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往桌子上一摔,和大丫的作文本落在一起,明显就显得糙旧泛黄,保管得没有那么好。 “我作文写得可好了,经常被李老师表扬。”一昂头,他语气骄傲,“大丫好几次只能拿良,我每次都是优+呢!” 闻言,方才还一脸得意和大家炫耀自己和比仙女还漂亮的“云珂姐姐”关系好的大丫小脸骤红:“我……我也拿过优+的。” 铁柱立马语气有些高高在上地得意反驳:“可你很多次都是良!” 大丫不说话了,脑袋低垂,就连挽着程云珂的小手也缓缓松开,显然是觉得丢脸了。 安抚地将她搂进自己怀里面,程云珂轻笑着解释:“可以得优+,铁柱很棒哦。不过李老师的评价只是针对以前写过的作文。大丫可能以前写作文水平没有你好,但只要她努力,总会有一天作文越来越好的。” 说着,她还凭借极佳的短时间记忆能力,现场念了几句昨天看大丫作文时觉得很不错的部分。 周围的其他孩子也听得点头,觉得确实不错。 经程云珂这么一说,大丫不高兴敛起的眉头逐渐松开,但耳根愈发通红。 这回是害羞得红了脸。 作为班里的“作文尖子生”,铁柱起初看起来并不是很服气。但程云珂就算只是代课,“大人”和“老师”的威望摆在那儿,又确实说得有道理,他便被说通了,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和大丫说:“那我们以后一起努力。我会尽量不让你超过我的。” 有“云珂姐姐”鼓励自己,还帮自己撑腰,大丫终于底气硬了起来,“哼”了声:“云珂姐姐说了,人要和自己比。我不和你比。” 铁柱一愣。 看着两个小萝卜头在那儿大人似的交流,程云珂有些被可爱到。 想到自己口袋里还装了些之前准备用来买通孩子们看作文的软糖,现在已经直接走了李老师那边的明路,便干脆全都掏出来给班里的孩子分。一个孩子分一块软糖,还剩3块,她就干脆自己吃了个橙子味的,玉米味留给李老师,橙子味给了摄影师。 一阵“叮铃铃”声,第二节 上课铃打响。 程云珂学着自己小学老师的模样,两手背在身后,在教室慢慢转了两圈,确定孩子们都在认真写第一篇作文的结尾或第二篇作文,才坐回讲台,将作文书暂时放在一旁,开始看两个孩子写的作文。 首先看的是大丫的作文。 很明显,大丫有好几处都吸取了她昨晚写下来的建议,不仅减少了重复用词的出现,还多了些成语和诗句引用,最末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是直接升格全文基调。 不过,既然是给建议,程云珂除了鼓励性地点出她有进步的地方,还进一步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建议,比如诗句可以用些不那么在中小学生作文里常见的,类似许谦《冯公岭》里的那句“志须预定自道远,世事岂得终无成?”就很不错。 将已经给大丫改好的作文放到一旁,她又拿起铁柱的作文本。 纸页被揉得有些皱巴巴,她先是仔细摊平整理了下,才拿起自动铅笔,开始阅读这篇作文。 不得不承认,方才能那样得意洋洋地说自己作文一直是“优+”,铁柱确实无论字还是文笔都要比大丫略胜一筹。 有些意外他才五年级就能将作文写得这样洋洋洒洒,甚至有自己初中时的水平,程云珂不由心里暗暗夸赞李老师真的是教育学生有方。 但看着、看着,她柳眉便逐渐蹙了起来,将作文本往前翻了翻,看铁柱以前写的其他作文,却是眉头愈发蹙紧。 因为,她发现铁柱用的一些字句,甚至结尾最后一段,都是她才在作文书里看到过的“原文”! 许多人都说作文就是“天下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里的“抄”是指学习对方的行文结构、形容词或描述方式,然后化为自己的东西使用,而非整句整段地照搬,整个就一拼拼乐或裁缝铺。 眉头敛起,仔细思索再三,她终于还是决定等会儿趁课间去找一趟李老师。 第四十八章 李悦妍在上课的初中班位于二楼, 正好就是五年级班的上面。 见程云珂突然找自己,还特意要求要单独谈,不想让其他孩子听见,她面上只是短暂诧异便温温和和地应下, 实则心底警惕暗生。 李悦妍不追星, 但偶尔会上网, 读大学的时候也有不少同学有什么正主、墙头, 对娱乐圈那些糟心事自然多少有些了解。 在与程云珂走离教室的路上,李悦妍一直在思考她有什么目的。 但一切的揣测与防备在程云珂开口的瞬间崩塌。 “什么?你说铁柱的作文是抄的?!”她一脸不敢置信。 有风吹过这处离校教室百米远的小树林,枯叶微沙,地上两道人影婆娑。 “对。”程云珂点头, 神情严肃,“几乎没有一篇是完全自己写的, 区别只是抄的内容多还是少。除了爷爷奶奶这种特定称呼和地名,真的一个字不动。” 清楚自己被营销号营造给圈外路人的形象, 她也没指望自己说了李悦妍就信, 特意把铁柱的作文本和李悦妍在办公室里递给她的那本作文书都拿了出来,此时正好一一对比地翻给她看。 “这篇《奶奶的手》,你特意把他描写手的这段划了出来, 表扬写得好,但在作文书21页《妈妈的手》中有完全一样的描写。” “《秋天》写落叶的部分, 和19页的《乡村小路》第二段一样。” “重点是《我的爸爸是英雄》这篇,直接就把《我的妈妈》、《最难忘的一天》、《爸爸说他不辛苦》和《爸爸的工作》四篇融在了一起, 全篇下来他自己写的内容加起来不到三分之一,实在是有一些过分了。” “…………” 一开始, 李悦妍愤怒到心里仿若有团火在烧,脑袋也嗡嗡的, 乱成一团泥。 她不顾家里的再三劝说,又耗费了自己7年的青春在这座与外难触的山里,只为给这些孩子更多美好未来的希望。就算只是小学生,那也是打基础和立三观的关键时候,不可懈怠。 枉她还曾骄傲不论成绩如何,自己将每个孩子都教得很好,让他们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却原来早在她眼皮子底下就有这样瞒天过海的大错。 的确,才10岁的孩子,抄一抄作文书怎么了?又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大错。 但他读小学的时候可以在老师的包庇下抄别人的作文,高考呢?走上社会工作后老板让写宣传文案的时候呢? 高考制度可不会允许这种满篇堆砌的作文可以和其他自己认真写作文的孩子同台竞争,老板更不会为这种不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