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连连答应。
赵熹这才放了心,向陶希仁道:“大恩不言谢,陛下的仇我一定会报!这些日子你该韬光养晦、忍耐些许,你既已扛儒门旗帜,就该以儒门发展为要,千万别叫那些儒生做傻事、白白送了性命!”
陶希仁叹道:“你放心,我就算要死也得等把你好好交给李尚书再说。你休息吧,我叫他们送药来。”
陶希仁回到太傅屋内,陶夫人正满面愁容坐在床边。陶夫人算不得美人,但气质温和举止文雅,叫人见之可亲。她见陶希仁上来站起身,问:“大君可好些了?”
陶希仁扶着她坐下:“只是受了些伤,就是不知孩子怎么样……我已叫阿苑去请冯先生了,他乃杏林圣手,定有办法,夫人不必担忧。”
陶夫人犹豫道:“妾本不该问,可大君来得突然……朝中可是出了什么事?”
陶希仁沉吟片刻,道:“外面是有些乱,不过有我在,夫人不必忧心,只是李尚书在京外、赵大君只能先藏身我们府中,这些日子少不得夫人看顾。夫人,还请你搬到祖父屋里待产,这里宽敞暖和,住着也舒适些。”
陶夫人自然知道这是为了照顾赵熹,但她一向温柔、又心地善良,能救赵熹母子她也感怀欣慰,便笑:“那就多谢老爷体恤了,我这就叫柔儿收拾东西!”
冯大夫是陶家世交好友,与陶府极为亲近,陶家上下头疼脑热都找他来医治,陶夫人有身孕后更是由他一手调理。他来时以为陶夫人有事,见了赵熹才知另有内因,但他知陶家君子品行所为必忠义之事,便也没有多问,只替赵熹治伤看病。
赵熹伤势并不重,嬷嬷也已处置;双元怀孕本就比女子稳当,赵熹的身子又远胜一般双元,这么一番折腾孩子竟也没有大碍,只喝些药调养就好。陶希仁放了心,正要与冯大夫细问,暗室墙门忽然打开,露出陶夫人急容:“老爷不好了,前院说公孙大人带了许多兵把咱们府上围起来了!”
赵熹立刻坐起身,陶希仁将他按下:“无妨,我去应付!”
第136章 对峙
陶希仁走到前堂,只见院子内被翊羽军层层包围,各个手持兵刃气势汹汹,而公孙宣仪正翘着腿坐在大堂之上。
陶太傅去世不久,陶家还挂着白幡,森森肃气更趁得公孙宣仪粗鄙无礼。陶希仁脸色阴沉,安抚迎上前来手足无措的仆人,迈步进堂。
“未知公孙大人登门,有失远迎。不知大人带着翊羽军但我府上意欲何为,若为亡父送行、虽迟了一些但我家灵堂未撤,公孙大人现在上香也使得。”
公孙宣仪冷哼一声,站起身、抖抖衣摆,道:“陶太傅一生清正廉洁,我父都亲来吊唁,我为晚辈上柱香也应该。不过今日我公干而来,不弄清此事到陶太傅灵前我也无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