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实啊,主播再讲讲军权呗] 【和大家以为的卫青功高盖主其实也不同,卫青的大司马之号只是虚职,并无实权,更像是一种对有功之臣的表彰,军政权实质上仍旧是牢牢把握在汉武帝手里。 李广也好,卫霍也好,还是其他名声不如他们响亮的将军公孙敖等人,都是先从汉武帝身边的近卫一类的职务做起。李广看起来没什么功名,人家好歹也是个郎中将,天子近臣。在长年累月的君臣相伴间,有了深厚的信任,在需要打仗时,汉武帝才会从中选出合适的人选,给予临时调令。 所以,汉武帝并没有把军权全权放给将军。 诚然,将军的权力集中利于作战,但是皇权集中,才能够避免乱权乃至政权颠覆的情况,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而他征战匈奴,开疆拓土的功绩,也离不开他“专制独裁”的一面,只有亲手掌握这份至高无上的皇权,他才能集中全国的力量。 汉朝为什么会被后世成为强汉?后有唐宋元明清,但是再也没有哪一个统一的朝代被冠以“强”之称谓。 这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觉——我们自称汉族,称汉人,穿汉服,写汉字,说汉语,是从哪里开始,正是始于强汉。 与西汉盛世相对应的,是盛唐,而唐王也总是自称为汉家、汉国,这也是对强汉的民族认同感。 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有中国未被冠以“古”之前缀,得以留存至今,其余三者,都在历史长河中毁于外族入侵。中国上下五千年,即便是有外族入侵,汉人也总能在硝烟弥漫的大地上重建家园,不断强化自己的民族认同感,薪火相传。 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上,强汉之强,不是因为刘邦乱世称王,也不是因为文景之治欣欣向荣,而是汉武帝时期,他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承接秦始皇梦想,并将之推到更高峰。 他真正地完成了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的大一统,南征北伐,使得中原华夏文明不再被欺侮,也不用再靠屈辱的和亲委曲求全。 强汉,在汉武帝的带领下,走到了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璀璨的时代。 独断专制也要被称作他的罪孽,实在是对历史的不公评价。 再说到前面四个字,刚愎自用。 这个博主得出这个结论的思路,也不难理解,按他的说法,汉武帝罢黜百家,又偏爱任用卫霍这样所谓的裙带佞臣,在这两个假设成立的前提下,他自然而然地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问题是这两个前提根本就不成立啊! 卫霍这一点自然不用多讲,这两位可是多少君主梦寐以求的良将,同时汇聚一堂,傻子才不重用呢。 至于罢黜百家,也是子虚乌有的捏造。不说杂家东方朔、纵横家主父偃这样有功名在身的名臣,汉武帝当政期间,更是“畴咨海内,举起俊茂,与之立功”,他开创了献策上书的官员选拔之路,察举制和官员的监督机制逐步确立与完善。 一时间,各郡国来长安进言献策者无数,其中也不乏为汉武帝任用而身居要职者。 这样一个贤明的君主,又怎么可以说得上“刚愎自用”这四个字呢?】 天幕话音落下,满院文武都没有声音,只有东方朔那边抄错字,在竹简上刀削的声音。 汉武帝心潮澎湃——后世对自己果真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他半生走来,漠北一战大胜,汉匈之争大获全胜,正是西汉王朝最春风得意之时,天幕所描摹的后世民族自豪,恰好戳中了这位汉武大帝内心最深处的愿景。 幸得江山如画,幸得文治武功,君臣荟萃。 正当他心头感慨万千,这时,医待诏和霍去病也回到了院中。 他关切道:“霍将军问诊可有什么结果?” 汉武帝心中想到这位他最欣赏的少年将军,竟被预言两年后撒手西去,方才激动不已的心也微微冷却下来。 天幕对自己多有嘉奖,但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不少难题。 医待诏行礼道:“回陛下,霍大将军脉象如常,并无大碍,身上或有几处战是落下的旧伤,也都修养地很好。大将军年少,身体正是强健的时候,应当无碍才是。” 汉武帝却锁紧了眉。 此时的“无碍”才是最大的弊病,倘若是真的能查出来什么疾病,细心医治也就罢了,就算是什么疑难杂症,大不了为他重金悬赏寻遍大江南北,举国医家之最,还不能救下这个大汉最璀璨的臣子? 总而言之,真有什么疾病发现了,反而是好的。 ——但是眼下医待诏却俨然一副霍去病身体康健的意思。 那么霍去病的死因,便也还是一团迷雾,将会一直笼罩在这对君臣之上。 这可如何是好? 是突发的恶疾,状况直转而下,医治不及时,还是真的朝堂中出了什么乱子,自己未能发觉? 汉武帝一筹莫展之际,霍去病瞧出了陛下和舅舅眉宇间对自己的担忧,很是感动。 他端正身体,向着汉武帝行了一个标准的立礼,继而说出一番潇洒的话语:“陛下,臣无论时日无多,亦或是尚多,都无再多怨言。臣方才二十二岁,便已得到陛下的厚爱,披挂上阵,作为骠骑大将军,为大汉立下功劳,这已是臣一生之幸,也是臣一生的顶点。得此所幸,又哪里会在意一生长短?” “若是只有两年,臣也愿在戎马上度过余生,还请陛下不要因忧,而让臣在长安养病,医待诏已断言臣无大碍,便说明还能再上战场,和匈奴再战上八十个来回!” 霍去病向来是一个不善言语的臣子,这番话正是他此刻的肺腑之言,说得在场的诸位无不为之动容。 少年将军,果真是好气性! 他一生战功赫赫,战场便是他的第二故乡,即便是两年,也不愿意让自己禁锢在寿数上,做一个废人。 霍去病的猜想也不是没有根据,方才汉武帝确实动过让霍去病在长安将军府邸安心调养的心思——不光是汉武帝,后世也有很多人认为霍去病是在战场上积劳成疾,工作太过忙碌才会一个没看住过劳而亡。 汉武帝深深地望了霍去病一眼,沉声道:“朕不剥夺你的军权,只是霍将军也莫要太过操劳。” 他继续道:“医待诏,你以后就跟着霍将军,贴身看护,若是将军有什么情况,拿你是问。” 医待诏诚惶诚恐地跪下领旨,心里忙不迭地叫惨:天呐,那将军短命,自己岂不是也要跟着掉脑袋! 汉武帝还觉得不够:“朝堂上其他的医待诏,也与你轮班,每日有两人值守将军左右,半炷香的时间也不要落下。” “不,三人。不,还不够,丞相再差人去民间,重金征来更多的医待诏,最好是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