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需要小白的帮助。” 陆小凤没有错过花满楼身上的花香。 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己失去嗅觉。 就能当一个呆鼻子的傻瓜,不用承受这些他根本不想知道的秘密。 当然,这花香可能只是染上的。 别人闻他现在可能也是这个味道。 花满楼...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但是真的不能把握住花满楼对小白的情感。 “呵。” 一声冷嘲,陆小凤顺着声音看到小皇帝,忽然想起了记忆当中不愿意面对的一幕。 对了......无情是小皇帝亲信,那小皇帝知道那啥...吗? 一定只是因为无情这个捕头竟然大逆不道敢使唤皇后娘娘! 该呵。 陆小凤安慰好自己,摸了摸自己噗通噗通直跳的心脏。 “西门吹雪呢?”花满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有条不紊地将陆小凤放在酒壶当中的酒准确无误地倒入酒杯之中。 他笑得分外平和温柔,任是谁看了都忍不住称赞他如玉一般。 “别提了,又闭关了。” 陆小凤顿了顿,没用花满楼主动问。 “叶孤城也闭关了,不过按照时间来说,也该出来了。” “小白好胜,这俩人也是丝毫不让这剑客巅峰是越来越刷新了。” 小皇帝冷哼一声:“小白学什么都快,这天下第一对她来说已经是个定局了。” 嘶...这话,好像真的不能反驳。 容白一开始略有生涩,和叶孤城剑法如出一辙,用的希望的招式在她身上却展现了不同的样子。 和西门吹雪不分伯仲。 但一场濒死时候的决斗,西门吹雪悟出了新的巅峰,容白也越发融会贯通。 叶孤城被小皇帝放了一马之后达成了新的协议,束缚她多年的枷锁消失,心境上顿悟。 剑法上紧随其后。 往常天下第一人遍地生花,到现在都成了剑道上独占鳌头了。 陆小凤看着小皇帝说起容白开的激动样子,忍不住腹诽——怪不得容白要管小皇帝叫小甜饼,确实挺甜的。 想着陆小凤就被含笑望了一眼,他心头一晃,觉得黑白无常快要跟他招手了。 咦,这种福分还是小白自己受吧。 _ 马车的铃铛声在小楼下方停止。 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油锅之中倒入了清水,哄得炸开。 “这是...这是谁啊,好美啊!是嫦娥吗?” 一个幼童的声音响起。 “傻孩子,这是容巨侠——保护百姓义薄云天的容巨侠。” “巨侠?不是大侠吗?”孩子问道。 “叫她巨侠,是因为她比大侠还厉害啊。” “我也想成为容巨侠这样的人。”说话的幼童衣着朴素行事稚嫩,但她在望着容白身影的时候格外的神采奕奕。 让人相信,她的未来,真的不可限量。 江湖,从来不在以武欺人。 而在薪火相传,热血难凉的义薄云天。 有时候,只需要一面,就可以托付生死。 容白抬起头,望着熟悉的友人,清冷的人也多了几分温度,她的笑容与她本身的存在氤氲了一种诱惑人将她拉下神坛的的妖冶。 花妖,神女。 有何分别。 “别来无恙。” 远处画着飞仙岛图案的马车赶来。 隔壁楼顶上白衣剑客抱剑矗立。 _ 容白指尖上开了一朵小花,洁白而生机勃勃。 第63章 清穿红楼 康熙帝少年即位,雄心壮志。 然这一番顺遂,太皇太后甘愿放权历练之下逐渐亲政,可大权在握的皇帝却也有心中的伤心之事。 康熙六年马佳氏所生的长子承瑞,不过岁就已夭亡。 而万分期待的嫡子承祜,子承庆,四子赛音察浑,也不过几岁,便早早离开人间。 子嗣单薄,膝下无子是一个帝王的罪过。 没有后嗣也,就代表着储君之位犹未可知。 本来只是想要借着嫡子的诞生来让遵循礼义廉耻立嫡立长的汉臣有发挥的空间。 可......若般境遇之下,让康熙不得不要面对一个事实。 皇太极未曾活到入关,康熙的皇阿玛年纪轻轻便因为天花而亡故,自己留不住孩子。 诅咒,他只能够想到这些。 可那么多的喇嘛却没有任何应对之法,只能让他眼睁睁地清醒地看着自己期待的儿子离开。 直到一位年轻的法师不卑不亢地说道:“时也,命也,有福之人自然有,有福之人来庇佑,皇上不必太过执着。” “或许下一瞬,这个有福之人,就会出现了。” 康熙脸色凝重,分辨不出喜怒,定定的,看着这一位年轻的法师。 按照帝王心术来讲,他自然能够明白眼前这位法师不过是怕他怒极之下,牵连到众人,而施展的拖延之计。 但作为一个穷途末路的父亲,他只能祈求长生天,眼前这个法师所说的是对的。 胤禔出生,康熙不敢暴露喜色,生怕又是一场空,便将孩子交给亲信大臣来抚养。 发妻孝诚皇后在生育孩子的时候死亡,康熙的忍耐值如同在青色的岩石之下,压抑了多年的火山。 一朝喷发,便已经不可收拾。 他无法忍受,自己的发妻用尽生命而保下来的孩子,如同其他孩子一样夭亡,所以他下了隐秘的最后的通牒——如果不能保全胤礽,他要让全部的喇嘛给他心爱的儿子陪葬。 自从胤礽诞生,康熙便亲自抚养,倾注了所有的父爱。 而京城之中所有的喇嘛都出现在了法华殿当中。 名为祈福,实为圈禁。 直到次年二月十二,那位年轻的法师这才激动地说道:“来了,来了——” 花朝节当日,还属于初春。 可那一日康熙亲眼见着满京城的花在这一日盛开。 不论如何都做不得伪。 他信了龙脉诅咒,就只能继续相信这庇护之人,所以他问道:“这有福之人究竟在何处。” “荣国府今日有一女诞生,就是她。” 康熙听到这名字倒是冷嘲地勾起了唇角,本有的六分期许也缩减成了分。 贾家能够成为钟鸣鼎食之家,自然也是立下了许多功劳,才有如今这个地位,屹立在京城之中,多年不倒。 可不论是从前贾家的家主在先帝琢磨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先向董鄂皇贵妃的儿子示好。 抑或者在押注裕亲王福全,都注定了贾家这一派系,在康熙眼中虽然不是眼中钉肉中刺,但依旧让帝王心存芥蒂。 而且贾家前两年还闹出来了家中嫡子衔玉而生,命格妙不可言的传言。 在京城之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