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了:“如果是你,便不用担心辛弃疾后方不稳了。” 辛弃疾自豪地说:“元晦一心抗金,他只会支持我。” 朱熹之所以辞官归隐,就是因为其反对隆兴和议,向宋孝宗面奏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然而宋孝宗被打没了心气,没有采纳朱熹的主战思想,导致朱熹心灰意冷,远离朝堂。 而如今…… 朱熹向着辛弃疾这边侧了侧头,笑着说:“是的,吾友,吾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 还是那个剧本,还是那个工具人襄阳安抚使吕文焕,拨给了辛弃疾三千官兵。 上一场,朱厚照没用上这三千官兵,但辛弃疾不一样,他把这三千官兵收拢起来,开始操练。 好友朱熹好奇:“幼安,难道你只需要训练三天,就能让这些士兵如臂使指?” 宋孝宗一下子激动起来。 如果是这样,抗金也未尝不可。辛弃疾居然是这样一个练兵奇才吗? “真的吗”三个字才涌上喉咙,宋孝宗就听到辛弃疾无奈的话语:“怎么可能,三日训练出一支如臂使指的军队,那是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的事。” “那你……” “我只是想让他们认一认我这个将领,逼着他们到时候跟我一起冲。” 外面。 霍去病:“冲?” 李靖:“难道他想……” 孙武:“必是如此了!” 懂军事的人已经开始围在一起讨 论辛弃疾这样做的可能性。 不懂军事的人眼中满是迷惑,开始无聊地晃腿。 副本之中,三日转瞬而过。 历史上,元军应该是通过攻下樊城,迫使襄阳压力大增,最后守将不得已开城投降,但在这个幻想副本里,元军是预备直接攻破襄阳。 兀良哈·阿术率领十万大军围困襄阳。襄阳水路多,是以,其中有八万是水军,由刘整率领。 但就算只有两万陆卒,在其他人看来,辛弃疾想以三千破两万,不太容易。历史上确实有不少以少胜多的场面,但那些人要么是所带士兵已经与他经过了长久磨合,人少却听指挥,要么是士兵对将领十分有信心,愿意追随他冲锋。可辛弃疾两样都不沾,他那三千士兵对他不熟,他也没有什么威望能让对方坚信跟着他冲阵可以活下来。 却在这时,两道声音脱口而出:“不!有办法!” 大众齐刷刷看过去,发现说话的二人分别是韩信与项羽。 韩信慢条斯理地拢着衣袖,垂下眼去,显然没把这些目光当回事。 若说韩信是内敛的傲,项羽就是张狂的骄,面对这些目光,他用眼神一个个挑衅回去,就差直接约人干架了。 项羽的亚父范增干脆利落地阖目不去看。他累了——尤其是看过史书之后,心特别累。 * 襄阳之外,士兵泱泱。 宋孝宗站在城头,第一次面对这么多敌军,只能看到军队的头,看不到军队的尾,乌压压一片人头,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的腿都在发抖。 身后,朱熹愧疚地轻语:“官家,草民得罪了。” 宋孝宗恼怒地嘲他:“强逼官家上城头观战,你也知这是得罪。” 朱熹只是与宋孝宗说:“官家若气,待出副本后草民任由官家处置,可现在草民只想请官家好好看看……” 看看你的臣子愿为那一丝主战希望,去以死搏生! 蒙古大军左侧,一处树林中,隐匿着一支不过三千人的队伍,为首的将军面容坚韧,眼神中蕴含着一股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的狠意。 他要赢!他一定要赢! 而他身后,这支队伍里的士兵并非战意凛然,更多的是恐惧,因为襄阳城大门紧闭,他们没办法逃回城中。 他们只能跟着辛弃疾去冲阵。跟不上,就是死。 第506章 高高举起 兀良哈·阿术没有发现, 在暗处,一双狼一样的眼睛在紧紧盯着他的军阵,他只是在观望着士兵, 更远的地方看不到,但他绝不允许目之所及中,有士兵因为害怕战斗而与同袍紧密相连。这样子会影响号角吹响后冲锋的速度,也会使他们在遇上袭击时,更容易发生拥挤与踩踏。 斥候奔跑在军队中, 不停地为兀良哈·阿术带去左侧、右侧、后军的消息,让他得以掌控这两万人。 兀良哈·阿术告诉自己的士兵们:“攻下襄阳, 任意夺掠!” 指令所到之处, 蒙古士兵尽是欢呼。 这是一支为自身利益而战的军队。但为自身利益而战,也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撤退。 辛弃疾的军队更胜一筹。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利益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命。 这三千宋军躲在小树林里, 有的坐在地上, 有的靠着树干, 有的低头沉默不言,有的喃喃自语似乎是在像神明祈祷,但也可能是在轻声念着家人姓名。他们脸色苍白,握武器的手都在发抖。 他们看着辛弃疾,这个背脊一直挺直,目光似乎想要巡视出元军破绽的陌生将军,恐惧之中,又忍不住想去抓住一根稻草。 他看上去确实很可靠, 只要跟着他冲锋, 应该能活命吧?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性命托付给他吧? ——他们只能选择相信, 并且不断洗脑自己:这个人很勇猛, 很可靠,我们跟着他不是去送死! 辛弃疾上了马,回头平静地看着这些宋兵。 这些士兵无可奈何,踩着蹬上马。他们骑术不是很精湛,大多数只是能跑马而已。好多人害怕到上马都脚滑了好几下,嘴唇颤抖:“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你过来。”辛弃疾拿马槊指着其中一个口中不停念自己不想死的士兵,对方一愣,僵在马上,好似一具不能动弹的尸体。 辛弃疾慢慢策马到他身边,笑了一声:“怕死?” 士兵鲁小好低声:“我……不……不敢……” 一个东西呼啸着风投进他怀里,鲁小好反射性抱住,低头一看,认出来这是卷好的旗帜。但这旗帜并不新,非常破旧了,不知它的主人将它揽在怀里,摩挲了多少遍。 “若是怕死,就擎着它紧紧跟在我身后,我必保你不死!” 辛弃疾拍马而出,骏马冲出树林的一刹那,日光将他整个人罩进一层光辉中,黑影细长,仿佛在指出这是一条有去无回的夺命路。 鲁小好被那光亮一刺,本能地闭上双眼,双腿下意识一夹马腹,骏马带着他冲出去,他“啊啊啊——”地狂叫,无意识挥动手里旗帜。 “呼啦——” 旗帜飞扬,大大的“宋”字印于其上。 当冲锋的号角吹响,三千宋兵自知自己没有退路,转身逃跑被追上就是一死,硬着头皮跟着辛弃疾冲。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