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个昏君呢? 真当我大明上下风气清明,不克扣军饷的嘛? 当一个国家没办法保证军队的饷银时,这个国家离要完也没多久了。 五彩小蛇歪着蛇头,接着朱元璋的话说:“还和一些贪婪宗室有关。” 朱元璋的视线在五彩小蛇身上一停:“神兽所言甚是。所以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能够让俺子孙后代吃饱喝足,还不会损伤百姓。” 系统诧异:“还有这种好办法?” “是啊!”朱元璋声音里都带着兴奋:“朝廷没钱,俺可以让朝廷印钱,谁没钱就给谁发钱,这样就可以把宗室的永业田收回来了,同时,他们也不会去强占良田,良田就可以给百姓耕种。” 多好的办法! 他还问:“也不知其他朝代有没有宗室问题,也不知是怎么解决?” 五彩小蛇转头去看神女:“主上,我能不能说啊!” “嗯。” “那我说啦!”五彩小蛇高高兴兴地从神女怀中跳出来,变成大蛇,盘在云上:“中原之外有个帝国名为奥斯曼帝国,他们有一条奇特法令,新苏丹……哦,意思就是新帝,新帝登基后,要把所有兄弟都杀死,甚至有时候还需要把亲生儿子都杀死,以维护统制。” 宗室们心口狂跳不止:“什么?!” 这确实没有宗室问题了,毕竟连宗室都无了,哪来的问题。 朱 标脸色难看:“如此冷血无情,日后无宗室相帮,如何能坐稳皇位,又如何能将守住国家,将其经营得强大。” ——洪武时期,藩王还要去守九边呢。 五彩小蛇抖抖尾巴,像是在调侃:“奥斯曼帝国,国祚六百二十四年,可能就是因为每一代都是从血腥中拼杀出来,又没有宗室蛀虫为国家增加负担,才能维持那么久国祚呢。” 朱元璋的大脑根本冷静不下来。对于他这种重视亲情的人来说,根本没办法想象这种事情: “此是秦二世胡亥之举,天理难容!何况若是皇帝不慎出什么意外,帝国岂非绝嗣!” 他思考片刻,断定:“运气之举!” 五彩小蛇点点头:“确实,有一次差点就绝嗣,从那以后这条法律就慢慢废除了。” 皇帝、宗室、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这才是正常情况。 耐不住有人作死,多嘴问了一句:“这条法律持续了多长时间?” 五彩小蛇:“二百五十九年。” 众人:“……” 这可比中华大部分朝代存在的时间都长。 难道养蛊真的能…… 这些人脑子里刚冒出这个想法,又立刻如临大敌地按下去。 算了吧,太看运气了,奥斯曼帝国是运气好,二百多年没碰上绝嗣情况,他们可不敢赌。 朱元璋转移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么?” “有啊。隔壁有个国家,宗室也是一窝一窝生,他们的做法是把不能继承皇位的皇子塞去当和尚,当和尚的皇子一般都绝后了,除非出家之前留有子嗣。” 朱·真的当过和尚·元璋呆住。 这、这也行? 朱元璋二儿子,秦王朱樉当即跳脚:“不行!俺不能接受!” 其他儿子也点头如捣蒜。 第486章 六百年后 朱樉已经十五岁了, 长得一副人高马大模样,身量几乎与朱元璋这个四十三岁的人等同。 看得出来,成长过程中获得的营养很好。 这更让青霓想起来历史上, 朱樉热衷口腹之欲,因饮食不合胃口, 数次对庖厨大打出手,惹得朱元璋下旨,用“你多次侮辱厨子,小心以后被厨子毒死”的话来告诫他对厨子好一些。 但这个还不是最让青霓愤怒的,秦王朱樉这个人十分暴虐,动不动就打人, 甚至会因为下人没能帮他找到画中人, 把下人或是剜去膝盖, 或是活活打死。而且,他还会在军民家中搜刮寡妇,陆续作践身死。除此之外, 还有不少人命被他所害,全记载在朱元璋亲笔所写的《祭秦王祝文》里,里面列举了朱樉桩桩件件恶事。 朱元璋这个人有些奇怪, 历史上那么多作恶宗室, 其他皇帝要么不罚,要么只罚暴露出来的这件事,但朱元璋不仅不为儿子掩埋罪状, 还把这些都列在祭文里,直说:“你做出这种事就是死有余辜!” 但要说朱元璋多在乎儿子残害百姓的事吧……也没有。 在得知朱樉的过失, 他就勒令朱樉回京, 让朱标去朱樉封地里安抚百姓, 但等朱标回京城,向朱元璋求情,他也是顺水推舟,轻轻松松揭过此事,还让朱樉继续回封地当藩王,导致朱樉没有任何悔改,后来还为了搜买珠翠,逼得人家破人亡。 不行。 不能想了。 还没做过的事情,她作为旁观者,不能先一步给对方定罪。当初胡亥那事,是当事人始皇帝得知未来后,自己决定要处罚胡亥,并非是神女干涉。 青霓在心中再三告诫自己不可因身怀力量而傲慢,但头发和瞳色不免泄露出神女在忿怒。这一变化,明初君臣不免心中猜测:难道神女是想让宗室当和尚,所以才会在秦王跳出来后十分不悦? 朱樉愣愣盯着神女看。 五彩小蛇不高兴了:“你看什么!” 朱樉也是被从小宠到大的主,脾性还很爆裂,敏感察觉神女不喜欢他,故意提高声音:“俺哪里招惹神女,让神女这样排斥!” 神女看也不看他,望向朱元璋:“最高统治者会为了不相干的人杀自己的亲儿子么?” 朱元璋惊疑不定:“这……” 神女平静地叙述:“不会。” 祂又问:“太子心中,百姓性命和兄弟王位孰轻孰重?” 皇太子朱标依然能保持良好的仪态,不卑不亢道:“回禀神女,此事并非非此即彼……” 神女依然语气平静,却打断了朱标说话:“百姓性命不如兄弟王位,百姓遥远,兄弟却是手足——太子友爱,史书上众口一词的宅心仁厚好太子。” 朱标有些不明所以。 他不懂,为何上一次见面还很友善的神女,此次居然如此……喜怒无常。 神女闭了闭眼,似乎在平息什么。发色却褐红得几近干涸的血迹。 无人敢出声。 许久后,神女手中出现一本书籍,这书籍到了朱元璋手里。 朱元璋翻开一看,入目是自己的字迹,但他并没有写过里面的内容,很快,他就明白了——这本书来自将来的自己。 他迅速浏览,看到里面对各亲王、郡王伤天害理事件的记载,脸上表情变幻莫测,渐渐趋向于一片冷凝。 他立刻明白过来,将来的自己为什么会把这种事记载下来。 “他”不喜儿子残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