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圈院子外面,然后一手牵着秦清曼,一手拿着三把铁锨回屋。 随着门帘的放下,外面隐藏的偷偷视线也都遗憾地收了回去。 之前秦家院子里的欢乐声实在是太欢乐,吸引了周边一些人家的注意,好奇之人就好奇地看了看秦家院子。 也就发现了秦清曼两口子的幸福生活。 带在羡慕的眼神,大家在秦清曼与卫凌回屋后也就收了回去,唯有秦彩云全身僵硬地愣在窗户下。 秦清曼院子里秦清曼与卫凌浪漫相处的一幕深深刺激了她。 她摸了摸自己还戴着帽子的头。 也不知道是因为冬天伤好得慢还是因为什么,经过休养,头皮养好了,但缺失的头发却久久没有重新长出来,只要一想到头发是因为秦清曼家的鹅造成的,秦彩云的呼吸声就急促起来。 一双冻僵的手也不停颤抖着。 “彩云,彩云——” 就在此时,朱红霞粗大的嗓音响起。 秦彩云知道朱红霞叫自己干嘛,忍了几秒钟,她才狠狠跺了跺早就麻木的脚一瘸一拐回了屋。 不管有什么想法,她现在都只能先等待机会。 幸福的时刻很容易过去,堆好了雪人的一家三口坐在东屋的炕上一边吃着透心凉的冻梨,一边欣赏着窗外手牵着手的三个雪人,一家人的脸上都是相似的神色。 虽然卫凌脸上并不像秦清曼与楚楚那样露出大大的笑容,但他身形慵懒地靠着炕头,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开心的气息。 “姐,还是我聪明,我提前把东屋的炕烧暖了。”楚楚一边咬着冻梨一边站在炕上从东走到西,然后又从西走到东。 他开心,开心到完全坐不住。 “我家楚楚是最聪明的。”秦清曼忍不住伸手薅了一把楚楚的脑袋瓜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补充,小孩的头发虽然还细软,但黑了不少,不再像是刚见时那么枯黄。 “姐,你再摸摸我的头。” 楚楚乐呵呵把头主动放在了秦清曼的手下。 主动送上门的秦清曼不薅白不薅,薅完问了一句,“为什么让我再摸摸?” “因为我发现我是因为姐姐摸了头才聪明的。” 楚楚把吃完冻梨的手在毛巾上擦了擦,才抱住秦清曼哈哈大笑起来。 精致的五官神采飞扬。 看着这样的楚楚,秦清曼的内心也柔软成了一片。 这是与她刚见时完全不一样的楚楚,这样的楚楚才像她秦清曼的弟弟。 温暖的环境里,年岁相差巨大的姐弟俩打闹成一团。 卫凌坐在一旁看着,不动声色地护在炕外围,防止打闹中的姐弟俩掉下炕,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媳妇与小舅子。 就在秦家热热闹闹时,黄婉清也在杜宏毅与田秋芸的陪同下到了东北驻白城知青办事处。 这里是接收知青的机构,也是落实知青粮油户籍的地点。 一般到了这里的知青会有三个去处。 从事体力劳动的知青可以进入农场(包含建设兵团)当农场知青,每月固定有30块钱的工资,吃饭都在食堂里,不比城市里的工人差。 另一种体力劳动是‘插队’,也就是跟随当地老百姓务农生产,这种需要挣工分吃饭,是没有钱拿的。 知青除了体力劳动,还能选择脑力劳动,就是从事教书或者医生等工作。 但教书与医生工作实在太抢手,一个萝卜一个坑,早就被瓜分干净。 黄婉清登记的时候办事人员问她是进农场还是下乡插队。 办事人员有这么一问还是看在杜宏毅与田秋芸两人身上的军装才这么一问,如果按照以往,他们直接会把人划去乡村插队干活。 黄婉清不懂这些,她家之前给她安排的下乡地点根本就不是白城,也就没有把其中的关窍告知。 懵懵懂懂间,黄婉清问去农场会去哪,去插队又是去哪。 办事人员都耐心一一作答。 黄婉清一听农场离靠山屯不远,就在红旗大队边上,想着离秦清曼近些,立刻就选择了红旗大队。 可以说运气不错,歪打正着去了个不错的地方。 真要下乡插队,估计干不了几天就能哭鼻子。 第44章 黄婉清选择了粮油落户肯定是要到农场报到, 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看了看身型高大的杜宏毅,态度非常好的给出建议,“黄婉清同志, 你要是早点去报到不仅能选宿舍,还能挑一挑工作。” 劳动也分很多种的, 有轻体力活, 也有重体力活。 听到工作人员的话, 黄婉清的眼神亮了起来。 她正愁今天晚上去哪休息,现在就有了解决途径, 选择立刻去报到。 早点报到也能不用再麻烦XXX师部的两位同志。 脸上挂着笑,黄婉清客气地问工作人员, “同志, 请问去报到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今天能过去吗?” “可以的,黄婉清同志, 你等着, 我给你批个条, 你拿着去报到就可以了,红旗农场那边也有接待知青的办公室,你去了那边会给你安排妥当的。”工作人员飞速在介绍条上签字盖章, 然后递还给了黄婉清。 “谢谢同志。”黄婉清礼貌道谢。 “黄同志不用客气, 这是我的工作,你去了红旗农场如果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来找我们反应。”工作人员在黄婉清的道谢下挺了挺胸脯。 “好的, 谢谢。” 黄婉清开心地拿着批条跟在杜宏毅身后离开了办事处。 杜宏毅看着一脸开心的黄婉清,想了又想, 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当农民的知青不好当, 但农民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确实应该让这些生长在城市里的知青感受一下农民的艰辛,只有了解了农民的艰辛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黄婉清开开心心跟着杜宏毅与田秋芸走了。 杜宏毅开车,原本就要回师部,红旗农场在离靠山屯不远的镇上,刚好顺路,黄婉清就还能再享受一次专车特送。 白城知青办事处里,办理粮油登记的一位女同志看了一眼身边的男同志,不解地问道:“你今天怎么这么热情,你就算再热情也没什么机会吧,没看见那位女同志身边站着一位军人吗,两人的关系肯定不一般。” 男同志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看着同事,他都无语了。 好一会才解释道:“你都往哪想!看清楚了吗,能坐着部队的车来报到,家里条件一定不错,就算不是家里不错,咱们也得看在那位军人的面上话说客气点。” 女同事这才明白平时眼高于顶的同事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真是够势利眼。 男同志就算没听到女同志说什么也明白对方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