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警官目光寻找着刚才说话的人,很快就找到了。 他站的很后面,王警官对他招了招手道:“刚才是你说的对吧,你这么上心,做鉴定先从你开始,我们开车来,还能带你一个。” 没想到对方连连后退,摇摇头道:“我不是,我只是看热闹的。” 这里哪个人不是热闹?王警官冷笑一声,正想说些什么,目光一凝落在他的脸上。 王丁山其实插话后就已经后悔了,他逍遥法外多年一直没被抓住,早就失去了警惕之心,甚至以挑衅警察为乐。拍了我的照片又怎么样,你一个民警,还能认得出来?看着他们毫无所觉的样子,总是能带给他非凡的快感。 但是面前的民警好像有点不一样,王丁山见警察脸色一变,有摸枪的动作,立刻就往外跑。倒是也起过夺枪的想法,但是这里还隔着几个人,没办法做到出其不意,而且来的警察也太多了。 “抓住他!他是A级通缉犯王丁山!” 变故突起,一个人在前面跑,警察在后面追,不到一分钟,两声枪响,王丁山已经倒在了血泊里,他被打中了肩膀和大腿,看着还有气的样子。王警官先是检查了一遍他的情况,又目光凌厉的看着要四下散去的人群,朝天打了一枪:“谁都不许走!” 枪声传的很远,福利院里贴着铁门听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这是开枪了?” 面馆老板一拍大腿:“来我们这吃面的那个人看着就凶,他不会是杀人犯吧!”夫妻两人当即决定关店,今天不做生意了,至于接下来几天做不做生意,还要再看看。 反正也不赚钱,关几天门也没什么。 其实到他们面馆吃饭的中年男子可怂了,他是属于最普通的犯罪者,平时做的最多的就是偷点东西;主人不在家撬个门偷点东西,就算被抓住也只是两三年刑期那种。 不要说像飞车党那样拎着砍刀剁手抢包了,路上超过两个人的,都不是他的目标。没想到才决定试着业务升级,做点大事,就看见两个警察啪啪两枪,撂倒了一个人。 那点阴暗的心思,犹如臭水沟边上的苔藓,被烈日一晒,就枯萎了。 他跟着大家一起抱头蹲在路边,靠太近的被踢开分散,还有些瑟瑟发抖的老实人。一看这些人就知道,他们未必是那个孩子的亲人,却真想试着要她,毕竟多好的投资啊。 “开下门,”王警官从铁门缝里塞进去警官证,福利院开门让他进去后又关上,他站在行政处,打电话联系了医院和市局。 不久,一辆救护车开过来,几个医护人员跳下车,将中枪躺在地上,痛叫不已的王丁山抬上担架,还有一个警察跟着上车,又匆匆开走了。 接着,几辆警车过来,将剩下的人一同拷走,留下一位姓林的警官跟福利院交接。 办公室里,林妍很头疼,“今天只是登报第二天,接下来不会还有吧。” “很有可能,”林警官记录了信息,问道:“祝霜降她在吗?” “她去上课了。”林妍回道。 “上课?今天不是周六吗?” “是去上奥数课,她的那枚金牌又不是捡来的。” 一则报道就闹出了这么大的事,认亲现场络绎不绝,犹如闹剧不说,还出现了曾经连环枪击杀人案的真凶。逃窜多年未被抓住,却以如此可笑的方式落网,市局内部引起一片哗然。 王丁山是极为阴狠凶残的罪犯,他不止杀人,还灭人满门,连两岁的孩子都没有放过,被他用自制的土枪打成了两截。公安部通缉他很多年了,没想到他居然看热闹,还被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民警认出来了。 市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用他下属从来没有见过的和熙态度,问王警官:“你是怎么认出他来的?” 王警官平平无奇道:“我记得我们国家,所有A级通缉犯和B级通缉犯的脸。”然后果然看到对方脸上惊叹的样子。 嘉奖什么的自然是之后的事了,被上级慰问接见后,他见到了市电视台的一行人,他们是来拍摄和王丁山相关信息的,以纪录片的形式。将来会不会被播放,什么时候播放,都将根据案件的完成度和领导态度决定。 说不定福利院门口那场闹剧都要找人再来演一遍。 派出所里,给大家做笔录的民警还真发现了几个有问题的人,不过很快,他们的目光从饱含期待变成了一潭死水。唉,都是一些小偷小摸的人。也是,出了一个王丁山已经是传奇了,怎么可能还来第二个。 剩下的人看到警察失望的目光更是害怕,深怕下一秒自己也成了被拘留的一员。问什么都无比配合,问平时做什么的?连十年前家里磨豆腐的事都说了。 林警官回到派出所后,也去给一对夫妻做了笔录,“男的三十六,女的三十四,看上去不像啊,身份证拿出来!” 他检查了身份证,年龄对的上,不是江东省的,做好详细登记后:“暂住证拿出来,还有,来洛海市干什么?” “打……打工。” 检查了暂住证,林警官又问:“祝霜降是不是你们的孩子?” “不是。” 男的问什么就说什么,女的倒是呜呜哭了起来,十分可怜的样子,但是警察一拍桌,她就把哭声咽回去了。 “不是你们的为什么去认亲?” 现在是丈夫垂下了头,妻子倒是开口了:“我们……我们就是想要个闺女,我们会给她饭吃,会对她好的。” 林警官写着笔录,动作重的差点把纸都划破了,“想要女儿就认认真真的走正式渠道收养一个,冒领算是怎么回事?” “我们那边的福利院不让我们收养,说我们不符合政策。” “哪条原因不符合政策?” “说我们家已经有一个儿子了,不让养。”妻子的语气及其委屈。 侧旁敲击各种询问后,林警官终于弄清楚了,这两人生了一个儿子,现在已经十二岁了,连两位数的加减法都还不会,别人十二岁都要小学毕业读初中了,他还在读三年级,从小到大被人喊傻子。家长自然是竭力否认,说自家孩子不是傻子,只是懂事晚,其实很聪明。 报纸也不是两人主动看的,而是同村的打工人看到后拿过来嘲笑他们的,话里话外都是你家孩子十二岁,读三年级;人家没爸没妈,七岁读三年级,还能拿奖上报纸,这才是聪明人。 两人看着报纸上的照片,越看越心热,就想着试试看能不能把孩子带回去,正好给儿子添个妹妹,以后兄妹扶持,哥哥得到了照顾,妹妹也有家了。 反正福利院的孩子都是没爸没妈的,有人要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像老家的福利院就是不识趣。 但实在不行的话,他们也没办法,只是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