,只怕曹操会先于他们动手。 他们都这样想,本就想置身事外暂时休养生息的孙权就更不会有所动作了。 一时间,三方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但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西晋就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而走向了灭亡,自此天下再次分裂,五胡十六国在北方战乱不休,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然后这个东晋不断地内乱,就一百来年又被灭了,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而陶渊明就活跃于东晋,逝于南北朝初期。】 闻得此言,陶渊明和颜延之二人皆是一怔。 两人甚至都没功夫去想陶渊明到底逝于何时。 这世道如何他们是最清楚不过的,四处都乱作一团。 东晋当指如今晋廷,上次巨幕来时他们就已然知晓。 如今距离元皇帝建立政权已然过去九十多年,那按女子所说,晋将亡也。 这事情他们心中早已经猜到,可如今亲耳听到还是难以接受,可又觉得好像理应如此。 院外的一众村民虽也安静了些但也没人悲伤哭泣,这样的乱世,谁掌权于他们而言似乎并无不同。 他们甚至希冀于改朝换代后能有一个好的君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但是谁都清楚,没有战争和流血,这样的日子不可能来临,左右他们都苦,不如过一日算一日。 “来。”陶渊明难得地主动为颜延之倒上一杯酒。 两人年纪相差较大,但却还算聊得来。 颜延之除了觉得陶渊明的诗文水平一般,倒是感觉他哪哪都不错,谁知今日女子就是夸他的诗文来了。 一杯酒下肚,两人心中的惆怅都消了些。 另一边,在刘毅军下做卫军从事中郎的谢灵运沉着脸盯着巨幕。 如今贼人作乱,将军又病重。 又得巨幕如此预言,看来晋果真将亡矣。 【那个时候的政治如此动荡,许多人从生下来一直到死都身处于乱世之中,不管是门阀世家还是下层百姓都是身心俱疲,于是就开始流行起了玄学清谈。】 【简单点来说当时世道很乱,几乎所有人凑在一起都是说今天哪哪又打仗了,今天哪个世家又被哪个世家给夺权了,说来说去人心惶惶。而后就出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凑在一起不谈政治、不谈富国强兵,谈什么呢,谈老子、谈庄子、谈周易,是为清谈。】 【在这种背景下就催生出了阐释老庄与佛理的玄言诗,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 【比如说王羲之的《兰亭诗》,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兰亭集序》而不知道兰亭诗。除了王羲之书法的加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诗的艺术价值一般般,大家可以去搜来看一看,如果不是研究那些的就可能不是很看得懂。】 搜来看看? 这个词众人之前就听女子说过了,但都不解其意。 但一想,应当是搜查、找寻之意,为何要用搜字,有些奇怪。 【不过这组诗在玄言诗中已经算是优秀之作了,而且也是比较有意义的,因为诗中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玄言说理,添加了一些山水景物,比如说其三中的“仰望碧天际,俯盘绿水滨。”一句,这种突破直接影响了后来谢灵运的山水诗,进而也成为唐代盛行的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因素之一。】 【虽然玄言诗艺术价值不高,但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比如说白居易的说理诗也是受了玄言诗的影响的。】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不赞同,那怎么一样? 此女分明是在批判玄言诗,又说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