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哈、哈哈,俺无甚见不得神女的思想——俺问心无愧!” 曙色长发垂在神女肩上。看头发颜色能看得出来,祂确实被逗乐了,就连嗓音都轻快许多:“至于生产力……你们亩产二百升左右,可有错?” 朱元璋摇摇头:“没错。” “刚开国时,人少地多,假若你颁布一条政令,百姓开荒多少田地,就能拥有多少田地,如此,依照你前年颁布民田亩税五升之政策,百姓若能有田五六亩,在纸面上看,不计较各处剥削,是否就能生活得很好?若能开荒个十亩田,是否就能成为富裕人家?” “……” 那“纸面上”和“不计较剥削”听上去特别刺耳,朱元璋顿了顿,才语气恭敬地说:“是这样不错。” 神女伸出一根手指,池塘水便有一小团跳到祂指尖,捏成长耳兔子,兔耳朵一阵乱晃。捏成晶莹水花,花瓣似果冻,中间有水珠滚动。还捏成一个小茶碗,在祂指尖滴溜溜打转…… 水珠映着又变回去的漆黑眼眸,神女语气冷淡下来:“五十年之后,风气开始变化,百姓手中本来有十亩地,如今只余七亩,剩下三亩被官吏,被豪强贪走,但因着朝廷兵力强盛,耳目还算聪敏,官吏豪强还愿意交两亩地的税,自己贪一亩地,朝廷税收有所减少,但还算丰裕。” 朱元璋忽然兴高采烈一拍大腿:“俺明白了!” 神女:“嗯?” 旁边,朱标对着亲爹露出崇拜眼神。 朱元璋嘴角上移:“标儿你瞧好,这并不难。” 他让宫人去拿三十双箸来。 “这十双,代表朝廷能收上来的税,这十双,代表贪官手里有的钱财,剩下这十双,就是百姓拥有的地。每一根箸都代表一石粮食。” 朱标站在桌子前,眼皮揉得红通通,竭力透过水雾去看。 朱元璋:“一开始,大家都有饭吃,大家都能活。但贪官不会知足,他开始贪百姓的地。但又怕朝廷知道,所以只昧下来一小部分,剩余一大部分还给朝廷交税,所以朝廷税收有所减少,明面上看却不大看得出来。” 朱元璋拿起朝廷那边的一根箸,掰断放到贪官那边,拿起百姓一双箸,还放到贪官那边。 现在是—— 朝廷:19.5根箸。 贪官:22.5根箸 百姓:18根箸。 “朝廷还有钱,百姓虽然从之前足够温饱到勉强温饱,但至少是能活着。但是——” 朱元璋再次拿起箸分配。 “贪官不可能只贪一时,他们继续掘皇朝的根。在皇朝第一次出现昏君,顾不得底下时,他们更大胆了。拿了百姓三双箸(6根),却只上交给朝廷一半税收。” 桌面上又变成—— 朝廷:16.5根箸。 贪官:25.5根箸 百姓:12根箸。 朱标问:“为什么代表朝廷税收的箸在一直减少?朝廷不是一直有在收税吗?” “因为……”朱元璋垂下眼,掩去眼底冷意与刀光:“百姓地里收成常年是二石左右,收成是定数,税收总额也是定数。所以,蛀虫拿得多了,朝廷就只能拿得少了。” 朱标恍然大悟:“所以,越到后面,贪官拿得越多,朝廷收上来的税越少,百姓手里的地被拿走,渐渐吃不起饭,就会造反。而如果亩产能增多,一根筷子就代表粮食十石、二十石甚至三五十石,那不管贪官怎么贪,百姓和国家还是能有余粮——这就是生产力!” 贪官当然是无底洞,但国家那边有余粮后就能扼制贪官,让他们不至于贪得太过火。 “对,这就是……”朱元璋看向神女,恭敬地问:“神女,俺没有理解错吧?这就是生产力。” 神女不由莞尔:“确是此意。” 朱元璋先是高兴,而后声音沉闷下来:“亩产提升不易,这三百大限……看来也很难突破。” 那确实,中华上下五千年,亩产基本是在十石内打转,直到科技发展,又是化肥,又是科学种植,又是培育新种,又是机械耕种,这才突破了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先不考虑,得保证小农经济下,在天灾打击中存活,再谈其他。 青霓从系统自带仓库里拿出一篮红薯,放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这是何物?” “新粮种,你自拿去种。篮子底压着种植方法。” 朱元璋点点头,一头雾水地把红薯带走了,一边走,一边绞尽脑汁。 这亩产……要怎么提高呢? 正琢磨着,身后传来神女轻轻淡淡,却含着笑的嗓音:“生姜味道太重,下次还是换一个物件藏在袖中吧。” 朱元璋身体一僵,袖子里那块生姜一时间无处安放。 原来神女早就看出来他们父子在做戏?! * 等朱元璋父子走后,青霓再次给自己倒茶,浅尝一口。 茶水温热,入口生津解渴,茶味苦涩短,回甘快,青霓凭借自己贫匮的品茶知识,猜测这应当是好茶。 然后对系统说:“虽然红薯已经被穿越写烂了,但它确实很有用。很适合古代救急。” 五彩小蛇摇晃着尾巴听,时不时还插上一句自己的见解:“衣衣你之前特意去明末拿红薯,是不是怕你那个时代红薯不适应这边土地气候?怕它会出问题?” 青霓点点头:“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出问题, 但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有红薯后,想让它代替主食很难,但至少天灾救急,能让人死得更少一些。 五彩小蛇再次晃晃尾巴,抬起蛇首,忧心忡忡:“可……衣衣你为什么不太开心?” 玛丽苏的头发泄露了玛丽苏的心情,肩上垂散下天水碧,想让系统忽视都难。 青霓放下茶盏,手指漫不经心抹去唇角水渍,道:“我不开心不是因为红薯,是因为我想到一些事情……” 她沉默一会,拍拍蛇头:“统统,陪我出去走走。” * 朱元璋抱着红薯篮子来到宫里菜园子旁。 这菜园子里的菜是他亲手种下,长势喜人。 朱元璋拿起农具,在菜园子旁边埋头刨地起垄。朱标便也随着父亲在此地耕种。 “标儿啊,俺和你说……呼哧呼哧……做人不能忘本……呼哧呼哧……要时刻记得民间疾苦,比如这种地……呼哧呼哧……农人种地特别辛苦……” 一场耕种下来,朱元璋擦擦额头汗水,转头对朱标说:“俺预备着过段时间,待你几个弟弟都大一些,便送回凤阳老家居住几年,以免他们久居深宫,不知民间事。” 朱标艰难地喘息两声,放下农具往垄上一坐,双腿大叉,毫无皇明太子雍容华贵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