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1 / 1)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众人都询问屈原何时有了这么一个弟子。 然而屈原比他们更迷茫,他根本不认识名为宋玉之人。 “或尚未逢也。” 【此篇赋中最惊才绝艳的还是中间描写洛神形象的那一段,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 【这舞蹈是著名舞蹈团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编订的。】 女子说完人又不见了。 巨幕黑下去,众人还以为女子又像上次一样就那样消失了。 可她还没说下次讲解何人呢? 就在这时,巨幕中突然现出一盏昏黄的灯光,灯光下是一位肤若凝脂,手如柔荑的女子。 寂静片刻,女子提脚点地,乐声也随之响起,而后她轻纱曼舞,影影身姿在灯光下变得耀眼。 一阵乐声后,灯光的范围缓缓变大,人们这才看清楚她脚下竟泛着蓝色的水波纹。 “此女竟能在水中漫步!”曹操倏地站起身来,这是他今日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失态,甚至来不及去看女子姣好的容貌,问道:“此真乃凌波微步乎?” 见他起身,众人哪还敢坐着,都纷纷站起身来观看巨幕。 众人也都十分诧异。 若世间真有这功夫,何惧也? “汝果曾见过此步?”曹操问曹植,既是他写出来的,总不能是凭空捏造吧? 曹植还真就从来未曾见过,但也不确定自己之后会不会见到,只得摇头。 此景当真奇也。 那水纹看着似乎也不那么真切。 可重点是那女子脚步每每点地,地上的水纹还会随之荡起涟漪,那如何做得了假?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看这女子舞姿看直了眼,半晌才道:“玉奴,你可能跳此舞?” 杨玉环眉头轻蹙,说:“三郎若叫玉奴跳,那玉奴自然能跳。” 此话很明显取悦了李隆基。 李隆基一把将人扯进自己怀中,笑道:“那玉奴便试试,朕再将那李白召来,填词与你,玉奴之舞定能比那幕中女子之舞更妙。” 那幕中出现的女子虽好,但较之他的玉奴自然还是差了一些,不过这并不妨碍李隆基找人来解巨幕之谜。 幕中女子一曲舞毕,身影瞬间消失,让众人想捉也捉不到。 那叫三月的女子就又回来了。 【这段舞蹈完美地诠释了曹植《洛神赋》中的宓妃形象,凄婉的乐声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当时那个场景下曹植的悲伤心情。】 【然而这对于曹植落寞的后半生来说才只是一个开始。】 【公元223年,五月,曹植和任城王曹彰、白马王曹彪几人一同前往洛阳迎立夏节气,结果曹彰暴毙,到七月返程时,曹丕还不让曹植和曹彪同行。】 【想着曾经自己也算天之骄子风光无限,可如今就连这点小小的自由都没了,曹植大为恼火,于是写了这首赠别诗送给与自己同样命运的白马王曹彪。】 今日这惊天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 众人都有些麻木了。 只怕女子再多讲些时候,整个院子的人都得死光了。 坐在曹丕身边的曹彰,也有些哭笑不得。 他的身体那么好,如何会暴毙? “此女乃说笑?” 然而,幕中女子之言能验证的十之八九,没人能笑得出来。 无奈,众人只能继续从巨幕中寻找线索。 【这首抒情长诗内容比较丰富,具体的我们就不讲了,感兴趣的家人们可以下去自己搜索一下。】 众人:“……” 曹彰:“……” 【它的主旨与《野田黄雀行》所表达的主旨是差不多的,曹植以与《野田黄雀行》中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了对自己和朋友受到迫害的不满。】 【你们看他这里说愤而成篇,可想而知他的愤怒。】 【曹植的愤怒是积年累积攒下来的,《世说新语》称曹彰的突然暴毙是曹丕所为,所以曹植才会悲愤交加而作此篇。】 曹丕:“?” 曹彰:“?” 我太慢了,争取今天再发一章。 第23章 《七步诗》 曹操隐约感觉女子的出现可能另有隐情。 一开始先是讲述屈原的事情吊起他们的兴趣,而后又说子建让 人以为天降巨幕或许是在帮他。 然而看似在夸赞他们,实则言他暴虐之性、言子建乏为政之道,如今又言子桓不容兄弟。 这哪里是在帮他们,简直是在害他们! “此乃污蔑之言。”曹丕顾不得那么多,转身冲曹彰说道,“子文信我。” 自古帝王多疑,他会疑心兄弟也不奇怪,但若真动杀手,那当不可能。 “此女先时提过这《世说新语》,并非正史,切莫使你我兄弟离了心。” 好在这时,女子开口解释了。 【不过我们之前说过《世说新语》属于笔记小说,对于其中的许多事件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不能盲目当作正史来看待。】 【既然提及此处,就不得不说一下《世说新语》中提到过的另一首诗:《七步诗》。】 女子说着让巨幕之上出现了那首诗,正是他们之前在所谓预告中看到的那一句的全篇。 此诗句意简明,哪怕是那些不曾读书的人亦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就当时情况而言,曹植作此诗只能是给曹丕的。 不管是邺城,还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们都忍不住感叹。 这曹丕当真是随了他的父亲,凶狠至极,竟连亲兄弟都不放过! 众人纷纷谴责,倒是忘了女子说要用怀疑的态度看待了。 【《世说新语》还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场景,说是曹丕想要杀曹植,于是让他七步内作诗,否则就杀了他,而后曹植便作了此诗以质问曹丕,曹丕当即愧疚,曹植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但是现在的学者大多认为,曹丕既然能苦心蛰伏,身边还有司马懿等能臣,绝不可能在宫殿上做出此等行为,即便那首诗是曹植所作,也不可能是那样的场景。但具体是不是曹植所作,咱们没办法考证,曹丕有没有杀害曹彰咱们也没办法考证。】 【不过曹丕即位后打压兄弟,和曹植关系不睦,这是可以肯定的。】 曹丕紧抿了嘴唇,没再反驳女子的话。 他并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有何不妥。 东汉不正是外戚宦官专权才会落得如此下场吗? 至于她说的司马氏专权,他们孤立无援这事确实是个隐患,晚点再单独与父亲商议一下好了。 曹操与他的想法如出一辙,成大事者自然要以大局为重。 此女又称司马懿为能臣,曹操沉下脸,幕中女子之言到底能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