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母确实累到了,见季溪没有任何隔阂,心里放心,于是去休息了。她没将平王暗杀荀家的事情放在眼里,那事没成功,平王还是平王,不会倒。
这边谢云书和季溪说起了平王安排人杀荀家的事情:溪儿,究竟是怎么回事?
云书哥,这是我爹一时犯糊涂,他应该是看我茶饭不思,才下了这个下下策,幸好没能成功。若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啊,那样我就无法面对你了。
我爹真的只是糊涂,皇上已经罚过他了,他也愿意当众受刑,还写下了悔过书,给了荀家赔偿和道歉,人已经在路上,再过些时候,荀家那边就会有消息。
季溪怕谢云书误会,不相信,将事情解释了个清清楚楚:云书哥若是不信,可以去外面问问,京城的人都知道。
我怎么可能不信呢?谢云书摸了摸季溪的头,溪儿是不会撒谎的,我相信是王爷太紧张你,才会想什么都给你好的,做了糊涂事,幸好没有成功。
季溪松了一口气:只要云书哥相信我就好。
真是个傻瓜。
谢云书想起和荀婼解除婚约的事情:我已经和荀家解除了婚约,以后我就是自由之身了,溪儿。
季溪当然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看到谢云书的态度,她心里一安。那件事到底不会给他们之间的感情造成影响,那便好。
除了父母,她最在意的人就是谢云书。
当初一想到对方要成为别人的夫君,他们之间永远不可能,她就觉得心好疼。
次日,谢云书去拜访平王,他也向人打听了平王最近的事情,和季溪说的一模一样。
就是在酒楼茶馆里面,京城百姓对平王的都没有多少恶意,都觉得他是爱女心切,敢做敢当的人。谢云书知道平王如此有气度,心下也是佩服不已,对其没有任何排斥。
这就代表着他如果和季溪在一起了,不会有什么人议论,估计还会觉得他们是一对苦命鸳鸯,现在终于能在一起。事实上真的和谢云书想的一样,有些人就是在议论他和季溪之间,觉得他们明明真心喜欢,却因为一桩婚约无法在一起。如果季溪不是郡主,又没有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可能他们之间永远都不能在一起。
平王这么一闹,也算是成全了自己的爱女。
他们还听说荀家荀小姐与他之间没有任何感情,顺势解除了婚约其实正好。
又说荀家是商户,而他好歹是探花郎,现在官职在身,配上郡主才是最好的。
这下谢云书和季溪正常来往,算是过了明路。
平王不能出门,却很重视谢云书,一是谢云书确实不错,二是他女儿喜欢的人,经常将谢云书叫过去指点一二。
这些人究竟在说什么鬼东西?季沫在城里面游玩,竟然听到不少人在议论谢云书和季溪之间的情比金坚,这对郎才女貌终于能顺利在一起,可喜可贺。
话里话外都是荀家那桩婚事将谢云书束缚住,若不是这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约束缚,平王也不会一时犯糊涂做出那样的事情。
季沫越听越冒火,不用多想,这多半是平王府散布出来的消息,真是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荀家又不是逼迫谢云书答应婚事!
很不讲理。
眼看说书人还在讲,季沫将茶杯拿起,又将茶杯用力的砸在桌上,对着那边喊道:此言差矣!
在那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季沫的脸上。
说书人很惊讶的问:这位姑娘,不知道在下哪里说错了?若不是这种婚约的束缚,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也幸好,最后没有促成悲剧,不然是几方都输啊。
一开始你们就说错了,若非有荀家资助谢云书读书,帮他娘治病,可能他娘已经病死,而他也没有读书的本钱,就不能考取功名。郡主是流落到谢家长大,或许这样他们真的能在一起,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说起来也是不错的。
可是荀家心善,广接济穷苦的读书人,愿助其考功名。荀老爷不过是看谢云书读书不错,仪表堂堂,恰好名下有一女,就问对方原不愿意定下婚约。就是这里,你们听好了,季沫见众人都在认真听,继续说,是谢云书自己答应的,不是荀老爷勉强。你们有人会说,他不得不答应。不,但凡了解荀老爷的人,都不会那样想的。你们知道柳湾镇有多少读书人吗?不仅有读书人,还有荀老爷后来建立的学堂,以供穷苦的孩子读书。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因为他不答应婚事,就不接济他了呢?就单为名声,都不可能那样做。
你所谓束缚谢云书的婚约,不过是他自己答应的,这关荀家什么事?说起来这荀家真是倒霉极了,因一个沾花惹草的人,差点赔上满门的性命。
季沫说完,众人沉默,如果是这样的话,荀家就是很倒霉了。
说起来荀家对谢云书有恩情,今日,我见各处都在说荀家这桩婚约束缚了他,荀小姐商人之女的身份配不上她。不知道这位谢云书知道这些否?若是知道,见自己的恩人如此被误解,为什么不站出来说两句公道话吗?读书,就是这样读书,将良心都读得没了的吗?
第154章第八个世界(10)
真是仗义多为屠狗辈,忘恩皆为读书人啊。
季沫嘲讽了一波,心情十分舒爽。她不相信京城到处在议论这件事谢云书不知道,不过是装作不知道,反正荀家不来这里,听不见这些,故事还不是随便由人编造。
他不否认不承认,其他人就会自动脑补成事实。
狗屁玩意儿。
破玩意儿。
季沫又坐回自己的位置喝茶,现在众人已经不敢再议论荀家的不是,说书先生也另外找了一段故事继续说。
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就喜欢造谣。
季沫品着茶,眉宇间好不惬意。
就在这时她的面前坐了一个人,她不经意间看过去,愣住。
虽然眼前的人是女子做男子的打扮,她还是认出了,这不是荀婼是谁?
荀婼对着季沫一笑,见季沫杯中的茶水喝完了,连忙给她添上。
你怎么来京城了?季沫小声的问,从哪里冒出来的,刚才我可没有看到你。
来京城有四五日了,刚才我在小隔间里面,想来这里收集一些京城里的消息。托人打听过你,在知道你的身份之后,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见到你。所以我打算在京城稳定下来,再想办法见你。
这是打算来京城发展了?
荀婼点头:都说这地方好,人人都往这个地方跑,我也想来见识见识。从前就想了,我爹娘一直都不愿意,舍不得柳湾镇。经过上次的事情,他们总算答应,不拦着我了。
多谢你刚才为我说的那番话,我没有想到世人会那样看我荀家。虽然我荀家只是商户之家,可也不能被人这样误解。我想让荀家走出来,至少要让这些人明白,荀家是怎么样的家族。我爹那些年的好事倒是没有白做,来到京城之后,曾经受过我荀家帮助的人,大多都很热情,还帮我找铺子。
季沫连连点头:那就好,京城是不错,铺子找到合适的了吗?
已经找到,不大,位置不错,租金虽然贵,但我还能承受。等到开张赚了,再开一间大一些的。
现在住在么么地方?季沫关切的问。
买了一个小宅子,住着刚刚好。荀婼想起了季沫留给她的人,你先前留给我的人,我留了两个在家里,剩余的都带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