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十五……” 看台上,眼看时间快到了,一些官员急得不得了。 可是越急,越想不出答案。 “十七、十八……” 三九二十七,二十七加二…… 在数到最后一声时,俞怿突然不转圈了,瞪着眼睛道:“我认输,你告诉我答案。” 颜青棠并未说话,看向端王。 端王清了清嗓子,示意所有人都安静。 “这次比试,太子妃方胜!” 随着这一声,围观的百姓顿时欢呼起来,一边欢呼一边呼喝着‘太子妃威武’。 看台上那些官员们如大势已去,露出颓丧的神色。 颜青棠身后十人,明明个个年岁都不小了,也忍住欢呼蹦了起来。 “赢了!” “真赢了?!” “太子妃殿下,多亏了有您,若非您在,这一次我们恐怕是赢不了……” 一众人涌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围着颜青棠说话,俞怿在一旁想插嘴都没法插。 “你快告诉我答案!” 正准备离开的颜青棠,转头回看了他一眼,想了想几步走了过来。 “俞大人,我之前所说的话句句肺腑,当世精通算学之人,无出其二,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我不如你远矣。可像你这样的人,恰恰也容易被固定的算学思路困住,你只算了三人每人出十文退一文是九文,加上伙计私藏两文,也不过二十九文,却忘了其实换个思路,这题就解了。” “掌柜收了二十五文,退回五文,伙计私藏两文,退了三人三文,这加起来不就是三十文了?我不过是误导了你,故意引着你往每人九文,伙计私藏两文去算,若你陷入这个逻辑困局里,是永远解不出答案的。” 闻言,俞怿顿时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想说什么,但抬头却发现人已经走远了。 他连忙追过去,想要继续询问,却发现此时太子来了,他自然靠近不了。 “逻辑困局,逻辑困局……” 他站在原地,喃喃自语着,表情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状似疯魔。 这时,他那一方的几名官员追了上来,个个气急败坏。 “俞大人,你就不该答应她用二十息时间去解这道题,这明明就是陷阱!” “你输了不要紧,现在却连累我等……” “可不是!” “如今可怎么交代啊,此战一输,增设特科成了定局,这可怎么交代啊……” 一边满是抱怨和怨气,一边还在喃喃自语。 这时,端王走了过来,道:“俞大人,一同走吧。” 见此,那几人自然也不好再继续追着抱怨,只能站在原地。 第112章 ◎正文完(番外待续)◎ 回宫的路上, 皇后拉着颜青棠将她夸了个遍。 姝宁也很是激动,连忙找她问了答案。至于怡宁,就夸张多了, 眼中满是小星星地看着她。 这表情不用说话, 足以表达她的激动。 相反,纪景行倒是被撇在了一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媳妇被娘和妹妹包围了。只能无奈和父皇对视了一眼, 当然一旁还有三皇子纪裕这个小可怜。 之后,皇后在凤栖宫设了家宴。 用宴时,乾武帝提及二皇子纪礽要回京的事。 “当地已无战事,他却留在那不想走, 回来后你好好管管他。” 当着乾武帝的面,颜青棠也不好询问, 回西苑的路上,她才问了纪景行, 当然没好说得太直白, 说怎么当爹的不管儿子,反而扔给哥哥?她问得很含蓄。 但纪景行何等人,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小时候都是我管着二弟, 几个弟妹也都是我管, 父皇不太喜欢我们缠着母后。” 闻言,颜青棠露出同情之色。 好吧,乾武帝是她公公,又是当今圣上, 她也不能说什么。 马车出了皇宫, 穿过西华门大街往前走, 就是西苑大门。 这时, 马车却突然一顿停了下来。 若非纪景行眼明手快一把揽住颜青棠,她差点整个人摔出去。 “怎么回事!”他怒道。 好吧,不用问了,外面已传来同喜的声音。 “俞大人,你这是做什么?竟跑到这里来拦车?” “我想见太子妃。” “太子妃是你想见就能见得?” 车里,纪景行看向颜青棠。 莫名的,颜青棠竟被他看得有点局促:“我问问看到底什么事?说实话,这次我们能赢,也多亏了此人颇有君子之风。” 正确来说,是俞怿根本没把输赢放在心上,他更重视的是挑战。 颜青棠正因为看出这点,才会针对他性格,最后出了那样一题,算是耍了点小聪明,若他不上套,指不定最后谁会赢。 这种情况,纪景行自然不好说什么。 “俞大人,有何事?” 俞怿眼睛红红的,蓬头散发,表情直愣愣的。 “我还是没弄明白,我到底是陷入了何种逻辑困局,为何明明一道题,这种思路解不通,可换一种思路就通了,若这种答案是对的,应该正推反推无论从角度去推,都该是一样的答案才对。” 一时半会,颜青棠也没办法跟他说清楚,尤其一旁还有个人虎视眈眈 想了想,她道:“这样吧,俞大人,我再与你出一题,你若能把这道题想明白,大概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你说。” “说一人去买葱,问葱价几许。卖葱人答:10文一斤,这些葱总共一百斤,也就是一千文。可这时买葱人却又问:葱白几文一斤,葱绿几文一斤?卖葱人想了想说:葱白七文,葱绿三文。” “于是买葱人都买了下,但要求分开买,最后称了称果然葱白五十斤,葱绿五十斤,合起来正好是一百斤。按照计算,葱白是七文乘以五十斤,三百五十文,葱绿是三文乘以五十斤,一百五十文,于是买葱人付了五百文,就拿着葱走了。事后,卖葱人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何本来要卖一千文的葱,现在却只卖了五百文。” 说完,颜青棠放下车帘,示意同喜可以走了。 留下俞怿一个人站在原地,久久停驻不动。 车上,见他挑眉看着自己,颜青棠解释道:“我觉得把俞怿留在钦天监,有些屈才了,他若能兼任去学府当个讲学先生,实乃学府之幸。” “所以你又给他出了一题,就是为了吊着他去学府当先生。” 颜青棠并未隐瞒心思,点了点头。 “你很欣赏他?” “他是个人才,说是天才也不为过,我不如他多矣。这次能赢了他,其实也是我动了小聪明,有些欺负人了。” 她由于常年做生意,思维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