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生孩子。 虽说有墨成看着,严家另立新帝的可能性不大,但有了皇子,皇后就更有底气,严家就更有干劲儿。 话说回来,他们秦家要另立新帝还是很容易的。 可惜她爹立志当千古名相,她哥是个没花花肠子的,她舅是个商人。 上首,太后注意到侄女的不对劲。 “雨旋怎么眼睛这么红?”太后关切地问道,也没有避嫌的意思,招手让罗婕妤上前来。 罗婕妤走上去,双手握着太后的手,低着头说:“雨旋来晚,耽误了给您请安,心中愧疚,实在是难安。” “有耽误时辰么?”太后偏头问自己的宫人。 她的陪嫁:“没有,时辰还早着呢,圣人还要一会儿才能来。” 至于太后抱怨“皇后越发架子大,请安越来越晚”的事情,已经被慈安宫的人忘掉了。 “所以是谁说晚了的?欺负新人不懂么?” 太后朝着众嫔妃看去。 她生得和婉,没有一般上位者的傲慢,但这一眼极有威势,叫所有人都避开。 王婕妤脸色煞白,连忙站起来给太后跪下:“臣妾看不准天时,担心误了时间才对迟来给皇后娘娘请安的罗婕妤有些不满,望太后娘娘见谅。” 皇后宫里有西洋钟,宫人报时极准。 她们一路赶,才险险准时抵达慈安宫。 “王婕妤。”太后语气缓缓,“哀家记得,你是皇上潜邸时的老人。” 王婕妤深深低头:“臣妾是。” “你在王府时,话便很多,事情也不少。哀家方才说什么来着?” 太后拿起桌上的茶盏摔在王婕妤面前:“哀家让新人恪守本分,侍奉帝王,不使我们忧心。你身为老人,却没能做好榜样,着实让人失望!” 王婕妤浑身颤抖,额头狠狠地贴向冰凉的地面:“臣妾有过,请太后娘娘责罚。” “哀家这里有几本原打算给新人打发时间的宫规,你拿去抄上十遍,就算是块朽木,也该记住三分。” “谢太后赏赐。” 王婕妤轻舒一口气,还好只是罚抄书和思过。 她本就无宠,这点惩罚不算什么。 自始至终,皇后都没有为王婕妤说话的意思。 太后也是要立威的,她劝了只会伤自己的面子。 秦玉逢眼瞧着罗婕妤面露得意之色,手往桌子上摸,没摸着瓜果,只好端起茶喝一口。 精彩啊,精彩。 太后拉着罗婕妤,从宫室是否布置妥当,问到手底下的人照顾尽不尽心,一会儿的工夫,就赏了一套黄花梨家具,两匹蜀锦,八匹缎子,两个宫人和好些头面。 就像皇帝会特意在秦玉逢给皇后请安的时候赐给她封号一样,太后也是特意选这个时候当着后宫所有人的面赏赐罗婕妤。 这其实有些出人意料。 因为在许多人看来,太后小心低调,又不沾宫务,佛系得很。 就算对罗婕妤有所偏爱,也会稍微避嫌。 结果就差没宣布“这是我的心肝宝贝,你们针对她就是在针对我”了。 太后其实最开始是想要避嫌的,但罗婕妤今天的表现戳中了她的心病。 她在先帝后宫里当了二十年的婕妤。 也是这么一个孤立无援,被人嫉恨仇视的状态。 她没有过盛宠,罗家当时也朝中无人,却将一对儿女养大成人,其中的艰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现在她已是太后,怎么能叫侄女步她的后尘呢? 皇帝下朝过来时,便见到这样一副姑侄和谐,儿媳在一旁笑容僵硬的场面,他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却很快收了表情,利落地给太后行礼:“儿臣给母后请安。” “快起来,快起来。”太后一下子松了罗婕妤,虚扶皇帝一把,待他上了台阶便拉到身旁坐下,“你今日下朝早些。” 皇帝面上带笑:“今晨收到捷报,西戎投降了。” 听到这个消息,皇后、静妃和舒贵人表情都是一喜。 西戎投降是大捷,她们都有在前线的家人,等班师回朝,多少都会有封赏。 但要说谁得头功,肯定是主帅,也就是秦玉逢的哥哥秦跃。 大家一下子又将罗婕妤抛到脑后,隐晦地看向秦玉逢,却只见她表情淡定,仿佛此事与自己无关一般。 是哦,她还有即将就任内阁首辅的父亲,和本朝唯一的异姓王外公,她的兄长再怎么封赏升官,都越不过这两位,自然觉得平平。 面对这些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秦玉逢又端起茶喝了一口。 等前线的将士回朝,又有好戏看了。 罗婕妤柔情似水地给皇帝请安,只得到一句“起吧”。 对方连个眼神都没有给她,之后又讲起她无法插嘴的朝事,她站在原地,一时陷入尴尬。 “妹妹要在这里略坐一会儿么?”皇后突然说道。 上头摆的是一张宽敞的软塌,太后坐在正中,皇帝居左,皇后居右。皇后朝着右边让了些,轻易便露出来一人的座位。 罗婕妤竟没觉得不妥:“谢皇后娘娘。” 她们一个人敢说让,一个人敢坐,叫满宫人都看呆了去。 这边的历史里虽然没有慎夫人,却也有差不多的历史典故,那位的下场可是惨得很。 这罗婕妤才第一次侍寝,就敢与皇后同坐,以后还得了? 正跟太后说话的皇帝骤然转头:“皇后的规矩不似以往好。” 皇后站起来半跪在地上:“皇上息怒。您进来之前,太后正拉着罗婕妤说话,才说到半道,臣妾只是觉得或许还要续着讲完,才叫罗婕妤坐下稍等。” “罗婕妤视太后与圣上为家人,自然也是臣妾的家人,一家人闲聊,我想着规矩可以先往后放一放。” 她的话很是坦然。 因为罗婕妤已经喊了不下十声的表哥与不知道多少次的姑母,显然是真心把他们当家人,而不是皇帝与太后。 皇帝又瞥向罗婕妤:“罗家单教了你亲疏,没有教过你君臣与尊卑么?” 她脸色惨白,跪伏在地上,话都不敢说。 太后都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她一眼,既恨她轻易着了道,又恨罗家的不争气。 要是有人才,甚至不需要多有才华,只要拎得清懂得进退,皇帝都不会放着罗家的人不提拔,选择启用皇后娘家人。 一天天的,就知道做梦和炫耀! 恨归恨,一想到侄女才十五岁,她又心疼起来:“好了,雨旋年纪小,又一向同我们亲近,一时没有注意,以后多教教便好。” 经典的“孩子还小”。 皇帝有些头痛,但还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没有多苛责:“回你自己的位置上去。” 他没有顺着皇后的话问太后方才在跟罗婕妤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