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人一听说这是小官人的要求,爽快地将相应种子种下去,有些农人迟疑不决,或是打算阳奉阴违,但玩家们这次一反常态,态度坚决,如果不听从官府指挥,就取消所有政策优待。 岳飞有些讶然:“飞还以为主公仍会怀柔……” 比如他们不听就不听,等经过两三季作物成熟后,他们发现产量大增,自然就会跟着学了。 不怪岳飞会惊讶,自他认识玩家们以来。玩家对百姓几乎可以说是予取予求,将百姓看得很重。 玩家们比他更惊讶:“五郎,你没那么天真吧?一个势力,既要能柔,还要能硬,不然迟早要出事。” 试想,一个政权颁布政策,底下百姓都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去对待,这事情是多么可怕。 这还能被称为政权吗? 岳飞不好意思地说:“我晓得,但我以为……” “你以为我们会不懂这个?” “咳……” “哎呀!五郎你不用担心!别的我们不会,键政我们最会了!理论知识特丰富!” “?” ……什么政? 岳大佬茫然。 * 总之,大蛇军麾下官员特别欣慰看到主公懂恩威并施这个道理,而农人在政策强令之下,不得不按照官府要求去种植物。 第一年看不出好处,反而因为规定种作物后,只能一年一熟,没办法和以往一样两年三熟,粮食变少,众人议论纷纷。 有百姓依旧固执的相信小官人,哪怕被人嘲笑是愚昧无知,他们也梗着脖子说:“我们这条命是小官人给的,我们的家也是小官人保护的,我们相信小官人做事一定有缘由,他们心里有我们这些泥腿子!而且,就算没有缘由,就算他们走错路,我们也愿意跟着小官人走一走,他们不会一直走错路!” 也有百姓害怕,骚乱,尽管才在一个州推行,但是看玩家们那态度,迟早会推行到整个江北……让粮食产量减少,那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人心浮动。 玩家们安之若素。 陆宰他们……也安之若素。 倒不是盲目相信主公,而是已经非常熟练地给主公扫尾。不就是人心浮动嘛,找些其他事情稳一下民心就没问题了。 当然,相信还是相信的,不然早就有人前来了解情况,视情况决定要不要上谏。 第二年,一号田从小麦转种芜菁,二号田从芜菁转种大麦,三号田从大麦转种苜蓿,四号田从苜蓿转种小麦。 这下子可有人回过味来了,这不就是一块地,一年种粮食,一年种肥田作物吗? 他们以前也是差不多的做法,连着种两次粮食,然后种一次肥田作物,然后再种两次粮食,再种一次肥田作物,如此轮着来……二者之间,有甚区别?难道小官人们指令里那些作物,比他们自己挑作物好? 然后,就有人发现—— “小麦、大麦和芜菁都可以给人吃,保证能填饱肚子,同时,大麦和芜菁也可以给家畜吃,而且芜菁还能保存到过冬。苜蓿肥田效果,竟然比我们往年所种大豆、胡麻还要好!” “哇——” 百姓哗然。 临近两个州,其中有农人心思灵活,连忙过来观察地里情况,他们都是经年老农,一眼就能看出来地里肥力确实好了很多。 回家后,等到下一次耕种需要肥田时,立刻把大豆收回仓库里,换上苜蓿种子。 还有一些人更加有魄力,一咬牙,学着试点州第一年的种植,往地里种上相同作物。 到第三年,玩家们说怎么种时,试点州农人已经不再有怨言,乖乖跟着种,然后,他们惊喜发现,经过前两次调养,第三年收成时,亩产竟然高达五六石! 老天!五六石!以前的亩产才半石一石,极好丰年才有两石!!! “还没到最多的时候。”十五岁的青霓笑了笑,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四田轮作,还有最后一轮没有轮完。” 第447章 圣人番外 农人们不知还有第四轮, 他们光是看到第三轮的收成,便是手舞足蹈,拉着熟人不厌其烦地说着亩产。 他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 大赞誉, 便翻来覆去地震惊:“怎么会这么多!怎么会这么多!” 农人会种地,但他们大多时候都是种一辈子地种到老, 总结不出道理,只是凭直觉, 靠经验, 然后将经验教给下一代。他们不懂育种知识,只知道要挑出好种子等待来年,他们也不懂什么作物肥田效果最好,只知道要轮种——若是实在吃不起饭,或许连轮种都不会做, 只埋头去种粮食。 他们知道种豆子休息土地会让来年收成更好,却不知道如果不这么做,后果会有多坏。他们觉得土地和人一样,忍一忍, 先连着操劳几年,等熬过这段时间, 再休息也不晚。 这时候就需要政府来指引,来强制要求他们怎么做。 强制完了,就可以解释解释原因。 十五岁的青霓往田埂上一坐, 烤着馒头片,周边都是农人, 他们一个个像是教室里的小娃娃, 排排坐, 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灼灼。 “之所以亩产会那么多……”十五岁的青霓说。 农人屏住呼吸,还将小腹往腰带里面缩一缩,整个人都紧绷起来。 十五岁的青霓:“是因为之前土地都没有得到太好的休息。你们是种两轮歇息一轮,不是不好,只是没有我这个效率高,更能利用土地。” 若说只是那种模式,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四田轮作,利用率足足有百分百! 自然效果爆棚。 其中一个农人听懂了:“就像俺下地特别累,之前是坐在树根上小小眯一下眼睛,休息休息,现在就是美美睡一觉,这两种休息对身体来说非常不一样!” 十五岁的青霓将烤好的馒头片递给那农人,直视双眼:“谢谢你替我解释。解释得很好。” 那农人手足无措接过烤馒头片,又挺起胸膛,好不得意。其他人略带羡慕地看着她:这妇人好生厉害,被大官夸了!还有这喷香喷香的炸物吃!不过这解释确实更加通俗易懂,她能得到大官夸奖也很正常。 十五岁的青霓又说:“这四种作物都可以换,只要保持粮、肥互换,每一块田在三年间不会种植同一种作物便可以。” 又有农人操着乡音浓重的官话问:“换了作物后,收成还能这么好嘛?” 十五岁的青霓:“可能更好,可能变坏。天底下作物千千万万,需要试一试才能知道哪种组合更好。” 目前交出去的最优组合,也只是他实验过的作物之中,搭配起来最佳的组合,在实验之外,或许还能有其他搭配。 十五岁的青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