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迪先生试图指点亡灵种地结果反过来被亡灵指点,教了他一堆套种和自制肥料的知识。
卡迪家的长子想用陷阱阻止野猪糟蹋农田,结果把他们的亡灵邻居坑了进去。
卡迪家的两个女儿自告奋勇帮亡灵们干活儿充当赔罪,结果发现亡灵们的农场里不光种了收成快的菜蔬,还种了许多危险的魔法植物(黑魔法施法材料炼金术草药),给吓得哇哇乱叫。
卡迪家的农场和隔壁山坡上的亡灵农场同时收获,卡迪先生让大儿子早起将精选的萝卜土豆先送进城里、回头再帮隔壁农场拉货,结果卡迪家的长子进了城后才发现隔壁的亡灵已经把收成全运到市政厅,都已经在算钱了。
不同于《我们的奋斗》的励志和《苏珊传奇》的史诗,《卡迪家的农场》更像是个热闹又温馨的情景喜剧;总长度130分钟的节目里只有开场曲和谢幕曲,中间没有任何唱段,全靠生动有趣又足够新奇的剧情吸引听众。
而这种更贴近底层人民生活、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艺术表演形式,受大众欢迎是理所当然的事——每当重播这部剧时,因纳得立广播台的收听率总是能够再创新高。
“真有意思啊,这些亡灵真好玩!”哈林顿太太的女儿听完谢幕曲仍旧意犹未尽,丝毫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被“文化输出”征服,一脸向往地道,“要是我也能跟亡灵成为朋友就好了,一定会很有趣!”
“得了吧,之前在市政厅下车时是谁看见亡灵就尖叫着躲起来的?”哈林顿太太笑着调侃女儿。
女儿不好意思地说了句“我去睡觉了”急匆匆跑回了房间。
哈林顿太太坐着没动,完整地听完这部广播剧,人生阅历更加丰富的她,想到的东西可比年轻的女儿多。
这部广播剧的宣传意图溢于言表,敢于如此反复重播、反复宣传,显然,剧中提到的土地政策是真实存在的,并非虚构。
这就让哈林顿太太十分感慨:“东部王国这边居然这么舍得,轻易把上百亩的土地交由平民承包……要是在肯亚,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落到平民头上。”
哈林顿太太曾是肯亚帝国资产贵族家的夫人,帝国内部因争夺封地而导致的老牌贵族与新兴资产贵族派系之争有多腥风血雨,没人能比亲身经历过家族倾覆的哈林顿太太更刻骨铭心。
像是卡迪家这种交付十个金币的订金、背下一笔市政厅的低息贷款,就能获得一块可耕种的土地五年使用权,这种事情在肯亚帝国是想都别想——所有闲置的可耕种土地都会被有权力染指的贵族死死捏在手里,绝没有流出来的道理。
倒不仅仅是吝啬问题,若是有平民靠着经营土地发家、也挤到贵族圈子里来,那岂不是自家给自家培养竞争者吗?
“市政厅……不,亡灵执政官将本地的土地承包给平民,这儿的贵族没有意见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