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病逝。” “哐当——” “呼——” “不好啦!快来人!着火了!” “快救上位!” “上位!” 乌泱泱一片宫人慌慌忙忙地赶过来,看到上位独自一人在门外,门里不知怎么回事失了火,他们匆忙行礼,又匆忙救火,火情并不大,抢救得及时。 这动静还惊动了马皇后和太子、众亲王、公主,大半夜匆匆赶过来,正要询问朱元璋有没有事,宫殿怎会失火,却见丈夫/父亲坐在宫人搬过来的椅子上,满面怔然地对着火光。 谁见过洪武大帝这副模样! 儿女们不由自主停下脚步,马皇后望着朱元璋,心底一痛:“重八……” 这是碰上什么事了? “老马。”朱元璋听到老妻的声音,回头看她时,竟有些鼻酸:“佛家说因果报应,道家说福祸无门,唯人自招,俺是不是杀孽太多,才有了报应。” 要不怎么会中年丧孙丧妻,老年丧子呢? * 永乐大帝将炸弹放下后,向神女请求让他回去自己的世界。回去以后,他整宿没睡,独自端坐到天明,翌日,与自己和解,虽继续囚禁建文余孽,却允许他们能够成亲、生子。又暗中对太子交代:来日登基,释放他们,以收买人心。 他是和解了,朱元璋没办法和自己和解。 “俺去问问神女,能否逆天改命!” 在和亲人们说完今晚的重磅消息后,朱元璋猛然站起来,先是被马皇后拦住:“重八,不必管妾,救标儿即可。妾平日里有太医照看着就行。” 随后又被朱标拦住:“爹,不要因为我去消耗神女耐心,让太医日日给我诊脉即可,有甚不适,我自己也注意 着些。不过娘那边不能不重视,爹你只问娘的事就行。” 朱元璋看看妻子,又看看儿子,洪武大帝此刻心中一沉,他深刻意识到,就算他想,老马和标儿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生死去惹烦了神女,给大明带来损失。 “你们先回去睡吧,俺一个人静静。” 赶走了忧心忡忡的家人们,朱元璋才放肆地在空无一人的新殿中破口大骂:“他奶奶个熊!怎就落到这般境地!有什么冲俺老朱来啊,孩子那么小,做过什么恶事,老马是个好人,又善良又从不欺凌弱小,怎么就报应到她身上去了!还有标儿,标儿为人仁厚,从未因自己身份做过欺男霸女,鱼肉百姓的事,老朱把他养那么大,将自己的班底都拿来给他用,就等老朱两腿一蹬,他能自己接班,他怎么……怎么就那么不孝顺呢!” 洪武一十五年,那时候他都六十多岁了,哪有精力再去培养一个继承人。 难道现在就开始做两手准备? 这个想法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又被朱元璋倔强地打消。 “俺不信命,俺偏要试一试!” 他抬高声音:“来人!” …… 第一日,在朱元璋没有特意隐瞒的情况下,朝中大臣们都知道上位大半夜将太医院全体叫了过去,拿着本医书,将太医们分隔开来考察医书知识,凡有不识者,或是答得内容被三个以上太医否定者,上位必会大发雷霆,怒斥:“如此怎能看护贵人身体!医书都不曾读透,你当什么太医!”当堂拖出去打一十庭杖,逐出太医院。 百官面面相觑。 上位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严抓起太医来? 不过,只是打一顿逐走,而不是下狱处斩……上位脾气变好了? 到了上朝时,朱元璋更是要求朝臣们拿出个章程来——他要建立一所医学院,还要把太医院考核制定得更精细,杜绝一切庸医混进来。 之前听说子孙后代的太医里有个屠龙太医,他都没这么大动作! 不过,建医学院的事情和百官利益无关,他们便也不吭声。然而在朱元璋再次提出要迁都时,一个两个又开始了阻拦。 朱元璋脸上越来越冷森,目光凉凉划过众臣脸上,再在李善长面上稍待片刻,收回眼前。 看来,丞相这个位置果然不能留着。有丞相在朝堂上,权力永远分散,如果他能把权力聚拢起来,以后推行什么政策都能方便很多。 怀揣着这个想法,朱元璋再一次将迁都的事按下不提,然而百官只把这种麻痹当成是自己的胜利,脸上不免露出些微喜意。 * “一群傻子。”私底下时,朱元璋轻嘲出声。 真当他朱元璋不会隐忍? 朱元璋已经坚定心思要废除丞相位置,独揽大权,不过,同时他又有些好奇:历朝历代都没废除丞相,自己这么做,后世朝代会不会顺着继承下来?就如汉承秦制,唐承隋制? 他试着去问神女,神女不在家,倒是神兽懒洋洋趴在垫子上,和他说:“你在想什么呢,你把丞相废了之后,你家老四因为忙不过来,又弄了个类似的制度,叫内阁。” 朱元璋:“???” “没了丞相,丞相的活谁来干?” “俺自己干!俺不怕累。” “你是穷人家里出来的,不怕苦不怕累,有精力处理所有政事,但你儿子可吃不消,但好在你儿子行军打仗多,能吃苦,内阁也就是协助皇帝处理处理政务,但往下几代嘛……” 朱元璋脸一下子黑了。 往下几代,子孙娇生惯养,怎么可能有精力夜以继日处理政事。明君还好,多多少少会管理一些,碰上昏君,那可真是……丞相制度废和没废没什么差别。 五彩小蛇还嫌刺激得不够,语气雀跃地说:“内阁势力越来越大,和实际上的丞相没有差别,后来更是有位内阁首辅……你猜他说过什么话?” 朱元璋现在哪里有心情去猜这个,满脑子都是之前居然没把老四打一顿,亏了。 这忤逆玩意儿,不知道祖宗家法不可违背吗! 五彩小蛇也不在乎他没回答,幸灾乐祸地大声宣布:“我非相,乃摄也。” 第492章 太宗成祖 谢邀,人在明初洪武四年,已把朱元璋气懵。 “就是这样,衣衣,我该怎么办呀?” “交给我处理!” 青霓火速从其他地方赶回来。 下一秒,朱元璋听到神女声音:“怎在此地?” 神兽飞也似窜进神女怀中:“主上,我刚和他说了一下内阁的事,他就被打击成这样了。” “内阁?”神女轻轻扫一眼朱元璋脸上表情,好似已知晓前因后果,遂好心告知他:“不必担心,你们凡人说过,车到山前必有路,内阁兴起够,后世皇帝又开始应用厂卫制度来约束内阁。厂是东厂、西厂,卫是锦衣卫。” 听到这里,朱元璋表情起了微妙变化,有高兴:“哼,这群呆娃子也不算蠢到家。” 至于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