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8(1 / 1)

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这里我们看到,李广自刎是在去卫青的大将军府复命后立刻发生的,史记原文没有说明这是在战后的第几天,为了方便后面给李广逆天改命(握拳),所以我就先假设这是回到长安后发生的事情来叙述啦。 李广这边还没写完,下章继续 感谢在2023-03-28 23:46:54~2023-03-30 23:35: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世情如风、浮雾 20瓶;YwY、条悟夏杰是幸福的一、6616158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章 【不过汉武帝要是想给李广一个合适的封赏,也有点难度。 按理说西汉有功必赏,而将军的封赏一般取决于战役的胜利程度,从将的封赏也会跟随着主将的封赏随之浮动。 这里没有什么疑问,合情合理,但是当这个主将是咱们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时,就有点问题了。 元狩六年这一场,李广从军有功,但是注意,卫青现在已经是长平侯了,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万户侯,是很高的位置。 西汉的军功爵分为二十级,最高的就是彻侯,长平侯就属于这一级别,也就说,再往上已经没有爵位可以给卫青封了。 主将没有封赏,从将的封赏也一并没了,不光是李广,其他几人同样也是一样的待遇。 这里就是西汉封赏制度不合理之处的体现,主将封无可封,难道能说明从将无功吗? 这可能是李广离军功封赏最近的一次了,在这之后,作为疑兵,战术上当然是有作用的,但是可惜这种隐晦的益处也不计算在内。 如果汉代的军功制在这些细节上能有更好的完善,不光是李广这样的将军能有所终,底下的士兵也会更有奋战的动力。 清朝的军功制就很完善,首先是封赏,不光是赐爵与银钱,更有抬旗、冠服、赐号等等各种花样,包你满意。 对于什么样的情况,作什么样的赏赐,也都分地很细致,例如攻占城池时,不同规模的城池封赏级别不同,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爬上城墙的,封赏又各自有所不同。 这样的军功体系,面面俱到,对士兵积极性有很大的调动。】 汉武帝若有所思,本朝的军功制承于秦朝,并有所修缮,天幕所言的封赏细则,倒也不失为一个鼓励军功的方略。 只是,老将李广在他心中,用兵打仗的本事有一些,但是总是坏运气,和卫霍二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为何天幕屡屡提到“李广难封”,是自己这些年埋没人才了不成? 这句话是因何而起? 这话只是作为他心中的困惑,不便于当众问天幕,担心有损他在群臣心中的形象。 弹幕里也有人和他有一样的想法,这些观众可没有什么偶像包袱,直接就大咧咧地问出来了: [李广真有这么好嘛?人家卫霍是把匈奴杀了个片甲不留,李广能和他们比?] 【李广难封的说法之所以流传千古,首当应归功于司马迁,他在编纂《史记》的时候,单独为李广立了一个《李将军列传》,并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他自身的际遇。 他以精湛的笔法诉说了李将军的“怀才不遇”,以此抒发自己的志向,故而后世的文学作品也常常引用相关典故,使得李广的形象成为了文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广和卫霍当然不能放在同一个层次去比较,毕竟他在史册记载中,军功的确不算卓越。但抛开司马迁的引导不谈,人才的埋没与军功分配不合理也是有迹可循的,不能直接评判此人庸俗无聊。】 汉武帝了然,叹道:“天幕所言有理,朕从未想过,朕大汉的军功封赏竟有如此弊病。” 卫青出言抚慰道:“陛下不必过忧过虑,自尧舜至今,从未听过清朝的名号,也没有听过编纂如此细致的军功制册,想必已是……千年之后的继任者,我辈不及也是难免。” 卫青也不知道清朝是多少年后的新兴王朝,但是眼下来看,西汉应当不会再现秦的覆辙,后朝的迭代……说个千年之后应当不为过。 汉武帝道:“那便更要从中有所学,既是后世之人的智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天幕将后世之术泄与我大汉,是大汉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沉声望向诸臣:“今日邀请游园,本意是庆祝二位将军班师回朝之余,与朕的诸位心腹爱臣把酒言欢,不曾想骤现天机…” 原本蔫耷了好一会儿的公孙卿像是病狗闻着饭菜香似的,一下子抬起头接道:“陛下圣明,天幕是上天对大汉,对陛下的嘉奖,臣等定当字句观瞻,从中体悟。” 其他臣子:“……” 怎么他这么会见缝插针呢。 汉武帝对公孙卿这一套不换汤也不换药的马屁已经有些麻木了,一个眼神都没给他,直接看向东方朔:“东方中郎,去取笔墨竹简,不要错漏后面任何一个字。” 东方朔领命,从侍从处取来笔墨竹简,在宫内的石桌上摘录起来。 公孙卿被汉武帝直接忽略,站也不是,退也不是,杵在原地,尴尬地像个棒槌。 所幸天幕也开始播放下一段“七宗罪”的视频,公孙卿窘迫的神情根本无人在意。 [这四宗罪,其实是一宗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三宗罪“李广难封、用人唯亲”一并衍生而来的。] 天幕上的汉字金光汇聚,最后变成八个大字: [刚愎自用,专/制/独/裁。]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皇帝都有这个毛病,你看汉武帝,怀疑他怀疑你,最后把自己的好儿子给作没了。他拿主意从不过问臣子的意见,主打的就是一个独断专/制!] 视频再次被暂停住。 【其实和这个博主说得正相反,专/制/独/裁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但是一切历史评价都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去思考。 上次去西安兵马俑的时候,主播已经和大家探讨过这个问题,中国的帝制在封建社会中有着独到的优势,只有绝对独裁的体制,才能将如此一片广阔疆域上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汉武帝文治武功,更是本朝许多重要制度的创始者,以内朝抑制外朝,取代宰相过高的政治职能,进而更好地集权于一人。】 有弹幕疑问道: [那卫青功高盖主,引来汉武帝忌惮,又是怎么一回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