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职业读者,追文爆红 > 分卷阅读1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3(1 / 1)

哒哒哒”跑过来,指着她同学发在空间的炫耀截图给他看,小脸满是哀求,说的话让他怒火都暂停了两瞬,只剩一片懵。 捉虫?这是什么? 去田里捉吗?可大冬天的,虫子都冬眠了吧?何况爱上网的孩子大多住在城里,有几个城里的家长乐意让小孩玩虫子?不嫌细菌多? 过于陌生的词语和无根浮萍般的语境似薛恒御满脸茫然,视线下意识顺着女儿的小手看去,往左滑动,接连看了她同学晒在空间的几张截图和文字内容,又自己点进微信小程序去观察了下,才明白这是个奇怪的比赛,大概就是比谁找错字、语病、常识错误、重复内容等出版审稿和校阅问题多。 参加比赛的人首先要用微信登录小程序,给自己取昵称注册账号,然后就是给已经出版的实体书纠错并填表。 表格分两大块,第一块是书名、编辑名、出版社、书号几个基本信息,第二块则具体的“页数”、“错误内容和类型”、“正确内容应为什么”三项,并可以多处提交。填完直接提交,进入审核流程,每一处错误被审核通过,个人账号后面的“积分”就会“加1”。 按照积分数目不同,用户可以去“大赛商城”兑换零食大礼包、漂亮本子、精致笔、经过多年投票的经典必读高分好评榜课外书等各种想要的吃食或物品,而如果不像用积分兑换这些,也可以爬积分排行榜,前1w名都可以将积分兑换成现实钱币进行使用,比例为10:1。 当然,为免有心人士作弊,大赛方规定了个“先来先到”的原则。 即:一处错误只能加一次积分,谁先发现就给谁加。 鼓励良性竞争,拒绝恶意互相透露。 了解完相关比赛规定,薛恒御自觉没有阻止女儿的理由。 这比赛多好啊。 从大人的角度来说,不仅一分钱都不用花,可以直接薅羊毛,免费给孩子兑换想要的东西,甚至有的人还能通过这个比赛零成本赚钱。 钱、东西总能获得一个,还顺便暂时放下整天用来刷微博、短视频的手机,久违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感受知识的洗礼。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是他们可以不用求爸妈,光明正大靠自己努力去获得相应奖励的渠道,特别奖励质量还好极了,自是一传十、十传百地“普天同庆”和参与。 但等他帮女儿注册完账号,将平板递回去,却猛然意识到比赛举办人的真实目的。 掏出手机,打开程云珂微博主业,发现她再次分享朋友新章的网页链接,点进去,果然是“捉虫大赛”的相关宣传,甚至还在作话里对绿江读者进行了招聘?!! 第六十九章 (小修) 作话中, “职业读者”表示大赛目前是由她和程云珂承担所有支出,但关于审核工作分身乏术,不得不找人帮忙。 所谓“就近原则”,经由斟酌, 她决定便找所在的平台, 也就是“绿江”求助, 麻烦他们同意自己“借用读者”的“广告”行为, 在绿江公开招聘广大绿江读者组成比赛的“审核团队”。 考虑到学生党的学业问题和在整个社会及格线以上的纠错能力,读者必须年满18岁,有高中文凭。又担心可能会有部分心虚出版社想对这场比赛搞破坏,故意开小号捣乱, 要求应聘的绿江读者必须账号注册超过3个月,且有至少30本平均订阅率在30%以上的正版书购买记录。 将相关证明发送到指定邮箱, 外包团队会在12小时内完成筛选工作,给符合要求的读者开放小程序后台的审核人权限。 审核流程看起来像是学习的高考模式。每个被“选手”提交上来的错字都会被程序系统随机分配给6人, 全部审核通过才加积分, 一旦有人没通过就发给另外6个人,仍存疑的话,系统便会将之直接发到“职业读者”的后台, 由她找专业老师进行判断和解释,并对所有审核结果和理由进行全网公开。 基于庞大的工作量和可参赛的选手基数, “审核团队”的人绝不能少,“职业读者”便干脆在这方面直接就没设上限, 薪资待遇更是搞了个“业绩提成”的统计方式。 参赛选手“捉虫”需要自行选书,再在阅读过程中纠错, 过程比较麻烦,赛后积分换钱是按照10:1的比例。 读者们也同样需要在网上找到正版书籍并翻到具体页数进行审核, 但少了选书和全文阅读的过程,工作量相对较少,赛后结算的钱数比例便是15:1。 看起来好像钱并不多,没什么吸引力,毕竟无论“审核”还是“捉虫”都需要时间。 但谁不喜欢在自己能变优秀的“精神富足”同时,还能顺带赚点小钱? 这就好像大家总是很容易对减肥、练字一类的事三分钟热度,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没有足够的动力。然而,如果朋友或父母和他们打赌,说你一个月看完多少书、练了多少字,我就给你多少钱,或送你个喜欢的礼物、零食大礼包…… 还能没有动力吗? 就算部分高收入人群依旧对此没有什么兴致,但就像他女儿因为老师在班里提了这事而积极参加、还能因为和同龄人的攀比心理非要在积分上争高低,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吗? 当然是只能陪着孩子一起“捉虫”。 头两天可能还会腹诽老师是不是拿了指标或好处,抱怨个不停,但只要是真心爱孩子,习惯了这种有来有往的良性亲子活动,都只会觉得好并继续以之为习惯…… 或许是这样的形式第一次见,下意识的,薛恒御有点职业病地按工作思路评判了下“职业读者”的做法,心里暗暗点头,觉得TA完全把握住了大众心理,情绪上扬的激励机制能极大程度勾起人们参与欲。 页面下拉,如他所料,评论区的“绿江”读者们都沸腾了。 【????好家伙,第一次知道做读者还能“走后门”找到赚钱的兼职!我一直以为在追文这件事上只能倒贴(感动落泪)】 【就算我1分钟只能审核一个,1小时下来也是4块钱,可以换400个绿江币……也就是说,我用1小时学习,能看至少十更大肥章不说,还可以顺带找回曾经在学校读书的感觉?这波稳赚不亏啊!我冲了!】 【牛哇牛哇!现在就报名!职业读者,我宣布,你的职业fine,明天就是mine!哈哈哈哈哈哈,感觉这个职业会很有趣啊,希望平时就有在追文时给心爱大大捉虫习惯的我能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狗头)】 【哇!好棒好有意义的比赛!我是初中语文老师,其实一直知道市场上有很多垃圾辅导教材,所以很多书都是自己买回来确定质量才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