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5(1 / 1)

思及至此,子升有些期盼他大侄子快点出生了。 —— 同一时刻,东海湖水翻滚,陈塘关暴雨连绵。 李靖坐在亭中,他望着海水卷携着的稻谷抿了抿唇,眉头一拧再拧。 “莫要再等了,殷商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李靖,你还要执迷不悟到哪里去?!” 好友曾对他说的话在他耳边不停回响。 “你是忠臣,我敬佩你。但我了解你,相对于忠诚,你更在乎百姓的死活!” “听说哪处若是与西岐交好,便可无灾,一直风调雨顺……” “你这是大逆不道!”,李靖忽然站起来斥责。 然而他面前空无一人,一切都像是他魔怔了。 忽然,有小厮冒着大雨前来。 “老爷!老爷!夫人胎动,怕是要生了!” 天空顿时响起阵阵雷霆,暴雨更重,洪水更猛。 李靖闭上了双眼,喜意与悲意同时夹杂。 相对于好好出生的前两个儿子,此时这个让他夫人怀了三年的孩子令他心情复杂。 说讨厌不算讨厌,但也爱不起来。 第42章 来到封神的第42天 陈塘关李府。 李靖离李府还有百米时,黑云正盘旋在李府上空,明亮的雷霆在云间穿梭,大雨几乎将整个府邸掩埋。 狂风袭来,数颗大树被吹断,树叶漫天飞舞,行人纷纷避闪。 李靖眼皮跳了跳,乌云间的一道金光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仰头,天空似乎有一颗比拟曜日般璀璨的金珠正位于李府上方。 如此般耀眼的金珠,除了自身光亮外,无法带给他处一缕光芒。李靖还发现,路上的行人似乎看不见这枚金珠,只顾着躲雨。 李靖心中一沉,他急忙向家中跑去,金珠也在同一时刻向下坠落。 李靖跑得更快了,他用上了战场时的速度,他也逐渐听到了夫人的痛呼声。 水洼因脚踩而溅开,院中的花叶随影风摇动,李靖闻到了浓郁的血腥味,直到他手碰到房门的那一刻,房中传来了接生婆与丫鬟的惊恐声。 不过一瞬,房门便被打开,女人们向外逃去。 李靖气息微沉,但他脚步并停下,反而更快。 他手握佩剑,急忙护到床前,一边提高警惕观察着房内。 “素知,素知你可还好?!”,李靖双目已布上血丝,他对门外呼喊。 “快备好参汤、医师,你们……先在外等候!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进来!” 殷夫人神智模糊,但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孩儿。 她颤颤巍巍抬起手指,“阿靖……快看看我们孩子……我求你了阿靖……我们留下他……不要让他拜师……让他陪我们……平安一生就好……” 泪水从殷夫人眼角滚落,李靖抬起布满厚茧的手掌扣住了殷夫人的双眼。 他缓缓转过身,只见一硕大肉球在地面滚动,李靖握着佩剑的手青筋暴起。 下一秒,他一剑劈向肉球,与此同时房内传来殷夫人的呼声,“不要!!不要阿靖!” 在殷夫人的惊恐下,佩剑仍是狠狠劈开了肉球。 忽然,孩童的啼哭声在房内响起,地面遍布红光,佩剑掉落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孩童长相很是可人,一头浓密的黑发,鼓鼓的脸庞,身上围着一红绫,右手带一金圈。 李靖不知捡还是不捡,殷夫人却慌忙想爬到地上。 李靖赶紧扶起夫人,他只能无奈地抱起了孩子。 孩子并非初生婴儿大小,目测应有一两岁。 殷夫人笑着却无力去碰孩子的脸,她气息微弱道:“大儿金吒……二儿木吒……三儿……哪吒……阿靖,我们好好养他……” 李靖神色复杂,他望向门外,“怕是这孩子由不了我们。” 果然,他们话音刚落,天空便飞下一气质出尘的道人。 道人手握浮尘,含笑走来,“恭喜李总兵喜得爱子。” 李靖本是西昆仑散仙度厄真人之徒,自然认识眼前道人。 他回礼道:“李靖谢过真人,不知真人前来是否是想将三子哪吒带走?” 太乙真人低头一笑,“李总兵莫要这般想。不瞒总兵,哪吒正是由我阐教至宝灵珠子所化,背负王朝气运,命中不凡。不过灵珠子由令夫人所生,自然应由您与夫人管教,他依旧是您的儿子。” 李靖笑了笑,“既然他背负颠覆殷商之命,为何还交于我这殷商官员管教?李靖实在难当大任,还望真人将此子收走。” 太乙真人摇头,“罢了,我只收哪吒为徒教其本事,总兵如何教导我阐教一律不插手如何?” 李靖大笑,他抱着哪吒回屋将其交给殷夫人,背对太乙真人大声喊道:“既然如此,那便多谢阐教送李靖三子。” 太乙真人目光深邃,他一挥手,哪吒身上的红绫与金圈便被脱下,成了混天绫与乾坤圈。 哪吒懵懂的双眼很是好奇。 —— 子升炼完体以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可以同普通的小妖对战,并且占据上风。 除此之外,他的肉身也得到了强化。比如,子受没事再捏他脸时,子升的脸只会软不会红。 当然,如果他遇到了什么尴尬事,脸照样会红。 子升虽已让权于子受,但他身居幕后,仍对朝堂有一定的把控能力。 子受脾气不好,总是容易与贵族起冲突。子受想处死贵族,但总是被子升拦下。 子升不认为是他王兄做错,但现在并不是与贵族发生矛盾的好时机,最起码得等他先培养一波人才出来才好撕破脸。 土豆生长周期要比红薯短,土豆成熟时,后面因开辟荒地而新种的那一批粮食也成熟了。 百姓们难得大丰收,纷纷积极上交粮食。 子升万万没有想到,他有朝一日会因为粮仓放不下而烦恼。 于是他召集周边贫困郡县的人以工代赈,又再修建了两座粮仓。待填满之后,剩余的一大批粮食他分成了两份。 一份分给周围郡县用于以工代赈的报酬,另一份他则是让人统计整个殷商的贫困郡县,他从中挑选几个较为贫困但统治稳定的地点让人将粮运过去用于扶贫。 现如今朝歌已被他牢牢把握在手中,他需要一点一点巩固殷商江山。 子升想办学堂的想法已久,这几日贵族在朝堂上闹腾厉害,子升不愿意久等下去。 接连几日,收割稻谷的百姓发现山上的树木被砍伐,手无农活的木匠被拉去似乎在定制什么东西。 因为行动的人身上都有府衙的标志,于是人们的好奇心被勾起,纷纷推测子升接下来要搞什么事。 常在灯台下面玩的孩童们发现灯台一层里面被清空了,无数人在里面忙活,还有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