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我在虐文里面当村长 > 分卷阅读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1 / 1)

蓝色长袍,系着白色腰带,用雪带扎了个高马尾。 如今他还在孝期,不可穿得太张扬,是以捡了箱子里最朴实无华的来穿;但这仍不妨碍他的丰神俊秀,一双温柔含情的桃花眼,似是波光粼粼的星河,颠倒迷人。 且沈舒的皮肤很是白皙,无一处瑕疵,看着便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那一身弱骨在他挺立的站姿下,丝毫看不出病气,反而文质彬彬,风姿独绝。 刘敬和端来早饭,瞅了一眼,无可避免的心动,道:“舒舒,吃早饭了。” 沈舒闻言挪步,坐在划痕纵横的老旧木桌前,执起双箸夹起一撮面条,就听见张铁牛爽朗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小舒,恭喜恭喜,恭喜你如愿当上了村长。” 沈舒应声抬头,见张铁牛牵着一只小羊羔步入院子,忙将筷子放了下来。 他疾步跨出门槛迎了出去,爽朗喊了一声:“铁牛哥。” 张铁牛跟沈舒问好,就把系着小羊羔的绳子头头往沈舒的手里一塞:“这是我连夜上山打的野鸡兔子跟人换的,权且当做谢礼,没有你,张家没有地,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养活一大家子呢?” 靠他打猎养活全家不是长久之计,虽然现在是春天,但入冬的时候,日子尤其难过。 如今可好了,地好了,可以种粮食了,今年必有收成。 沈舒看张铁牛一片心意也不推辞,转手就把绳头交给刘敬和,让他牵到一边去系好。 接着,沈舒亲自去给张铁牛倒茶。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沈舒祥实的讲述了自己治地的经过,张铁牛直呼厉害,一刻也坐不住,兴高采烈的走了。 沈舒只给他治了半分地,还剩几亩余没治呢。 很快,沈舒迎来了第二波登门道喜的乡邻。 这一送往迎来,一大早的时光似飞箭般一晃而过。 刘敬和看着堆在墙角的贺礼,有鱼有肉有鸡有鸭,能吃好一段时日,心思不免活络起来。 “舒舒,这么多的贺礼恐怕十天半个月都吃不完,放着该坏了,不如我替你拿一些去集市上卖吧?” 沈舒岂能不知刘敬和的心思,虚伪含笑道:“敬和哥,这是乡亲们送我的贺礼,卖出去被乡亲们知道了,恐怕乡亲们会有想法。我才当村长第一天,还是不要做这样的事,以免寒了乡亲们的心。” 刘敬和立马凑到沈舒身旁,露出一副不好意思却又不得不覥着脸的表情说道:“舒舒,过两天我就要去县城了……你看,我的书囊用旧了,纸墨也都用空了,能不能再给我一些,让我添置添置?” 沈舒想了两秒,神色忽变得温柔起来,他道:“敬和哥既然开了口,我怎能不给?不过,我有意在村里办个学堂,敬和哥能否每个月回来几天,代我授课?另外,再帮我购置一些开蒙的书籍?” 此话刚落,刘敬和就露出一副见了鬼的表情,甚至用小拇指掏了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沈舒说什么? 他要办学堂? 几乎是想也不想的,刘敬和就反驳道:“舒舒,村里人目不识丁,没几个沉得下心读书,你可莫做无用之举,白白浪费时间。” 依他看,让村里人读书无异于赶牛上树。 沈舒听出刘敬和话语中的鄙薄,面色微冷,却还是耐着性子道:“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想办的是少儿学堂,让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开始读起。要是大人想读,也无不可,多读书多明理,正好便于我管束。” 刘敬和只觉沈舒异想天开,道:“舒舒,你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咱们村一共有一千三百口人,你可知为何就出了我一个秀才,因为村里人都是无法点拨的野蛮人!你要办少儿学堂,小点的孩子坐不住,大点的孩子要帮大人干活,到了农忙的时候,他们都得回去帮家里收稻子。” 沈舒面无表情:“我知道。” 但是,教育是重中之重,还得从娃娃抓起,所以他才在当上村长的第一时间想到办学堂。 而且,他未曾想过一蹴而就,昨晚想了好几个对策…… “总之,成与不成我先试上一试,敬和哥只管答应我,帮我代课和买书。” 刘敬和见沈舒如此坚决,差点以为他傻了。 他甚至怀疑是不是沈大同去世对沈舒的打击太大,才导致沈舒最近的行为令人愈发迷惑。 “舒舒,我可以答应你,但学堂要是开不成,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也……也不能把给我的钱再要回去。” 沈舒看都懒得多看刘敬和一眼,不温不火地应:“当然。” 学堂真开不成,他就把他赶出平梁村,还找他要什么钱? 刘敬和显然并不知道这一点,脸色有所好转,甚至忍不住又劝:“舒舒,即便当了村长,你也别太投入,好好准备春秋两试才是正理……” 沈舒心下冷笑,刘敬和虽被农民收养,却打心里看不起农民,还以为自己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呢。 殊不知,原著里他屡屡落第,根本考不上去,到死也只是个秀才。 于是,沈舒跟刘敬和算好了账,给了他十两银,充作跑腿费和买书费。 刘敬和自是嫌少,但少胜于没有,连忙宝贝的将银子揣好。 摆平了刘敬和,沈舒开始琢磨建学堂,建哪里、怎么建都是个问题,他有心向旁人请教,就去找了村里的文庆伯。 文庆伯是父亲沈大同生前的知交好友,之前受沈大同嘱托,担负着村账房一职。 正好,除了问学堂的事,沈舒还有意跟文庆伯问问村财政,看看在沈大同去世前,有没有留下什么财政赤字,也好方便他对村子未来的规划。 须臾,沈舒来到文庆伯的家里,是位于村西的一家土屋,盖着青色的瓦和干草,围了个院儿,院里晒着陈皮和干辣椒,还种着一棵歪脖子枣树。 沈舒推门站在院里,十分熟稔亲热的喊了一声:“文庆伯。” 沈文庆就从黑洞洞的屋里出来,只见他穿着松垮的棕色布袍,腰系灰色布带,头上系着一条黑色的帻巾。 他留着两撮很长的胡子,从人中撇开八字,看上去颇像个读书人,不过透露着一股清贫的气息。 原著里,沈文庆娶的妻子是沈大同的远房表妹,待沈舒十分的亲,在他被沈谷堆害得差点终身残废时,是沈文庆及其妻子留他在家中将养,才让他身体好转,才能有后来的许多剧情。 这会儿,沈舒对沈文庆的好感已经提前拉满,越看他越面善,态度也是出离温和:“文庆伯,吃中饭了没?舒舒有事向您请教。” 沈文庆见到沈舒亦是笑吟吟,他回头指了指屋内,说:“你表姑在做了,听说你当上了村长,你表姑今天中午做了一道大肉,正准备一会儿给你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