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在玛丽苏文学里奋斗 > 分卷阅读1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4(1 / 1)

他沧桑的脸上满是皱纹, 眼睛只能露出一条缝, 有些吃力地仰着头看着薛岫,沙哑着嗓子道:“见过大人,小老儿便是此地的里正。” “此人你可认识?”薛岫目光淡淡地向地上的人看过去。 里正顺着薛岫的眼神望过去后, 他杵着拐杖走到顾一的面前, 仔仔细细的打量。 片刻后,里正摇摇头道:“没有见过,这位大人,他一定不是我管辖之内的人,我的记性很好,见过的人都记得的。” 薛岫问向顾一:“你可还有话要说, 你既然不是桃源县的人, 却在此妖言祸众,可见其心不善, 来人, 将他压入牢中, 关上十日并打十大板,以儆效尤。” 衙役们应声,正要拉着顾一起身进入牢中的时候。 顾一此刻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他已然慌了神,挣扎着呼喊道:“大人,大人,饶命啊。” “小人只是一时情急,才口出狂言,求大人饶小人一命。” 见薛岫面容不变,被拖拉着要顾一急忙嘶吼着:“大人,都是我的错,我是流至桃源县的,只是想拿点银钱,才动了歪心思,求大人看在我已招的份上,饶小人一命。” 衙役们顿住,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把人拉走,但也没有松开顾一。 薛岫淡漠,他冷然说着:“你既已犯事,自然要受到惩治。” 衙役们一听,连忙拉着顾一离开,防止顾一继续吼叫,他们还拿出个帕子堵住顾一的嘴。 等人离开后,顿然安静下来。 百姓也没有闹腾,他们低垂着头,有些不安地站在那,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会污蔑赈灾的贵人。 这可如何是好。 里正杵着拐杖,颤颤巍巍想要跪伏在地,向薛岫请罪。 薛岫搀扶住他:“老人家正是作甚。” 里正眼里含着泪光,惭愧说着:“都是老朽管教不善,才会有如此败类,企图动摇大家,若是我等真听信了他的谗言,对大人不利,那……那可真是我等的罪过。” “不,此时乃是歹人之罪过,又如何能怪罪尔等身上。” 里正唉的一声,抬起衣袖缓缓擦拭着眼角沁出的眼泪,他双眸中还带有水雾,仰视着薛岫的面容,又看向围聚在一旁的乡亲。 他又回眸看着薛岫,见薛岫面冠如玉,目光清朗,他已经活了大半辈子,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虽然这位公子出生不凡,但不是那种嚣张跋扈的人,恍然见之像是天边清冷的月,又像是山间的翠竹,有此等姿仪,定是高风亮节之辈。 心底也有了底,里正开口道:“大人,我年事已高,已无法以工换物,像我等这等年迈的人,又是如何安置。” “老人家安心,一切都会安置妥当,不会弃你们不顾的。” “大人,工钱真的是按平常市价的两倍发放,”里正有几分狐疑的,像是不相信有这种好事,从前他也听闻别处发生灾情,可从未有过什么以工换物的情况。 好一点的,还会管你死活,留你一口饭吃,坏的话,那钱可全都被贪官给贪了。 薛岫点头道:“自然。” 有了薛岫的保证,里正也算是安下心来,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人道:“大家伙,既然大人都这么说了,我们就放下心,好好做事,都散了吧。” 围观的百姓也自然听到了里正和薛岫的对话,薛岫的点头仿佛让他们找到主心骨一般,躁动不安的心都安分下来。 连忙说道:“既然叔公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先散了吧,都去忙自己的事。” 百姓们慢慢散去,里正也向薛岫点头后,开始缓缓离开。 薛岫看着满目苍夷的桃源,他随着县官走到衙门处,衙门虽已被大水泡过,但还能住人。 薛岫任由着县官安排,住进自己的院子后,他立马走进书房里头,起草着以工代赈的章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章程自然也会乱成一团。 而他已经来到桃源,若他没有草拟好章程发下去,县官也不敢多做什么。 薛岫一心二用,拿出两张宣纸,在上面写着不同的字。 唯有这般,更能节省点时间。 等他落下最后一笔的时候,顾韶音也推开门,急匆匆地走到他的面前,手撑着案桌上问道:“薛岫,已到响午,可要施斋布粥。” 顾韶音有点拿不定主意,他虽然知道顾家也曾参与过赈灾的事里,可他从前那是听闻,可从未像现在这般。 薛岫皱眉:“还未准备斋饭?” “没啊,”顾韶音眨巴两下眼,看着薛岫冷下来的脸色,他瞬间明悟,立马撒丫子跑,边跑边喊:“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办。” 薛岫垂眸看着自己写的章程,微微叹口气,等墨干了后,他卷起拿在手里。 向外头走去,走过抄手游廊时,正好碰到刚要进门的县官。 薛岫将章程递给县官道:“这是我起草的章程,可按照上面的去办。” 县官额头冒着大汗,神色急迫,被薛岫拦下后,他惊慌地面容慢慢稳定下来,看着递到眼前的宣纸,他连忙用双手接过章程。 他这么匆忙的跑回来,也是想要询问薛佑后面该如何办,若是在没有个定论,那群乡亲可就要闹了。 县官连额头的汗都来不及擦,他匆忙中又带有几分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毁坏了纸张。 映入眼帘的是那工整的行文,字迹清晰,无一处涂改,县官不由得叹道:不愧是薛公子。 随后,县官认真的一字一句地看下去后,如获至宝,他未曾想到,不过是一个时辰,薛公子心中已有成算,连同那以工换物,换取多少,都列得分明。 像是捧着金山银山般,县官面上带着笑容,恭维地说上几句:“多谢薛公子,有了薛公子草拟的章程,这场水患也不过是小难,一定会有惊无险的度过去的。” “下官在此替桃源县所有的百姓谢过薛公子。” “不必多礼,”薛岫淡然道:“快去吧。” 县官哎的一声,连忙转身向外头跑去,他可要把这东西张贴在告示那,以便全城的百姓都知晓。 捧着粥正喝着的百姓,看着县官老爷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跑到告示牌那处,张贴着东西。 张贴好后,县官转身道:“乡亲们,薛公子已起草了章程,大家都可以过来看一看。” 百姓端着碗护着食小心翼翼地上前,识字的看清楚上面的字后,高兴不已。 端着碗回到人群中,乐呵道:“大家伙,赈灾的大人真的没有骗我们,我们的工钱真的有两倍多,而且,多得多劳。” “真的是这样的吗?”神情麻木的脸上都有了喜色,他们互相看望一眼,空洞的眼神逐渐有了光彩。 只要能够有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