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公主与我做个伴,我必不叫她忘记你这个亲生母亲。” 她的位分虽能在众妃中排个第三,但其中有多少水分,她自己心里清楚。 她打进宫就没有宠,日后也肯定没有孩子。 更不像昭妃她们那样,是以“挑选中宫”为由入宫的。 估计到死也就是个德妃。 陆昭容当然知道这点,但更清楚帝王的心思。 德妃没有上进的余地,其他人也未必有。 只要德妃保持住现在的心态,不去肖想皇后之位,她和萧家便足以庇佑一位公主。 大公主交给她总比落到昭妃她们手中,沦为争宠的工具好。 “有你这句话,我便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陆昭容深深地看瑾德妃一眼,将对方招到跟前,然后握着对方的手,轻轻地放到大公主的身上。 “本宫实在是无力再照料公主了,你今日便将她带回去照料吧。” “好。” 在其他人羡慕妒忌的目光中,瑾德妃小心翼翼地将大公主抱起来。 大公主因此醒来,乌溜溜的眼睛盯着她,突然咧嘴吐了两个泡泡。 是在笑。 瑾德妃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个笑容。 她抱了一会儿,怕抱得孩子不舒服,又交到奶娘手中。 “那时候大公主的这些人,我也一并带走。” 陆昭容的脸色比她们来时更差许多,轻轻点头,对其他人说自己累了,想要喝完药休息。 其他人便识趣地离开。 秦玉逢的轿辇还没有走出多远,就听到了陆昭容去世的消息。 晚来一步的皇帝没有探究陆昭容最后喝的那碗药到底是什么药,他凝视了这个为自己生下第一个孩子的女人许久,长叹一口气。 在皇家,生育皇嗣就像一份难以承受的福气,从没有怀孕起便带来各种问题。 这件事他早就从他父皇那里知道了。 所以对后宫和子嗣都没什么兴趣。 唯一会期待的,大约也只有他和华妃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但她若是不愿的话,相守一生也很好。 “追封陆昭容为肃妃,念其生育大公主有功,又因此病逝,以贵妃之礼葬入妃陵。” “着瑾德妃抚养大公主,不更玉碟。” 留下这两道圣旨后,皇帝没有太多留念地离开,继续投身朝务。 后宫并没有因为陆昭容的去世以及大公主落到瑾德妃手中而变得平静,反而更加波澜诡谲,暗潮汹涌。 后妃没有圣宠可以争,也还有宫权能争。 不日便有人上奏,说后宫高位妃嫔中,淑妃娘娘在孕中,德妃娘娘刚将大公主接到宫中,都没有精力处理宫务。 贤贵妃虽是贵妃,但仍旧不是皇后,一人独掌宫权十分不妥。 也不利于筛选出适合入主中宫的人选。 所以建议将宫权分一分,比如华妃,昭妃,曾经是静妃的静昭仪都可以试试,其他人等陛下觉得合适,晋了位分再令其参与后宫管理。 听起来十分合理,也足足提供了三个人选。 但静昭仪因过降位,华妃打入宫后就没有碰过宫权,显然对此毫无兴趣。 所以这件事的最终受益人会是昭妃。 秦玉逢:“你们娘娘我呀,最喜欢撕碎别人的诡计了。” 她是不喜欢管事,但是她有鬼点子和能实现她鬼点子的专业团队。 趁着年长宫女出宫,内廷采选新宫女,唐觉又往皇宫里送了几个人。 其中分到纤云宫的三个,好巧不巧是擅长管理的。 皇帝听说秦玉逢愿意管事,以为她是怕自己难做,想为他分忧,便高兴地在折子批了同意。 却不知道某人半夜跑去贤贵妃处,跟人家讲要怎么对付昭妃。 贤贵妃奇怪地问:“你不是一向对美人很容忍么,怎么,觉得墨染香不够美?” 某人随口说:“但是她好像必须要跟我争出个长短来,那我不得让她知道我的厉害?” 除了变态,没人会喜欢打心底讨厌自己的人。 秦玉逢三观一向正直。 所以她不喜欢昭妃,也没有圣母到觉得昭妃是被封建社会塑造成这样的,自己就有必要去拯救对方。 人家是封建统治的受益者,可不觉得这是苦的。 “你想怎么做?” “宫人分批放出,也分批考核,如今才进展了不到三分之一,不若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她负责。” 这件事其实已经走入流程,贤贵妃只需分些精力关注。 但若是换人主理,新上任的人又想做出些成绩来,估计能忙得一两个月都没空管其他的事情。 而且这件事的功劳已经分完,昭妃的付出与获得的功劳将不成正比。 “静昭仪呢?” “静昭仪的身体也不大好,但听闻圣上问她要不要一起处理宫务,她没有犹豫地应下了。我觉得她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拿好处,不若将账本和分发月例的事情交给她吧。” 对账也是花费时间的辛苦活。 而分发各宫月例,是需要废脑子的技术活。 二者皆容易出错。 要是静昭仪真能管好这两样,分她些宫权又何妨呢? “好,这个恶人我可以替你做。”贤贵妃大方地说,然后将几份奏报塞进某人手中,“但你也要给我好好干活。” 秦玉逢分到了管理人事的宫务。 皇宫各处的人员去留,调派都要向她汇报。 是宫权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也非常复杂。 她干了几天,简直想要跑路。 “他们是对春夏秋冬有什么特殊执念吗?短短一份奏报里,就有整整两个春雨,三个夏荷,四个秋香,五个冬儿!” “娘娘,是三个冬儿。” “哦。”说顺嘴的秦玉逢恹恹地点头,将奏报全部推开,“去将太医叫过来,就说本宫病了,需要修养……哦,让他说。” 太医院近来十分热闹。 太医们几乎把各宫的门槛踩了个遍。 有因为陆昭容的死而决心好好养身的,有放风筝跟风筝一起挂到树上的,还有着手管理后宫,情绪烦躁导致上火的。 在繁忙之余,他们也挤出时间来分享八卦。 “刘大人是从昭妃娘娘宫里出来的吗?” “是啊,昭妃娘娘近来有些食欲不振,我上次去的时候让她吃些开胃的食物,她吃了几顿辣,嘴角起泡不说,脸上还长了痘,更加食欲不振了。” “那您是怎么治的?” “昭妃娘娘家乡靠近蜀州,爱吃这一口却又吃不得,再加上心情躁郁,就是太上老君的灵丹妙药都治不了,还能怎么办,开点下火的药,让她放松心情。” 刘太医叹气,又问对方:“你是去给哪位娘娘看的?” “文昭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