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亮的这部分,自然是参赛选手们表演的舞台。稍稍暗的对面一排,坐着四位评委嘉宾,他们都是来自北大和清华文学院的教授。 而灯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底下的观众席了,黑暗中坐着上千名观众,浚哥和小田田他们就在那里。 整个比赛舞台采用了巨幕穹顶设计,使得参赛选手席与主舞台浑然一体。100多名选手的小站台鳞次栉比,每个人面前都有记分牌和抢答按键,这些都是打个人擂台赛需要用到的道具。 果然是央视级别的全国大赛,这舞台布置和比赛场面,小地方电视台根本拿不出来。 林薇眯了眯眼睛,适应了下强烈的灯光,戴上了耳返,她的左手边站着杨瑾亭,右手边是庄欣欣。 本场诗词大会的主持人是央视当红小生曲建阳。他一出场就引起了现场的掌声不断,接着,曲建阳说了开幕词,再一一向观众们介绍来自不同省份的参赛成员。 当介绍到X省时,三名队员一起听从导演的指令,稳步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灯光聚集,掌声雷动,他们三都有种如梦似幻的飘飘然感。 林薇率领两名队员朝台下鞠了一躬, 再各自做了个简短的介绍。四位评委老师们一起给予他们掌声鼓励。 不一会儿,所有选手都准备就绪。现场背景音乐响起,评委席的灯光逐渐变亮,把氛围烘托的跟春晚差不多。 曲建阳站在镜头前,一身西装革履,帅气地宣布了第一道题:“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本次少年诗词大会,聚集了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优秀少年们……本场比赛的第一环节,就是少年的诗!” 少年的诗! 如此青春风华的题目,真正是切合主题。 林薇和两名队友交换了一下眼神:大家注意了,赶紧搜刮脑海中有关少年的诗! 第一轮团体赛的规则很简单:参赛选手接龙背诵一首含有“少年”两个字的诗。每一组三名选手为一个整体,哪一组率先背不出来少年的诗,哪一组就被淘汰掉。 本轮考验的不光是小选手们的诗词水平,还考验了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淘汰角逐到剩下五支队伍,这十五名小选手,就是第一轮比赛的胜利者。 团体赛一开始,首先要进行的环节,就是抽签决定每组的出场顺序。 作为本省的冠军选手,当林薇上前去抽签的时候,心里默默祈祷:号码越往前越好,越往前越好背,越往后越吃亏,千万别让我们组最后一个背诗。 结果她抽中了【18号】……好吧,起码不是最后一组20号。 抽完签回到了站台上,林薇跟队员们说了一声对不起,她抽签的运气一向特别差,还连累了大家。 杨瑾亭小声回应道:“没事的,我们三个人一起想诗,总会想出办法的!” 庄欣欣也不计较:“林薇,你上上次比赛,飞花令环节表现的那么好,这一次接龙一定没问题的!” “嗯!” 得到了队友们的鼓励,林薇打起了精神——只要实力足够,哪怕晚出场也能逆风翻盘。 …… 比赛的号角一吹响,各路诗词大佬们纷纷亮出肚子里的藏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陌上谁家少年郎,千金美妾规紫光……” …… 第一次轮到他们组接龙时,杨瑾亭给出了一句诗:“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这是王昌龄的《观猎》,描述的是一个少年打猎兔子的场面。 第二轮,第三轮……从第四轮开始,不断有小选手被撞车卡壳,要不是自己想说的诗句被别的选手抢先背了,要不就是实在想不出啥和少年沾边的诗了。 于是乎,场上的选手越来越少,被淘汰的组也越来越多,背诗的节奏和速度在不断地加快。 到了第五轮上,杨瑾亭和庄欣欣都快词穷诗也穷了,简单的少年诗都被前面的组给背出来了,他们出场的顺序还靠后。 还是林薇站出来给了一句:“春风如少年,狂逐无定处。” 这是元朝诗人何中的《春风如少年效程汉翁》。 元诗一向很偏门,没几个高中生会专门去淘元诗看。好在她过来之前背了两本元朝诗选,关键时刻也能顶上去。 到了第六轮,舞台上只剩下了7支队伍在互相厮杀。杨瑾亭刚想好了一句带有少年的诗,没想到被前面的15号战队给背了去。结果下一个就轮到他们队背诗。 三个人都有些犯了难,十秒沉默后,主持人开始倒数:“五……四……三……二……” 台下四名观众都倒抽了一口冷气,难道林薇他们三个,第一轮比赛就要被淘汰了吗?! “陌头车马去翩翩,白面怀书美少年。” 林薇思忖片刻,在最后一秒给出了一句新少年诗,出自唐朝诗人武元衡的《送李秀才赴滑州诣大夫舅》。 “这是武则天曾孙武元衡的诗,小姑娘的知识面很宽广啊。”评委席上的一名北大中文教授不禁给她点赞。武元衡,这也是一个很冷门的唐朝诗人。 到了第八轮上,15号战队的三名小选手被淘汰,还剩下最后一支淘汰名额。 比赛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不光是大家会背的诗越来越少,而且撞车事故连连发生,小选手们几乎都想到一块去了,稍一不留神,就是自己的队伍被淘汰。 好在18号战队有林薇这个开挂般的存在,他们熬到了第九轮上,林薇再给出了一句:“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出自唐朝诗人司马扎的《上巳日曲江有感》。 到了第十轮上,前面的5号战队再次被撞车,三名选手同时卡住,于是主持人倒计时结束,宣布本轮比赛结果—— 5支队伍本轮胜出,18号战队位列其中。 …… 到了第二轮个人闯关擂台赛,考验的是诗词常识,答对一题积累一分,最后算个人总分拼名次。和上一次南京站的个人擂台赛规则一模一样。 这可是林薇的拿手好戏,她上一次就拿过擂台赛第一名,当然,杨瑾亭的实力跟她不相上下。 她和其余的14名选手同时上去抽签,一下子抽中了2号,于是她站在了2号台前,正好对准了一号摄影机。 导演组给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蒋捷的《虞美人》中有云: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请问其中的壮年是指男子的什么年龄段?” 林薇不假思索按下了抢答按键,道:“35到45周岁。”思考时间都没超过一秒钟。 “好!” 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问题是:“曹操有诗云:老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