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搜身。 “资料可能已经被他们带出来了。”,弦月将原话一字一句地复述出来。 赤王陵里有某种“资料”,这才是教令院的主要目标。 “可是教令院为什么不直接让愚人众的人来,而是要派我们先来?”,弦月还是想不明白。 艾尔海森站起身来,俯身看向躺在床上一脸困惑的弦月,轻轻地笑了一下:“过程的缺陷可以用结果来补足。” 弦月警觉:“你想冒险?” 艾尔海森并没有否认:“或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情况,但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计划,建立在完善思考上的行动并不能算作冒险,只是对思考的实践。” 既然愚人众精英小队战至全灭都没有援手出现,至少也能说明,愚人众这一方的势力已经暂时退场。也许还会有其它势力潜藏周围,但对这种势力来说,考察小队绝对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弦月已经用一场苦战打开了阴谋的缺口,不该让她的努力只换来一时的安稳。 “这,你们到底在说什么?”,福勒绪老师有种莫名的被排在两人之外的感觉。 “他想进赤王陵寻找愚人众口中的资料。”,弦月坚持反对这个计划,就算不说这段时间里赤王陵完全可能进入了其他人,单论其中的残留的力量和复杂结构也够普通人喝上一壶。 福勒绪老师也吓了一跳,这,这也太冒险了,他极力劝阻:“赤王陵那么大你一个人怎么找得完?还是等赛诺和迪希雅来了再一起进去吧” “等愚人众反应过来自己的小队已经全军覆没,情况会比现在更糟,这段时间差很珍贵。” “可是赤王陵中可能会有其它敌人。” 艾尔海森没有回应这句话,只是沉默地和弦月对视着。 作者有话要说: 弦月:把赛诺带过来 福勒绪:把赛诺骗过来 迪希雅:把赛诺绑过来赛诺:好好好 第30章 对于自己已经权衡后的决定,艾尔海森显然不会轻易动摇想法。 福勒绪老师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看艾尔海森心意已决的样子,还是咽下了劝说的言语。 “小心”,千言万语最终还是浓缩成了一句嘱托,从二人的口中说出。 “当然”,艾尔海森对自己的实力向来有明确的判断,也从不觉得自己是在赌一个稀薄的可能性,无论结果如何,这就是最优解。 …… 晨曦已经完全蜕变成灼热的阳光,驮兽在阴凉中懒洋洋地吐息,沙漠中的原生动物也避其锋芒,钻入了沙地之中。 他们的营地离赤王陵不算太远,在营地就可以看见入口的情况。根据轮班的炽光猎兽成员所说,在他们清醒的这段时间,没看到有人进入赤王陵。 这段时间内确保没人从大门进入赤王陵,当然,全员晕倒的时间点不包括在内。 艾尔海森进入了赤王陵。 赤王陵的内部和外部有着相当明显的温度差,不仅将围绕在他身边的燥意吞噬殆尽,甚至带来了一丝阴冷的凉意。 艾尔海森路过了考察小组分开的那个地点,路过了一行人当时迷路的甬道。果然如祭司艾亚科斯所说,赤王陵的力量已经消散,这里看起来和那些已经被充分开发的陵墓别无二致。 若说有什么不同的,或许是这里太过寂静,没有丝毫环境音。艾尔海森的脚步声在甬道内壁上相互碰撞回荡,在此刻分外突兀。 看起来没有任何诡异的地方,但艾尔海森没有放松警惕,他虽然算得上自信,也不至于浅薄到就此轻视这个地方。 就如福勒绪老师所说,赤王陵作为赤王时代盛极一时的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便已经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更不用说它对上下层空间的充分开发,想要一个人找到目标物无异于异想天开。 12个小时,这是艾尔海森为自己定下的时限。 不光是自己□□的极限,也是对愚人众最快反应速度的一种评估。 超过了这个极限,那么自己将失去了大部分战斗能力的队友丢下,孤身进入赤王陵这个决策的风险性将远大于它可能的收益。 艾尔海森选择察看的第一个房间是当时他们进入的那个满是书籍的房间,倒不是因为觉得那个多方势力正在抢夺的资料可能在那里,只是想借此观察一下沙化诅咒的影响。 这里黄沙遍地,还是众人惊慌撤走时的样子,赤王陵力量的消散并不能让它们重新恢复原状。 可祭司艾亚科斯曾经说过不必担心受到沙化影响的同伴,等赤王陵的力量消散后自然会恢复。 看来只有对于非生命体来说,沙化过程才是不可逆的。 有着12小时的时间限制,艾尔海森没有在这里耽误太久,而是继续向着深处走去。 当时的考察小队在发现异状后便选择了直接回头,接下来的路途是真正的完全未踏足之地。 愚人众不是会为随便一件什么东西冒险的组织,能让他们看上,并且派出一支精英小队,那么对他们来说这件东西相当重要,而且有很大概率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 他握紧手中的萃光剑,走得越发深入。 艾尔海森曾经研究过赤王时期的文字,这当然不是知论派的课程,仅仅是出于自发的兴趣和对“毕业前至少应该掌握二十门语言”的践行。 哪怕放眼整个室罗婆耽,对于赤王文化的研究也可以算得上相当之少。 教令院上下默契地保持了对赤王文化的冷落和不屑一顾,哪怕有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在技术层面上的拆解和重构,而对那掩映在黄沙的厚重历史视而不见。 知论派有关赤王时期文字的探讨寥寥无几,偶尔有几篇论文,也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注水之作。 幸好艾尔海森并没有因为这门学科过于荒芜而产生过放弃的想法,事实上,他完全遵循自己的兴趣,在这方面进行了极具开拓性的研究,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不过鉴于这是一门冷门到无人问津,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学科,哪怕是在学者之国里,这些知识也无法与社会资源挂钩。 所以,艾尔海森无意以论文来注解自己的成果,这些发现仅仅作为自我赏玩之物被束之高阁。 而现在,这本来是出于兴趣的研究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发挥了作用。 艾尔海森在进入赤王陵前稍微打量过其表面刻写的一些文字,除去那些在风沙中磨损了的,还是大致可以看出诸如“阿蒙”“拉”“拉?荷尔胡提”“凯佩拉”“阿图姆”之类的专用名词类词语。 在深入内部时,艾尔海森也在甬道墙壁上发现了类似的文字,不过得益于内部的保存完好,他终于可以理解大部分字句。 如果眼前的情况并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