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33(1 / 1)

后世之影扑面而来。 大江东去,一个个朝代在汉武帝眼前掠过,乱世与盛世交替,繁华与萧条起伏,变动的国度,不变的是—— 晋书说:其人皆云汉人子孙。 北齐说:不得欺汉儿。 唐盟文说:蕃有兵马处蕃守,汉有兵马处汉守,不得侵越。 隋说“汉将”,宋说“汉心”,明在平倭诏中说“汉家之德威播闻”。 “这、这是……” 刘彻看向神灵,瞳孔扩大,竟好久才反应过来,一副木呆呆样子。 神明答:“这是你。” “孝武皇帝汉世宗,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灭百越七郡,降昆邪之众,北攘匈奴,东征朝鲜,西伐大宛,百蛮服从,立汉人万世之基,不论中原朝代多变,四夷视之,犹是汉土。纵汉朝已亡,汉家长存。” “这是我?” “这不是你。” 画面消失无踪,萤火点点散去,刘彻大笑。 他感到了喜悦。 “天神所言极是。这不是我。” 那些荣耀,那些赞誉,尚不完全属于他,而是属于孝武皇帝。 但是,他会让它属于他! 仙山虚无缥缈,长生尚未有道,无聊的大汉天子如今重新找到了目标。 挑战他!超越他!征服他!俯视他! 月光浸透河面,凛凛映在他眼中,“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刘彻眼里锋利的光芒几乎令人胆战心惊,“那是他,不是我。” 第282章 再治黄河 刘彻踌躇满志, 就要拜谢精卫,回去召心腹重臣好好商议怎么超越历史上的自己,然后,他就听到精卫轻声说:“今岁有雪, 三月, 平地厚五尺, 至夏, 大水成灾,关东地区饿死者数以千计,” 刘彻脸上浮现出凝重表情。 夏, 大水成灾,现今已是二月,也就是说, 最早四月, 最迟六月,关东便会发大水。毕竟,精卫只说了三月下雪, 没说四月雪就不下了。 水灾一出,损失的不止是人口、粮食, 还有民心——以往他对民心不是特别在乎,过得去, 稳得住就行,然而, 若是不想史书上再来一句“有亡秦之失”, 他就得好好度过这一灾。 “再多, 我也不能说了。”祂带着怜惜与无奈, 道:“小难我可以凭着私心干涉, 大难,得靠你们自己。人间终究属于凡人。” 主要,史书上也没记载这次水灾究竟是哪一处河口决堤,连具体月份也没有,只说是元鼎二年夏,不然,她管什么凡人人间,神仙人间,救人最重要。 刘彻微微拱手,“多谢天神援手。” * 濮阳县。 汲黯目光落在面前那一排房屋上,他走上前,敲响了一家门。 不一会儿。 “谁啊?”门中传来问声。 汲黯张张嘴,好多次都没能发声,直到对方又问了一句,他才呆愣愣地说:“是我。” 门兀然往后跳开,露出老妻那张陌生而熟悉的脸。 ——他出任太守那些日子,常年将妻儿置于老家,之前小儿子在他身边,仅是过来住几个月。 他进了家门,紧紧抓着老妻的手,亲吻了蹒跚学步的孙子,见了愈发坚毅的大儿子,搂抱了归家的小儿子,他们安宁地聚在一起,话不多,却非常祥和。 汲黯没有谈自己这次去匈奴是抱着十死无生之志,他只是与老妻慢悠悠走在河边,风拂过,“沙沙——”草叶轻轻摇晃,风吹着他们面颊。 “陛下撤了我淮阳太守之位,又任我为太子太傅,我请辞了,如今归家,往后能有更多时间陪你们。” 然而,一个月后,官吏骑着快马,气势汹汹冲进濮阳县,带来天子书。 “河即将发大水,急令汲黯归京,商治河之事。” 汲黯顿时正了正衣冠,面上是近乎肃穆的郑重,“臣领命。” 他回到里屋,翻出来一个小盒子,盒子时时擦拭,光洁亮丽,他摸着它,沉默不语。 老妻抱着孙儿走进来,抚摸着他脸颊,摸到了他鬓间灰白的发丝,“一定要去吗?”没等汲黯说话,她就接着伏在他身上哽咽:“你身子骨一直不好,从漠北回来后,陆陆续续病了大半个月,几乎起不来床,现在又去治河——你如何能受得了那苦楚,你性情耿直,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若是活着还好,若是一病不起,让我们这家子怎么办!你看看你孙儿,他才一周岁啊!” 孙儿被塞进汲黯怀里,牙牙学语的幼儿咿咿呀呀叫,“大——大——大父——” 汲黯整个人都僵住了,任由孙儿在他怀里闹腾,小小软软一团,脆弱得就像一块琉璃。 老妻又说:“你已经辞官了,不去也并非抗旨,而是拒绝征召,天底下拒绝皇家征召的人多了去了,不犯法。” 汲黯满眼血丝,颤抖着双手将孙儿抱还老妻,咬着牙说:“一家哭何如一郡哭。” * 未央宫还是原先样子,壮丽宏伟,金碧辉煌,汲黯步入天子召见臣子的殿中,听到天子言:“精卫告知,今岁夏关东有大水,饿死者数以千计。诸卿商议之后,疑心是瓠河口。” 瓠河口在濮阳县北十里。 汲黯第一反应并非是家中老妻幼孙,而是夏日的桑葚。 他庄重地跪下去——这大礼径直惊了殿中好几位大臣。他们震撼地盯着汲黯,脑回路一直往他是不是叛国了准备向陛下请罪这方面飘,不然为什么突然下跪。 “陛下,于治水,臣有策请陛下观之。”他拿出一小盒子,捧在手心上举起。 奴婢将盒子放到刘彻面前,刘彻打开来,发现字体载物是帛布,这对于汲黯的家境而言,属实是相当于在金碑上刻字了。 刘彻在看治水之策,汲黯在说—— “自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 “臣以为,治河应当先修渠筑堤,做大河千里堤,而后,勒大河归北流故道,行二渠,复禹旧迹。再多穿漕渠,使民得溉田,分杀水怒。” “如今正值春时,是修堤防的最好时机。冬时土冻,难以捣实,夏时农忙,贻误农时,秋又涨水,土中水多,堤防难以严实。唯有春时正正好,河中不曾涨水,便可取河滩土来筑堤,既疏浚河床,又不动或少动堤外耕土。” “堵口当用楗塞决口,楗排成横道,由疏列密,插入河底。而后,看排口处水势稍弱时,填塞柴草于其中,再填土,若有石,便填石。” “三月有大雪,臣恳请陛下速趁此前,正是干旱少雨时堵其口,方可成功。” 盒子中还有一张舆图,是二十年来,汲黯对于瓠子河的观测。 哪一段河水最为汹涌,河患严重。 哪一处地形平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