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下巴,黏糊糊地喊道:“爸爸。” “嗯。”殷峥低低应了声,从怀里拿出早些包好的鸡腿给他。 刚醒来就饿了的皎皎接过鸡腿,嗷呜一口咬在鸡腿上,那满足的小模样可招人稀罕了。 在皎皎啃鸡腿时,殷峥拿出先前煮的两个蛋,剥去壳后趁皎皎吃鸡腿的空隙喂给他。 一口肉一口蛋,吃得整个腮帮子都鼓囊囊的皎皎有点吃不过来,但是在爸爸喂过来时还是努力地张开嘴往嘴里塞。 发现这一幕的殷峥停下喂食的动作,慢慢等皎皎吞咽完嘴里的食物后,拿出装水的竹筒喂他喝水。 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的皎皎小小地舒了口气,仰头看着爸爸笑。 见此殷峥戳了戳他白嫩的小脸蛋,也小小地扬了下嘴角。 吃了一个鸡蛋和半只鸡腿皎皎就吃不下了,殷峥将他剩下的给解决掉,就抱着他来到溪边擦洗沾了油的小手和脸。 洗干净手,坐在溪边休息了会,殷峥就将皎皎放进背篓里继续往镇上赶。 为了不给爸爸增加重量,皎皎原是想自己走的,奈何刚扯着爸爸的裤腿摇晃着走了两下,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低头看着皎皎摔懵圈了的样子,殷峥沉沉的目光里带上了丝笑意。 他蹲下身将皎皎抱起来,回过神来的皎皎低头看了看爸爸的腿,又疑惑地拍了拍自己的小短腿,仰头向爸爸啊呜唔呀地说着什么。 殷峥没听懂,但估摸着他是在疑惑自己为什么走不了路。 寻常一岁的小孩已经能摇摇晃晃走路了,这个小孩两岁了还不会走路,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他被丢在山野间。 殷峥想着紧了紧手臂,转身将皎皎放进背篓里,就背着向镇里走去。 等把狍子卖了,就先带小孩去医馆看看。 殷峥的这个背篓很大,皎皎站在里面要努力垫着脚才能露出发顶。 殷峥发现后停下来,从一旁薅了一抱草放在背篓里按紧实了给皎皎垫脚。 重新回到背篓里的皎皎发现,他不用垫脚都能看见外面了,当即抓着背篓边缘,用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外面。 殷峥背着皎皎赶路。 初春的太阳并不灼热,但待在太阳底下久了,还是会有闷热感。 走着走着发现异常的殷峥抬头一看,发现他头上有片很大的叶子,正在摇摇晃晃着给他遮着太阳。 他扭头往后看去,发现皎皎正踮着脚举着叶杆给他遮太阳。 发现爸爸在看自己,皎皎眨了眨眼,晃了晃手上的叶子,指了指路上用叶子遮住头顶埋头赶路的人,啊呜地说着听不懂的幼崽语。 殷峥收回视线,虽然听不懂但他大概能明白,小孩这是在说别人都有,所以爸爸也要有。 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殷峥停下来从一旁摘了几片大叶子,给皎皎和自己做了顶勉强能遮阳的草帽后,就继续埋头赶路。 有了帽子后皎皎也没再举着叶子给爸爸遮太阳,而是好奇地用小手扒在背篓边,垫着脚往外面看。 路过的人偶尔会对上皎皎懵懂好奇的视线,愣一下后心里惊叹一声好俊俏的小孩。 横阳镇很少见到这么白嫩精神的小孩,活脱脱像是县里的富贵人家精心养出来的,连镇上老爷家养的小孩都没这么白嫩。 又走了一刻钟,终于来到了镇上。 镇上很是热闹,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全靠卖些鸡蛋和地里的产出,得些活钱来买油盐,是以镇上的人流量还不错,看起来很是热闹。 殷峥背着皎皎向饭肆走去。 现下才刚入春,山里饥饿了一整个冬天的野兽都出来觅食,这个时段很少有猎户敢上山打猎,就是怕遇到饿急了的熊瞎子和大虫。 也因此殷峥的狍子和野兔都很好卖,饭肆里采买食材的管事看了一眼后二话不说就给全收了。 三只野兔卖了九十文,狍子则卖了一两二钱。 拿到钱殷峥就带着皎皎去了医馆,打算看看他的腿是否有问题。 坐堂大夫摸了摸皎皎的小短腿,把了脉又看了看舌苔,摆手道:“没什么大碍,就是有点血气虚和亏损,小娃还小,回去好好养养就行。” 说着周老大夫看了看眼前眼神懵懂的小娃,没忍住摸了两颗饴糖塞进他的手里。 说到底就是吃食不足,村里大多数小娃都有这症状。 坐在爸爸怀里的皎皎低头看了眼手里的饴糖,又抬头看了看他。 周老大夫没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年老的眼里满是慈祥。 皎皎也没躲,任由他摸自己的头。 低头好奇地看着手里饴糖的皎皎,将手上的东西塞进嘴里,浅淡的甜味从嘴里泛开,他惊奇地眨了眨眼,连忙将另一只手里的饴糖举到殷峥嘴边:“爸爸啊呜。” 周老大夫看着这一幕,没忍住捋了捋胡须,不住地点头,这小娃真孝顺。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小娃以后不会是个差的。 从医馆出来时,殷峥和皎皎嘴里各含了一块饴糖。 殷峥抬眼扫了一下,抱着皎皎去到对面的点心铺子,买了些糕饼果子和饴糖,又去一不远处的成衣铺给皎皎挑了两套细棉衣。 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殷峥挑的两套棉衣一套较薄一套较厚,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换着穿。 除了衣服他还给皎皎买了两双小布鞋,另外他给自己也买了一件细棉布做的衣服。 皎皎皮嫩,又爱往他身上蹭,他身上穿的又是粗麻,几次下来小孩的脸都被蹭得泛红了,殷峥看着心里很是不得劲。 买完衣服后殷峥想了想,去一旁桥头下给人写信的书生那,花了五文钱让给小孩改个字。 他昨天听见了,小孩自称脚脚。 这个名字怎么说呢,反正是不怎么好听,所以就想着让人给改个同音的字。 “皎字如何?” 那书生在一张巴掌大的纸上写了个皎字递给殷峥:“皎,意欲洁白,月出皎兮。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端的是天晴日晓,更堪那风轻月皎……” 在书生念着些听不懂的话时,殷峥盯着纸上的皎字发了好一会呆,然后将墨干了的纸小心对折起来,放进怀里。 离开之前殷峥去猪肉铺花了二十七文买了三斤猪肉,又去酒肆打了半斤黄酒才往回走。 回去时殷峥依旧没坐牛车,他的脚程快,常人要走上一个时辰的路他半个时辰就可以,比之牛车也慢不了哪去。 而且走这么一段路对于殷峥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回到李家村,殷峥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他先去了村长家,找村长给皎皎上户籍。 “哎哟,来就来了,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打开门看见殷峥手上的东西,王氏笑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缝。 连忙接过殷峥手上的肉和酒,扭头朝屋里正在剪烟丝的村长喊了声:“老头子,殷大家二小子来了,快别剪你那烟丝了。” 听到殷峥来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