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9(1 / 1)

这个系统和她家统统一样,某些时候很警醒,多数时候却很容易糊弄。 这家的主系统到底是怎么组建系统核心的?难道偏爱傻白甜,都搞的一种虚拟性格? * 李世民冷静下来。 “足下,请进入附加题吧。” 这事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处理,决定先放着,好好发展国力,这样,如果山鬼提出要求时,大唐才或许有能力做到。 首先,猪膏要拿到手。 山鬼的目光依次从杜如晦,萧瑀身上扫过,然后,停在了长孙无忌这儿。 就这一看,长孙无忌整个人都僵住了,心里打起鼓。 难道他长孙家,也有哪个二代在将来惹了事,要被山鬼拿出来当题目? “长孙无忌。” 山鬼说得不紧不慢,长孙无忌的思绪却已千回百转,一件件可能会出现的事从他脑海中浮现,包括但不限于:儿子谋反,儿子当权臣架空李唐皇室,儿子仗着是皇亲国戚欺男霸女惹是生非…… “听说,你是太子的舅舅?” 长孙无忌所有思绪戛然而止,下意识点了一下头。 山鬼似乎颇为和气,像在拉家常,“你对你这外甥感官如何?” 这还用问? 长孙无忌毫不犹豫:“太子性聪敏,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年方八岁,却早已熟知《诗》《礼》,有如此储君,实乃我大唐之幸!” 至于后期谋反,人家亲阿耶看着都不在乎,还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教好儿子,他才不会没眼色,将此事拿出来说道。 山鬼古怪地笑了一下,“这么好的底子,十来年后,怎么变成那样子了,如此说,古往今来的太子,都不好当啊。培养得好了,怕他逼宫,培养得不好,怕他压不住群臣。” 李建成看山鬼的目光,简直像在看知己。 长孙无忌听得冷汗涔涔。这话有暗指皇帝的意思,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吏部尚书,为什么要让他接这种话! “提问~” 山鬼的题目,虽迟但到。 “以下哪位太子,被皇帝二立二废?” “一,贞观太子李承乾。” “二,靖康太子赵谌。” “三,洪武太子朱标。” “四,康熙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啊这?! 二立二废?! 你当太子是你家屋子,能随便推翻,再随便重建??? 魏征差点撅过去,“朝臣呢?谏官呢?” 怎么没有一个人拦着皇帝!这不是拿皇朝基业胡闹吗! 李世民只想扶额叹息。 “靖康”“洪武”“康熙”,历史上没有,约莫是后世不知哪一朝的年号,后世皇帝真是不靠谱,废太子就废太子,还废两次,立了又废,这是在玩儿吗? 随后,李世民感觉到下首暗搓搓窥来的视线,脸黑了。 当即,“你们看朕作甚!朕是那种拎不清的人吗?” 群臣不敢说话,只小心翼翼用眼神示意。 陛下,我们之前也觉得你不是那种拎不清,立了太子还盛宠别的嫡子的人,尤其宠的还是嫡次子,还允许他建文馆,收拢贤才。 李世民:“……” 好气! 但是大臣们“说”的是实话。 “那你们选。”李世民气哼哼,“不用顾及谁的什么面子,分析出来,该选哪个就选那个。” 杜如晦:“……” 萧瑀:“……”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想了想,妹夫还是要力挺的。 算了,就当用十八万桶猪膏,搏皇帝一笑了。 敲响了小鼓,他随口道:“我选四,爱新觉罗·胤礽。” 山鬼“哦?”了一声,“这么快?”祂眼中噙着笑,“莫不是三短一长选最长?” “噗——” 也不知是谁没忍住笑。 便连李世民也忍俊不禁。 长孙无忌辩解:“这一听就是异族的姓名。此等蛮夷,不受中原礼教,自然不懂太子乃国之储君,与国关系颇大。” 选,他确实是胡乱选的,主要这道题余下三个,看着都属于后世人物,他们也无从分析啊。但是,现在不能承认! 杜如晦点点头,“这的确是一道思路。” “确定不换了吗?”山鬼略带鼓励地看着他,“这一局输了,就是真的输了。” 长孙无忌已经无所谓了,“我相信我们陛下不会做二废二立之事,余下那三人,我也不认得,便挑一个把握大的吧。” 山鬼语气颇为可惜,“真是太遗憾了。” 长孙无忌非常平静。 正常,他是胡乱选…… “你居然选对了。” 长孙无忌:嗯……嗯?! 长孙无忌对着山鬼刚出口的判定,懵了片刻,险些问“足下是不是说错了”,还好理智及时回笼,硬生生将那话从喉咙里吞下去。 山鬼瞅着长孙无忌怀疑人生的眼神,笑出了声。 祂是笑了,杜如晦和萧瑀却笑不出来,尤其是杜如晦,痛心疾首:就差一点,他兵部就能有钱了啊! 李世民惊喜。 没想到,最后获胜的居然是他大舅子!太好了,之前让辅机偷买拥有大片石灰石山地的钱,可以先让他自己去补那个窟窿了! 长孙无忌正在高兴,忽然感觉有点冷。有些茫然地抬头,也没看出来宫殿里哪块地方漏风。 而更让李世民开心的是…… “咳咳。”李世民立刻支楞起来,环视大臣一圈,仿佛在暗示什么。 “朕早说了,朕不是那般胡闹的皇帝。” 快、夸! 第152章 要求不高 夸!顶头上司让夸还不快使劲夸! “陛下上德!” “陛下气度恢宏!” “陛下克制私欲!” “文王孔子是上天纵下, 才有一颗圣人心,陛下是自感其中道理, 以仁德治世治家,陛下远胜文王孔子!” “陛下为国谋益,古人皆不及陛下,这是为什么呢?纵观千古,秦风彪悍,始皇却不立太子,使得贤人自尽, 国朝被奸人所崩溃。汉重儒术, 武帝却信谗,逼死太子,悔之晚矣。陛下及早立了太子, 天下人无不知晓,朝堂得以安稳, 基业得以传承,这是陛下为国谋划的第一桩益事。为太子所择恩师贤良, 君不负臣,父不怠子, 这是陛下为国谋划的第二桩益事。不曾二立二废, 不因自己是皇帝就肆意妄为, 敬儒学, 行礼事, 言行合一, 这是陛下为国谋划的第三桩益事。有这三益, 秦皇汉武皆不如陛下!” “嘶——”这龙屁拍得浑然天成, 是谁! 转头一看, 哦,魏征,是你个贯会打一棒子给一甜枣的啊,难怪难怪。 青霓麻了,听得耳朵泛酸。 果然,拉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