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福利会送去的微博物资和在城寨老人院里面做点清洁杂活为生,生活很是拮据。 然而云记却是丝毫没有怜悯的意思,直言说龙婆昨天修电饭煲的钱还没给,不顾龙婆说最近买了药吃手头紧的解释,就站在那里伸着手要钱。 家辉下意识地上前一步,却又被曹老伯拉回去:“云记是唯一肯留在我们这里的电工了,你不能得罪她,否则以后我们没电用。” 城寨里面的人群泾渭分明,城东社团云聚,城西居民群集。 做商人的大多都在两边的中间地带,寻常的生意大多数人愿意做城西这边,唯独是电工这个职业,就连“有规矩”的城东都难找几个好的。 原因无他,城寨这数十年的偷电行为下来,就算是政府在前几年勉强给拉了电,免得城寨人为电闹事,那些电线也是乱成一锅粥,做这个活吃力又不讨好。 更何况,这种级别的修理和保养,已经不是普通电工能胜任的了。 而高级的技术工种,又是平均文化水平极低的城寨里极其罕见的存在。 外面说城寨里面乱,当然是有乱的地方;但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怀着努力工作攒够了钱,就把送儿女或者自己离开这里的梦想。 在这之中过渡的,就是那些白天出去外面打工、赚外面的工资,晚上再回来城寨睡觉、享受城寨房价的中间过渡人,这里外差价几乎接近五倍。 只要能出去,不会有人想留在城寨的旧棚新楼里:目前新楼的住户,多数是靠自己建不起新屋的人,只能用自己旧棚屋的地皮,来和地产商换新楼的单位居住。 在这个交易里,地产商倒是很“大方”:一换一、甚至一换二的事情都时常会发生——因为这些比外面房价便宜将近五分之四的新楼单位,没有相关的证件,而是只有一张基本没有法律效力的商家自制合同纸。 一旦有什么争议,新楼的住户就很没有保障。 但即便是这样,那些新楼也是在这几年里,陆陆续续地住满了人。 而那些大概明白地产商套路的城寨人、以及难以割舍老屋也不方便爬高楼的老人,大都是住在老旧破败棚屋区这边,与看似崭新结实的新楼相互辉映,成为一种奇诡的鲜明对比。 看龙婆盯着云记远去的背影小声骂了起来,家辉仔细一听,便听得了龙婆说云记丑八怪、自私鬼、白眼狼,活该被家里男人偷偷在外面戴了绿帽的种种辱骂。 趁着要在城寨各处走动的职务之便,好奇的家辉略微打听了一下云记其人。 老人院里面的老人说,云记当年是住在城寨里面的,小时候意外被一场小火灾烧毁了脸,后来被亲戚接了出去住,是前两年才和一个小白脸悄悄地跑了回来。 那时的云记在外面被庸医治坏了脸,病得挺重,小白脸有心照顾却没有多少钱;所以在几个月后,就有在外面打工的人,在城寨外面看到他被一个五大三粗的肥壮富婆开车送了回来。 这个事情,大家也就在私底下说说,至于云记她本人知不知道,大家倒是没去细想:这里能干电工活的人少,而且云记又是那样的一张脸…… 城寨需要电工,但电工的活难以糊口还时常碰到拖欠,说不定小白脸那么猖狂地时常开口问邮差有没有信,也是来自云记的默许呢! 特别是那信,有顽皮孩子趁曹老伯坐在角落里歇脚时,偷偷拿出来看过——那熏死人的廉价香水味衬着骚气冲天的红心封口信封,内容更是一大堆肉麻露骨话和约老地方见面的叮嘱,看得不少人起了鸡皮疙瘩。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每次收到信,小白脸还必定会悄悄溜出去! “……我这里,暂时没有你的信。”这边厢,面对小白脸阿荣的询问,送信送到云记所住棚屋的家辉有点无语。 “如果有我的信的话,麻烦你尽快送给我,比较急。”阿荣是看起来挺干净整洁的一个后生仔,说话也斯斯文文像读过书的,但一想到他背地里的不堪行为,家辉却是觉得还不如冷漠无情地到处追债的云记“正常”些了。 当然,如果他这样做,是云记默许的话,那这俩倒是烂锅配烂盖的天生一对:从以前到现在,也是有那种让自家老婆出来卖、自己做龟公拉客的烂人。 当然,这种人基本没什么人看得起就是了。 一天工作结束的黄昏时分,趁着太阳没下山之前,家辉总是喜欢呆在高楼的天台里,感受城寨难得的阳光。 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做到和居民一样,对擦着头顶掠过的飞机熟视无睹,只一心一意地忙碌自己手头上的东西。 之前那些分散的手绘图、以及对城寨内部人员情况的记录,亦逐渐随着他对城寨从内而外的认识加深,而不断完善和融合。 但越是对城寨这里头认识得深,家辉就越是对这个脏乱差的畸形堡垒感到深恶痛绝。 镜头随着他复杂眼神的特写渐渐拉远,那一个站在黄昏里的萧瑟背影,在与底下的建筑群在光线的辉映下融成黑暗一体之余,又隐隐露出了一种格格不入的对抗反叛之意。 第235章 天台邮差(3) 熟悉了大部分路线的家辉, 从天台往下走时惯是喜欢挑室外的楼梯竹架,自高处天台往下一路而去,这样便能感受到最后一点难得的阳光。 他走下来的时候, 也正逢进入城寨巡逻、维持治安的军装警察, 在巡今天的最后一趟。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 今天的警察和街坊吵了起来, 街坊福利会的负责人之一何伯劝了又劝, 都还是没能平息两边的对峙。 家辉如今是新一任邮差, 城寨里的人被他一问, 自然亦是知无不言:有人在外面听说,香江政府要和大陆那边的相关部门约了时间, 商议未来对城寨的处置。 这个消息一传开来,城寨里面顿时就炸了窝。 特别是那些生怕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家被“安排”掉的老人,纷纷在老人院那边拍着桌子, 说是要重演二十年前的抗议行动。 人心惶惶之际,却又见进入城寨巡逻的军装警察, 当然就是仇人见面般的分外眼红。 “我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你们!是你们一直都不配合不说,还专门给我们惹麻烦事!”家辉站在人群里, 看到一个叫伟仔的年轻小警察急红了眼, “如果真的不管的话,我、以及我的师兄他们,会出现在这里面吗?!” 说是在76年时,城寨才正式入驻了穿着制服的军装警察巡逻, 但实际上, 早前那些年里, 亦不是没有便衣警察冒险进来。 否则, 仅靠街坊的自发组织, 根本不可能社团的侵占。 “啧,说得好听而已,你们进来巡逻,不也有一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