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这个魔法世界不对劲 > 分卷阅读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3(1 / 1)

婴,但是因为温特厨力问题,这本基本只写了始皇帝,不过也只有他值得温特写写。 温特原本打算按照时间线慢慢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可是他现在不是以赚钱为导向了,那么一切就要为他搞教会的计划而服务了。 现在他打算把唐朝提前搬出来。 选择李世民完全是因为他与五代十国和隋朝那狂热迷信截然不同的专注于人民,相比起天授君权,他选择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古代的蝗灾可是被认为是天降的灾难,还有蝗神的说法,可是唐太宗他敢吃“神”。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恐怖之处。 从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到姜子牙推蓍蹈龟说“枯骨死草,何知吉凶”,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自我,再到三武灭佛对神佛的蔑视,甚至连民间也有鞭打龙王的习俗,这无不透露着在神明上的实用主义。 温特不会否认封建社会的迷信并不是单纯的利益交换,那是真的盲目无知,但是为什么只有中国有“轻慢神明”的姿态呢? 这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习以为常,即使是神明也不过是维护利益的工具,这其实在世界各地也能够看到类似的影子——也只是影子了。 对于这个世界,这种“设定”绝对是如同平地惊雷,能炸的别人七荤八素。 如果说之前《统一》与《东与西》只是被这个世界简单一瞥就被定为了禁书,那么《天可汗》就是温特正式向教会在思想上的宣战。 神明的牧羊人? 他们的权力从不来自于神明,而是“羊”啊。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也从来没有人尝试过挑战这一点,也许有人隐隐地在这条路上擦个边,但是从未又什么重大的变革。 这个世界的社会规则的确是摇摇欲坠,但是却依旧保持住了诡异的平衡。 温特觉得作为“傲慢”,他也要尽到诱惑的职责。 在这个缺乏社会学家的世界,就由他来当“蛇”好了。 皮内尔沉默地翻看着温特写的东西。 这次的小说不仅是温特本人在写,埃德加尔帮他修改润色,减少愈发错误,可以说这是皮内尔当温特编辑以来最不需要思考温特的表达能力的一次了。 可是皮内尔的心情并没有轻松多少。 埃德加尔还帮忙总结了一个大纲,皮内尔只要看一眼大纲就能大致猜出来温特的心思了。 温特写的东西在内容上总是很有特色,这也是让许多人追捧他的作品的原因。 只是在宗教问题上稍微有点敏感。 始皇帝与汉武帝对永生的渴望,但是那终究是追求那些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类似神明的存在,大家都有点习惯这种思考方式了,毕竟他们中也有大把人是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就祈祷。 即使如此还是因为多种因素被教会列为禁书。 不少奥术师也有着类似的迷信。 什么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人类对于“合理性”的追求总是让他们对发生的令他们印象深刻的巧合进行解释,尤其是当他们感觉概率不对的时候,更会将其解释为有什么他们所看不到的存在在进行了干扰。 比如说同样的实验步骤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就在这是他们可能就会向神明祷告一下。 他们讨厌教会,但是往往却不否认神明。 不然怎么解释各种巧合呢? 但是换到这一本,他却看到了对神明之类的存在的猛烈批评。 温特花了不少笔墨去描写人类伪造神迹,强调神明的力量,却依旧没有让普通人过得很好。皇帝高高在上,臣子也醉心玄学。可是一切只是让“伪神”在人的思想中变得根深蒂固。 神明如此强大,神明如此美好,神明如此眷顾世界。 可是普通人得利了吗? 只是得到了精神上的麻醉罢了。 然而真正做的好的,是那位名为李世民的皇帝。他不再选择祈求神明的怜悯,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普通人身上。 不敬神为他带来了灾难了吗? 不,他反而给他的国家带来了繁荣。 即使过去了几百年,他也依旧在被世人怀念着。 皮内尔震惊地抬头看向温特,温特正在垂眸看着他手中的笔记本,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美感,他注意到皮内尔的视线,抬起头,和他对视。 皮内尔甚至是有点恐惧地把目光转开。 这个人……是要把教会得罪死啊。 不管教会怎么强调,异端审判终究波及了太多人。 如果神明如同教会所宣传的全能与善良,教会也如同他们所说的那样公正,那么就不会有人冤死在审判中了。 皮内尔也是有信仰的,可是他没法否认这种事情。 精神病院的多少病人们因为被认定为是女巫而受到了生命的威胁呢? 普通人对女巫充满恐惧,但是他们自己就没有对自己有一天成为“女巫”的恐惧吗?尤其当他们在看到身边的人被当成女巫,被拉出去审判,在经历过最开始对女巫的恐惧之后,回家反复咀嚼他们和女巫相处经历时的故事。 恐惧大概会被转化为对自己未来的恐惧吧。 无论是他们还是“女巫”,都是勤勤恳恳赚钱养家,衣服上缝着补丁,生活质量堪忧的存在。 虽然“女巫脑子有病”这条理念深入人心且让人难以证明,但是普通人会被愚弄,但是终究不是傻子。 之前他们只是被教会用“羊”和“女巫”划分出了一条线。 现在温特撕开了遮羞布。 皮内尔在字里行间里看出了对教会的影射,他刚刚对温特的恐惧也来源于此。 这可真的是对教会下了死手啊。 他是在自比那个魏征吗,被皇帝骂为“乡巴佬”,但是终究被他所重用的人吗?他是那个谏臣,而教会或者各个国家的统治者是那个皇帝。他想以笔为刀刺得他们清醒一点,也劝他们最好接受他的建议。 可是这哪里是温特编的? 他对做臣也完全不感兴趣。 只是历史太长,记载太多,多少都能找到例子,这个世界的人难以想象罢了。 第37章 新的合作 温特已经把面包吃了一半,心情值直线上升。 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吃饭了——特指谢吾德帮他吃。 虽然感官互通,但是也不怪谢吾德非得要身体吃饭,感觉是真的不一样。 今天也就是选的餐厅不是谢吾德很感兴趣的,而且谢吾德也知道温特是有正事要做。 他虽然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可是他的确也摁捺住了。这其实挺不正常的,按照谢吾德的道理,他才没必要管这种事。 这也验证了温特的猜想:谢吾德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